|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明清「十八描」類畫譜傳播日本之史政研究 ISBN:9787522528540 出版社:九州 著編譯者:路遙 頁數:2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54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明清「十八描」類畫譜流播日本引發日人熱衷於研究描法釋義的現象,其本質是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影響。此類畫譜在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凸顯的演進與嬗變是圍繞描名、描法釋義和譜列圖式展開的,本書力圖清晰地展現明清」十八描」類畫譜在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的演進和嬗變。明清」十八描」類畫譜流播日本的進程不僅是漢籍的輸出,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與國之間所產生相互的和可被接受的文化認同的一種史實,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軟實力的體現。作者簡介 路遙(1981年7月-),男,籍貫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藝術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畫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現任教於哈爾濱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目錄 第一章 緒 論一、國內相關研究的學術史梳理及研究動態 (一)明清「十八描」類畫譜的概念、分類與書目略及 (二)明清「十八描」類畫譜作為漢籍的一部分經長崎貿易傳入日本 二、國外相關研究的學術史梳理及研究動態 (一)日本南畫、南畫群體的略及 (二)日本相關研究的學術史梳理及研究動態 (三)英國相關研究動態 三、國內外相關研究的不足之處 四、本研究相對於已有研究的獨到學術價值 五、本研究相對於已有研究的獨到應用價值 六、研究方法 (一)歷史文獻法 (二)跨學科研究法 (三)圖式分析法 第二章 中日古代關係 一、古代中國正史對日本的記載 (一)《山海經·海內北經》對倭的記載 (二)《論衡》對倭的記載 (三)《漢書·地理志》對倭的記載 (四)《魏略》對倭人的記載 (五)《後漢書》對倭人的記載 (六)其他正史對日本記載的特徵 二、古代中國正史記錄日本的方法 (一)口傳法和耳聞法 (二)日本訪華僧口述法 (三)日僧求法與文化交流 (四)編修人考訂的方式 三、中日古代交往史料的分類 (一)地理位置 (二)政治交往 四、中日古代交往的特徵評述 (一)兩漢時期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 (三)隋、唐時期 (四)五代、兩宋時期 (五)元、明時期 (六)清代 第三章 海上絲綢之路東航線的分支——長崎貿易 一、海上絲綢之路東航線的歷史發展進程 (一)萌芽期 (二)發展期 (三)鼎盛期 (四)衰退期 二、影響長崎貿易的關鍵因素 (一)政治因素 (二)經濟因素 (三)貿易形式 第四章 明清「十八描」類畫譜和畫論類編 一、《繪事指蒙》 (一)《繪事指蒙·序》 (二)《繪事指蒙·描法古今一十八等》 (三)「十八描」總括與「十八描」概念的辨析 二、《夷門廣牘》 (一)《天行道貌·畫人物論》 (二)《天行道貌·畫人物論·衣褶描法更有十八種》 (三)《天行道貌》人物畫法的譜列圖式 三、《圖繪宗彝》 (一)《圖繪宗彝·卷一》 (二)《圖繪宗彝·卷二》 (三)《圖繪宗彝·卷三》 (四)《圖繪宗彝·卷四》 (五)《圖繪宗彝·卷五》 (六)《圖繪宗彝·卷六》 (七)《圖繪宗彝·卷七》 (八)《圖繪宗彝·卷八》 (九)《圖繪宗彝》人物畫法的譜列圖式 四、《珊瑚網》 (一)《汪氏珊瑚網畫法·附二十四卷后》 錄《繪事指蒙》部分內容的同、異、增 (二)《汪氏珊瑚網畫法·附二十四卷后·古今描法一十八等》馬蝗描釋義的考澄 (三)馬蝗描等同蘭葉描的混亂 五、《芥舟學畫編》 (一)《芥舟學畫編·卷一》 (二)《芥舟學畫編·卷二》 (三)《芥舟學畫編·卷三》 (四)《芥舟學畫編·卷四》 六、《山靜居畫論》 七、《繪事雕蟲》 八、《夢幻居畫學簡明》 (一)《夢幻居學畫簡明·卷一》 (二)《夢幻居學畫簡明·卷二》 (三)《夢幻居學畫簡明·卷三》 (四)《夢幻居學畫簡明·卷四》 (五)《夢幻居學畫簡明·卷五》 (六)流雲法、折釵法、旋韭法、淡描法的考澄 (七)論意筆 (八)論逸筆 第五章 明清「十八描」類畫譜經長崎貿易傳播日本 一、長崎會所 二、《圖繪宗彝》傳入日本的時間與現藏狀況 三、《夷門廣牘》傳入日本的時間與現藏狀況 四、《繪事指蒙》傳入日本的時間與現藏狀況 五、《三才圖會》傳入日本的時間與現藏狀況 第六章 明清「十八描」類畫譜傳播日本后的演進 一、《畫巧潛覽》 (一)《畫巧潛覽·卷一》 (二)《畫巧潛覽·卷二》 (三)《畫巧潛覽·卷三》 (四)《畫巧潛覽·卷四》 (五)《畫巧潛覽·卷五》 (六)《畫巧潛覽·卷六》 (七)《畫苑序》 (八)《人物筆法序》 (九)十點法 二、《畫學捷徑》 (一)《畫學捷徑·序》 (二)《畫學捷徑·人物部·衣褶》 三、《寫山樓描法》 (一)《寫山樓描法·畫人物十八描法則》的引文與錄文 (二)《寫山樓描法·畫人物十八描法則》的描法釋義及譜列圖式 四、《人物十八描圖式》 (一)《人物十八描圖式》三篇序文 (二)《人物十八描圖式》《人物十八式》的描名、描法釋義及譜列圖式 五、《海仙十八描法》 (一)王贏《自序》 (二)齋藤正謙《拙堂序》 (三)《海仙十八描法》的描名、描法釋義及譜列圖式 (四)《海仙十八描法·畫人物論》的注 第七章 明清「十八描」類畫譜傳播日本的文化認同構建 一、文化 (一)文 (二)化 (三)文化的概念 (四)文化的特性 二、傳播 (一)傳播概念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