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董天知 智西樂 978750146403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群眾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抗日名將董天知
ISBN:9787501464036
出版社:群眾
著編譯者:智西樂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536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董天知將軍是抗日戰爭時期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和山西新軍的主要創建人和重要領導人之一,八路軍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和優秀的軍事指揮員,1940年”百團大戰”中犧牲的八路軍最高級別將領,民政部首批公佈的三百名抗日英烈及群體之一。董天知將軍犧牲後,八路軍總司令朱德撰文稱讚他”為中華民族解放的神聖事業而光榮地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山西犧盟總會在悼詞中稱讚他”是最優秀的犧盟領導者,是最優秀的青年模範,是最優秀的青年軍事幹部”。
長篇傳記文學作品《抗日名將董天知》是作家智西樂繼《戰將韓鈞》之後,歷時七年潛心創作為讀者奉獻的又一力作。本書真實、生動地再現了抗日民族英雄董天知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浴血奮戰、英勇獻身的傳奇人生,故事扣人心弦,情節 曲折生動,人物形象豐滿,既是一部融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于一體的英雄史詩,也是一部愛國主義、英雄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

精彩書摘
一九四○年三月,太行山冰消雪融,向陽的山坡上已經有了點點新綠, 一切都煥發出勃勃生機。
董天知率領三十二團連戰連勝,擺脫敵人北上到達平順, 遊擊十團也奉命從太岳區南下歸建,加上先期到達的保安團, 決死三縱隊正式列入八路軍一二九師序列,開始整編。決死三縱隊以保安團、三十二團、遊擊十團為基礎,吸收部分地方部隊,整編為決七團、決八團、決九團。董天知被八路軍總部任命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決死三縱隊政治委員、中共決死第三縱隊委員會書記。整編後的決死三縱隊又按照八路軍總部發出的整軍訓令中”加強與鞏固黨在部 隊中的絕對領導” 這個目標,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整軍。
三個月後,整軍後的決死三縱隊已經是脫胎換骨,面貌一新。
七月初的一天,縱隊部駐地黎城縣下桂花村,新任副司令員李漢光來找董天知。
一見面, 李漢光就開門見山地說道:”政委,整軍後的決死三縱隊兵強馬 壯,同志們求戰心切,最近不少同志找我,要求打回白晉路西 收復失地。”
董天知指指桌子上已經攤開的地圖,對李漢光說:”老李,最近我也聽到 不少同志這樣講。閻老西和蔣光頭把我們從岳南一帶逼了出來,他們自己卻又 守不住,現在大部分地區都被日偽軍侵佔。那一帶的敵偽漢奸有恃無恐,活動 猖狂,經常向群眾催糧、派款、抓壯丁、要花姑娘,還到處捕殺抗日群眾和地方幹部,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李漢光歎了口氣:”我們退出以後,鬼子在這一帶橫行霸道,這兒建一個碉堡,那兒建一個據點,還逼迫不少村子成立了維持會,建立了什麼聯防警報崗哨。一遇到遊擊隊夜間活動,鬼子就要各村的警報崗哨在房頂上敲鑼狂喊,而且必須是一村敲鑼,各村呼應,否則鬼子就要進村殺人,老百姓苦不堪言。”
董天知滿面怒容,眉毛一擰說道:”老李,不能任由鬼子這樣下去。共產黨的軍隊就是要保護老百姓,何況我們還有不少在十二月事變中失散在那裡的幹部、戰士在等著我們去解救。我的意見,立即從決七團和決九團各抽出一個骨幹連組織一支精幹武裝,組成決死三縱隊遊擊支隊,打回去! 遊擊支隊的任務是插入長治、長子、陽城和高平之間,開展遊擊戰爭,發動組織群眾,擴大遊擊武裝,恢復和建立抗日政權。”
李漢光也從凳子上站起身來:”政委,我贊成。”
董天知接著說道:”遊擊支隊要儘快把抗日的種子撒下去,把抗日的烈火燒起來。收復一個區,就建立一個區的抗日政權;收復一個縣,就建立一個縣 的抗日政權。還要盡可能地擴大抗日隊伍,能擴大一個營,就編一個營;能擴大一個團,就編一個團。遊擊支隊獨立執行任務,不要等上級指示,可以先根 據情況自行決定,事後向縱隊備個案就行。”
李漢光點點頭:”對,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幹。”
董天知看著李漢光:”老李,我馬上著手挑選人員。你負責從軍事上對他們再進行一次嚴格訓練,專門搞一次實彈射擊和手榴彈實彈投擲演練,補充武 器彈藥,作好出征準備。”
李漢光信心滿滿地說:”政委放心,軍事訓練的事就交給我了!”
遊擊支隊就要出征,董天知特意趕來為大家送行。
一大早,遊擊支隊隊員們已經整整齊齊地列隊等候,董天知騎著從日軍手裡繳獲的栗色高頭大馬,檢閱這支將要出征的隊伍。眼前這三四百名遊擊支隊 隊員,一人一身嶄新的夏裝,挺著胸膛,身背長槍,個個精神振奮,鬥志昂揚。
支隊長賴林芝和政委張樂也是全副武裝,筆挺地站在隊伍的最前面,目視著董天知從隊前走過。看著這支兵強馬壯的隊伍,董天知滿心歡喜。他勒馬站 在隊伍正前方,抬頭望去,隊伍的後方,天邊一輪紅日正在冉冉升起。眼前這支隊伍不就像這一輪初升的太陽嗎?它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 掃除一切黑暗,打出一片新天地,打出一個新世界!
滿懷著必勝的信心,董天知聲音洪亮地說道:”同志們, 我們是共產黨領 導的八路軍。八路軍是什麼?是人民的隊伍,是為人民打天下的隊伍!就像我們身後正在升起的這一輪紅日, 誰也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 蔣介石、閻錫山把我們從岳南根據地逼了出來,那裡現在卻是鬼子、偽軍在橫行霸道。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在盼著我們八路軍。盼著我們回去打鬼子,盼著我們為老百姓撐腰做主。我們遊擊支隊今天就要打回去!把老百姓從日本鬼子的鐵蹄下解放出來,帶領老百姓跟日本鬼子幹!”
隊伍裡鴉雀無聲,同志們凝神屏息聽著董天知講話。
董天知看看天邊的紅日,又看看眼前這支身披霞光朝氣蓬勃的隊伍,語氣更加慷慨激昂:”同志們,我們執行的是一個無上光榮的任務,每一個同志都 應當感到驕傲和自豪, 因為我們獻身的是神聖的民族解放事業!同志們,即使我們犧牲在戰場上,我們也永遠不後悔。祖國不會忘記我們,人民不會忘記我 們,子孫後代不會忘記我們。我們的子孫後代會永遠記住我們,我們的子孫後 代會永遠感謝我們!”
董天知的講話感染了同志們。他話音剛落,隊伍中就爆發出陣陣吼聲:”消滅小日本,消滅小日本!”“堅持抗戰, 反對投降!”
董天知大手一揮:”出發!”
遊擊支隊邁著有力的步伐,氣勢軒昂地踏上了征程。
霞光中,董天知騎在馬上,目送這支隊伍遠去。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工農的子弟,我們是人民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 英勇戰鬥,直到把小日本消滅乾淨”賴林芝起了個頭, 隊伍裡響起雄壯激昂的歌聲,這歌聲在太行山高山密林之間, 在太行山 深谷丘壑之間久久回蕩。
一九四○年八月十日,黎城縣下桂花村通往譚家村的山間小路上,三匹戰 馬向東一路飛奔。
來到位於譚家村的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前,董天知跳下馬背,把手中的韁繩往警衛員手中一扔,匆匆走進司令部。
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政治部主任蔡樹藩和參謀長李達正圍 著攤開在桌子上的地圖研究作戰方案, 聽到董天知進門的聲音不約而同抬起 頭來。
劉伯承笑著問道: “天知,部隊情緒怎麼樣?”
董天知抬手向劉伯承和鄧小平敬了一個軍禮,答道: “師長,政委,經過幾個月整軍,部隊士氣高昂。這次我接到師部命令前來,同志們還都在猜測,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作戰任務了呢!”
鄧小平用手中的鉛筆點點董天知,笑著接過話來:”天知,讓你給猜著了。總部已經下達命令,準備發動一場針對日軍交通幹線的大規模破襲戰役。”
劉伯承指著地圖上一縱一橫兩條鐵路線,對董天知說道:”最近一段時間,日軍利用平漢線割斷我山區和平原的聯繫,利用正太線割斷太行根據地和晉察冀根據地的聯繫。小鬼子依靠交通線,向我各根據地輪番進行掃蕩和蠶食, 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在這種形勢下,不打幾個大勝仗,局面不可能改觀。也可以說,大規模破襲日軍的交通幹線,是勢在必行的戰略行動。”
鄧小平放下手中鉛筆,嚓的一聲劃著火柴,點燃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說道:”日軍對於國民黨政府,則利用慕尼黑協定簽字之後的有利時機, 加緊政 治誘降。他們揚言 ‘八月進攻西安’,揚言‘截斷西北交通線’,恫嚇嚇唬國 民黨,一時間國民黨妥協投降的空氣甚囂塵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甚至同日寇 相勾結,不斷向八路軍製造摩擦,還大造什麼‘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謠言,迷惑人心。在這種困難面前,我們的一部分幹部也產生了對自己力量估計不足的右傾情緒,甚至有些人對抗戰失去信心。所以,這場交通戰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場我們和日寇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
聽了劉鄧兩位首長的話,董天知摩拳擦掌。他看看劉鄧兩位首長,問道:”師長,政委,我們決三縱隊的任務是什麼?”
劉伯承用手中的鉛筆指點著地圖對董天知說:”天知, 莫急。這次作戰,我們一二九師準備在正太線上使用十個團的兵力。另外,還準備抽出相當於二十八個團的武裝,分佈在平漢、白晉、同蒲幾條鐵路線上進行廣泛的破路襲敵,以策應正太路作戰。具體來說,決三縱隊的任務就是配合主力鉗制潞城、微子鎮和黃碾之敵,破壞五陽和潞城之間的交通, 並相機攻佔潞邑山鬼子 據點。”
董天知信心滿滿地點點頭。
鄧小平補充說道:”按照總部命令,各兵團於八月二十日二十時同時行動,準時開始攻擊。要連續破擊至少五天或七天,並爭取更長時間,以達到徹底摧毀敵人的目的。天知, 這次戰役是八路軍在華北的整體行動,對華北乃至對全國都有著極大的意義,任何一個點都與全域有關,任何一項任務都必須堅 決完成!”
董天知鏗鏘有力地說道:”請師長、政委放心,決死三縱隊一定圓滿完成任務!”
離開一二九師司令部, 董天知心中不停回味著劉師長和鄧政委的話,馬不停蹄趕到駐紮在平順王莊一帶的七團進行安排部署。
在七團團營幹部動員會上,董天知說道:”同志們,劉師長和鄧政委反復強調,這次破襲戰不同以往。這是我軍在華北戰場上一次大規模的、主動進攻的戰役,其目的是破壞敵人進攻西北的計劃,影響全國的抗戰局面,堅定全國人民的抗戰決心,爭取時局好轉,這是我們八路軍的重要政治任務。過去,我們戴著閻錫山的帽子,受了不少窩囊氣。現在, 我們決死三縱隊已經正式列入八路軍序列,同志們心中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上級賦予我們鉗制殲滅潞城 一帶日本鬼子的任務,既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我們決死三縱隊的光榮。過去我們打得比較多的是遊擊戰和伏擊戰, 是在運動中消滅敵人,這次不同以往,是攻擊守備據點的攻堅戰。為了勝利完成任務,我們一定要認真準備,要克服一切困難, 堅決完成任務!”
在七團進行戰前動員後,董天知帶領參謀人員返回黎城縣下桂花村縱隊部。
縱隊部設在村子正中的高甲戌家。董天知剛剛走進縱隊部大門,迎面碰見李漢光。李漢光高興地說道:”董政委, 你可回來了!”

前言/序言
二O二四年是民政部首批公佈的三百名抗日英烈及群體之一、八路軍一二九師決死三縱隊政治委員董天知將軍壯烈殉國 八十四周年。
董天知,小名大文,學名董亮,曾用名董旭生,生於一九一一年,河南滎陽人,是抗日戰爭時期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和山西新軍的主要創建人和重要領導人之一,是八路軍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和優秀的軍事指揮員,是一九四○年”百團大戰”中犧牲的八路軍最高級別將領。董天知將軍犧牲後,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撰文稱讚他”為中華民族解放的神聖事業而光榮地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時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楊尚昆為他題寫挽聯:”英氣橫貫比干嶺,壯志常存鴨綠江”;山西犧盟總會在悼詞中稱讚他”是最優秀的犧盟領導者,是最優秀的青年模範,是最優秀的青年軍事幹部”。
董天知直接受黨的著名農民運動領導人彭湃影響,少年時期就投身革命,先後在開封、北平參加進步學生運動和黨組織的地下鬥爭。一九三一年在北平被捕入獄後英勇不屈, 在”北平軍人反省院”(俗稱”草嵐子監獄”),他系統學習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熟練掌握了世界語和俄語,因積極參與組織開展獄中絕食鬥爭而被國民黨政府打入死牢。一九三六年九月他和薄一波、韓鈞、安子文、楊獻珍等同志被我黨營救出獄,同年十月他和薄一波、韓鈞、楊獻珍、周仲英同志一起組成”山西公開工作委員會”,被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往山西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領導下,按照黨的指示,他和薄一波、韓鈞、戎子和等同志積極發展壯大山西犧盟會進 步力量,創建、領導決死三縱隊並先後擔任決死三縱隊政治主任、軍政委員會書記、黨委書記、政治委員,在朱德、彭德懷直接指揮下率部轉戰晉南、 晉東南,創建抗日根據地、痛擊日偽頑,揚威太嶽、太行, 令日偽軍聞風喪膽,日寇曾懸賞兩萬大洋要他的人頭。一九四○年八月二十日”百團大戰”打響, 董天知率部參戰, 不料因奸細告密,他和前線指揮所陷入日軍重圍。他處變不 驚,鎮定自若,率警衛員和二十八名警衛排戰士殺入敵陣。他先是身中三彈,負傷指揮,誓死不退;後與日寇白刃肉搏, 遭日軍機槍掃射, 迎面又中四彈,血灑疆場。
長篇傳記文學作品《抗日名將董天知》是作家智西樂繼 《戰將韓鈞》之後,歷時七年潛心創作,為讀者奉獻的又一力作。本書真實、生動地再現了抗 日民族英雄董天知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浴血奮戰、英勇獻身的傳奇人生, 故事扣人心弦, 情節 曲折生動, 人物形象豐滿,既是一部融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于一體的英雄史詩,也是一部進行愛國主義、英雄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
群眾出版社
二?二四年七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