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哲學研究文集 (全二冊) 俞吾金 978730329586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
NT$2,53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外國哲學研究文集 (全二冊)
ISBN:9787303295869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俞吾金
叢書名:俞吾金全集
頁數:144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601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卷收錄了俞吾金先生1980年至2001年發表的外國哲學研究相關論文53篇,按首次發表時間排序。本卷另收入俞先生在這一時期發表的3篇譯文和1篇編譯文章作為本卷附錄。 各篇文章的版本信息以及註釋等方面的調整,都以編者注的形式予以標註。編者對原文文字進行了校訂。

作者簡介

俞吾金教授是我國著名哲學家,1948年6月21日出生於浙江蕭山,2014年10月31日因病去世。生前任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哲學學院教授,兼任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暨人文學術委員會主任、復旦大學學位委員會副主席暨人文社科學部主席、復旦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與國外思潮研究中心(985國家級基地)主任、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復旦大學現代哲學研究所所長;擔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副理事長等職;曾任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訪問教授、美國Fulbright高級講座教授。俞吾金教授是全國哲學界首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優秀教師和國家級教學名師。俞吾金教授是我國八十年代以來在哲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生前和身後出版了包括《意識形態論》《從康德到馬克思》《重新理解馬克思》《問題域的轉換》《實踐與自由》《被遮蔽的馬克思》等在內的30部著作(包括合著),發表了400餘篇學術論文,在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外國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哲學文化和美學等諸多領域都有精深研究,取得了令人囑目的成就,為深入推進當代中國哲學研究做出了傑出和重要的貢獻。

目錄

1980年
「蠟塊說」小考
1981年
克拉底魯是智者派哲學家嗎
亞里士多德的「蠟塊說」辨
亞里士多德認識論探討
對「一切規定都是否定」命題的一點理解
黑格爾哲學史思想——系統方法探要
1982年
試論柏拉圖哲學的基本特徵
「發生認識論」的啟示
發生認識論初探
簡評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原理》
糾正一個理論錯誤
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的原子論不應混同
1983年
要重視對「發生認識論」的研究
論智者哲學的歷史地位
黑格爾、海涅、費爾巴哈與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論
1984年
運用系統方法研究現代西方哲學
——兼與陶濟同志商榷
略論黑格爾哲學體系的範圍
黑格爾建立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的積極意義
我國的黑格爾研究評述
皮亞傑的主體—客體觀及其認識論意義
「名言」探源
哲學革命的「綱要」
——讀康德《導論》有感
1985年
略論新黑格爾主義的非理性化傾向
黑格爾辯證法主要思想簡介
朝著太陽奮進
——從庫諾·菲舍爾的筆底看青年黑格爾
1986年
試論斯賓諾莎哲學的深層結構
——範疇辯證法體系
弗洛伊德學說述略
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
1987年
野蠻人的心理衝突
——弗洛伊德的《圖騰與禁忌》
1988年
現代西方哲學中的非理性主義思潮
1989年
超越知識論
——論西方哲學主導精神的根本轉向
1992年
邁向意義的世界
——本世紀西方哲學發展的一個基本傾向
精神現象學:哲學對常識的揚棄
1993年
哲學研究中約定主義的興起
1995年
論黑格爾的理性觀
現代西方哲學方法多稜鏡十二篇
鑄造新的時代精神
——米蘭·昆德拉的話語世界
哲學史: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互動的歷史
從美國新實用主義看後現代主義思潮的約定論特徵
研究西方哲學史必讀的十本書
1998年
20世紀哲學的特徵及其未來走向
談談非理性領域在本體論上的先在性
1999年
工藝理性批判
美學研究新論
從教化的觀點看
自由概念兩題議
《自由主義批判與自由理論的重建——黑格爾政治哲學及其影響》推薦序
2001年
論近代西方哲學與現代、當代西方哲學的關係
——兼談近代西方哲學史的分期問題
海德格爾的「世界」概念
也談Der Wille zur Macht的漢譯
差異性、偶然性和個體性
——未來哲學的新的聚焦點
反思環境倫理學的一般理論前提
作為哲學史綱要和最終歸宿的《小邏輯》
——黑格爾哲學史觀新探
生存與詮釋
附錄
1986年
「選擇你自己」
——一個孤獨者的生活道路
1992年
黑格爾為《精神現象學》所寫的一則廣告
2002年
超越善與惡
獄中書信
編者說明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