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市場供需分析,定價設計與效應評估 傅聯英 978752283975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7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支付市場供需分析,定價設計與效應評估
ISBN:9787522839752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傅聯英
叢書名:華僑大學哲學社會科學文庫
頁數:27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571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支付市場的供需分析為起點,以定價機製革新為頂點,以消費福祉評估為落點,構建起了貫穿「供需分析→定價設計→效應評估」的拋物線式脈絡及架構。本書立足於現代支付體系的需求端和供給側現狀,針對現行定價機制存在的弊端,運用雙邊定價理論研究支付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創新和調節機制改革,採用微觀計量方法評估支付科技的功能績效。本書有望推進雙邊定價理論在支付領域的應用,推動平台治理理論和管理決策理論的創新與完善,為規制部門的政策設計提供理論基準、方法支撐、量化依據和參考方案,提升監管層的經濟治理效能。

作者簡介

傅聯英,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主要從事產業組織理論、平台經濟、金融支付、家庭金融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入選福建省級高層次人才、福建省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華僑大學承志學者。主持或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和青年基金項目、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等20餘項科研課題。在《管理科學學報》、《財經研究》、《經濟學動態》、Chines Management Studies等SSCI和CSSCI檢索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15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全文轉載。主要學術兼職: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中國)消費經濟學會理事、中國系統工程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研究背景
1 2 研究內容
1 3 技術路線
1 4 研究方法
1 5 創新之處
第一篇 支付市場的需求側分析
第2章 消費者的支付卡持有行為及決定機制
2 1 支付卡持有行為的現狀分析
2 2 決定因子的共識與分歧
2 3 決定因子選取與研究資料
2 4 支付卡持有行為的決定機制檢驗
2 5 提高支付滲透率以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思路與路徑
第3章 消費者的支付卡偏好及其性別異質性
3 1 支付卡使用現狀與女性用戶偏好特徵
3 2 支付卡偏好性別異質性的成因與假說
3 3 支付卡偏好的性別異質性檢驗
3 4 基於支付卡偏好異質性加快消費環節大循環的策略
第4章 雙邊用戶之間的交叉網路外部性估算
4 1 交叉網路外部性在支付市場中的作用
4 2 交叉網路外部性的特徵屬性及估算方法比較分析
4 3 支付市場交叉網路外部性特徵分析與存在性檢驗
4 4 支付市場雙邊交叉網路外部性強度估算
4 5 培育交叉網路外部性促進流通環節大循環的思路
第二篇 支付市場的供給側分析
第5章 支付平台市場勢力對交易量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5 1 支付平台利用市場勢力的典型案例與問題提出
5 2 市場勢力決定交易量的單邊邏輯與雙邊邏輯
5 3 支付平台市場勢力影響交易量的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5 4 研究設計與模型設定
5 5 支付平台市場勢力影響交易量的實證檢驗
5 6 交易量擴容效應的進一步討論
5 7 利用基礎設施驅動交換環節大循環的路徑
第6章 支付平台開放戰略對市場績效的影響與作用機制
6 1 國內外支付平台「封轉開」現象
6 2 支付平台「封轉開」的理論解釋
6 3 支付平台「封轉開」的典型事實與機制分析
6 4 檢驗「封轉開」績效的實證設計與數據說明
6 5 支付平台「封轉開」的市場績效評估
6 6 支付平台「封轉開」影響市場績效的機制檢驗
6 7 藉助支付平台「封轉開」打通交換環節大循環的啟示
第三篇 支付市場定價機制設計
第7章 支付市場價格結構形成機制的國際經驗與動態趨勢
7 1 全球支付市場定價機制的頂層治理規則
7 2 發達國家支付市場定價法則與定價現狀比較
7 3 中國支付市場的定價現狀與主要問題分析
7 4 中國支付市場的價格監管框架
7 5 創新定價機制以加速雙循環的思路
第8章 開放型支付平台與封閉型支付平台的定價策略比較
8 1 開放型支付平台與封閉型支付平台的定價模式差異
8 2 平台運行與定價模型比較分析
8 3 會員費情形下的費率結構與單向轉型
8 4 交易費情形下的費率結構與雙向轉型
8 5 二部定價情形下的費率結構與單向轉型
8 6 有向定價模型的應用分析
8 7 優化定價策略以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
第9章 跨行交易的獨立定價與聯合定價策略
9 1 跨行交易定價存在的問題與研究現狀
9 2 單向接入定價模型
9 3 雙向接入定價模型
9 4 跨行交易定價模型的應用分析
9 5 調整跨平台定價結構以助力雙循環的策略
第10章 全局競爭下支付平台的服務定價策略
10 1 支付市場開放與競爭格局的「未來已來」
10 2 全局競爭模型在定價策略設計中的優勢
10 3 全局競爭基準模型構建與最優定價策略
10 4 基於全局競爭定價模型的拓展分析
10 5 全局競爭定價模型的應用分析
10 6 完善全局定價策略以促進雙循環的政策意蘊
第11章 新興支付工具衝擊對傳統支付平台費率結構的影響
11 1 新興支付工具對傳統支付平台的衝擊
11 2 不同支付平台的旁路競爭與接入定價理論
11 3 傳統支付平台獨家運營定價模型
11 4 傳統支付平台與新興支付工具的競爭定價模型
11 5 新興支付工具接入傳統支付平台的定價模型
11 6 新興支付工具與傳統支付平台互聯互通以加快雙循環的市場化方案
第四篇 支付工具的綜合效應評價
第12章 信用卡支付的消費溢價效應及其實現機制
12 1 信用卡支付的消費溢價現象與既有理論解釋
12 2 信用卡支付實現消費溢價的機理分析
12 3 信用卡支付實現消費溢價的實證檢驗
12 4 消費溢價的異質性分析與穩健性檢驗
12 5 基於因果中介效應法的溢價機制檢驗
12 6 信用卡支付消費溢價效應對助推國內大循環的啟示
第13章 信用卡支付的消費升級效應及其實現機制
13 1 信用卡支付引發的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之爭
13 2 信用卡支付影響消費結構的作用機理分析
13 3 檢驗信用卡消費升級效應的研究設計
13 4 信用卡支付影響消費結構升級的效能檢驗
13 5 基於傾向得分匹配法進一步考察消費升級效應
13 6 改用追蹤樣本和工具變數法進一步檢驗消費升級效應
13 7 信用卡支付消費升級效應對驅動國內大循環的啟示
第14章 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