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干戈之影-商代的戰爭觀念.武裝者與武器裝備 ISBN:9787101166842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李競恆 頁數:4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58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宇宙觀、祭祀、禮儀制度、軍事技術等多個角度,研究了從新石器時代到商周之際的戰爭變革,考察了殷周之間戰爭文化的差異,以及周代軍事貴族戰爭禮儀的誕生。指出殷人對戰爭的理解,更接近狩獵。甲骨材料中戰爭術語和狩獵術語時常混用,戰爭的對象是各類異族,這些異族在殷人看來屬於武裝化的動物、精靈、怪獸。殷人對四土的征伐與獻祭,使諸神獲得血食,最終是為維護宇宙的秩序。參与戰爭的成員,除了貴族、氏族平民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女武士。書中也對殷人的武裝細節進行了還原,如身披虎皮的武士,戰車與戰象,還介紹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武器,如遠射彈丸等。作者簡介 李競恆,字久道。1984年生。現任教於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先秦史、巴蜀史和西南地區民族史。出版有《干戈之影:商代的戰爭觀念、武裝者與武器裝備研究》等專著多部,並在《讀書》、《原道》、《中華文化論壇》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多篇。目錄 序自序 緒論 第一章 殷商之前的戰爭 第一節 龍山文化之前的戰爭 一、新石器時代之前的戰爭 二、仰韶時期暴力衝突及背後的觀念 三、戰爭的形態 四、戰爭的繼續演進 五、酋邦社會的戰爭 第二節 龍山、二里頭時期的戰爭 一、防禦功能的城堡 二、龍山戰爭的形態 三、龍山時期戰爭的觀念 四、二里頭時期的戰爭 第二章 商代的戰爭觀念 第一節 商代戰爭還沒有出現「貴族傳統」 一、春秋宋國堅持的軍禮是周代禮制 二、貴族傳統與軍事貴族 三、先秦戰爭貴族傳統的出現 第二節 商代神權政治的背景 一、商王室的諸神 二、「相互給予」的人神關係 第三節 戰爭的目的——祭品與資源 一、戰爭與狩獵被視為同一性質的活動 二、敵方不被視為人類 三、獵獲「半獸人」的戰爭 四、戰爭與資源掠奪 第三章 武裝者 第一節 武士 一、貴族武士與普通武士 二、女性武士 三、虎皮戰士 第二節 氏族戰士 一、神權宗教與政治語境中的「眾」 二、徵發氏族戰士 三、步兵與武器 第三節 武裝者編製背後的「神聖」 一、作為神聖範式的「五」 二、神聖範式的數字化「三」 三、獻祭、戰爭的神聖範式:「三」「五」 四、按照神聖範式原則組織的軍隊 第四節 封國、封邑中的武裝者 一、作為武裝氏族據點的「邑」 二、武裝者「邑人」 三、考古所見泛北方地區的城堡與武裝者 四、考古所見泛南方地區的城堡與武裝者 第四章 武器裝備 第一節 近戰武器 一、戈 二、戟 三、矛 四、斧鉞 五、武器的羽飾 第二節 防護裝備 一、皮甲 二、胃 三、盾 第三節 遠射武器 一、弓箭的神話 二、殷人的弓與箭 三、弓箭的使用 四、彈丸 第四節 戰車與騎手 一、商代戰車的來源 二、戰車與神話範式 三、戰車的使用 四、戰車的管理 五、戰車的修理維護 六、騎手 第五節 戰象 一、「殷人服象」與戰象的使用 二、戰象的巫術含義 第六節 殷商敵對者的武器——以北部敵對人群為例 一、北方人群與殷人的關係 二、北方人群的武器裝備 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