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白鹿原》衍生作品中的意象研究 ISBN:9787567668058 出版社:安徽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吳玉軍 頁數:20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547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系西安思源學院重點科研項目「小說《白鹿原》衍生作品中的意象研究」成果,對陳忠實先生的小說《白鹿原》的眾多衍生作品,如秦腔、連環畫、話劇、舞劇、電影、電視劇中的獨特意象予以發掘、闡釋、比較,旨在探析對於具有陝西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的不同思考,兼及對革命文化及社會主義文化的弘揚。全書共有11章,第1章指出小說《白鹿原》具有可供再創作的空間,第2—8章分別探析《白鹿原》秦腔、話劇、交響舞劇、電影、電視劇、連環畫、舞劇中的意象,第9—10章分別探析《白鹿原》衍生作品中的文化意象、革命意象,第11章集中論述《白鹿原》衍生作品對原著的拓展狀況。書稿結構嚴謹,論證嚴密,可供文學與文化愛好者閱讀。作者簡介 吳玉軍,1968年生,河南內黃人,西安思源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從事中國文學教學與研究多年。主持省級研究課題多項,公開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代表性論文有《電視劇〈白鹿原〉文學經典影視化的特色表現》《談三個話劇版本的〈白鹿原〉在原著之上的衍生意象》《秦腔〈白鹿原〉由原著衍生的意象探析》等。目錄 第一章 小說《白鹿原》可供再創作的史詩特質與空間第一節 《白鹿原》故事鋪排的史詩性 第二節 可供再創作的史詩性命題 第三節 《白鹿原》呈現的再創作空間 第二章 秦腔《白鹿原》由原著衍生的意象探析 第一節 假遷墳所展示的工於心計的謀略高深 第二節 朱先生形象缺失下的話語表達 第三節 清醒追求婚姻自主者的形象 第四節 白鹿精神傳承的創意表達 第三章 《〈白鹿原〉連環畫》中的意象再造 第一節 圖文結合的連貫故事 第二節 粗獷古樸風格的多視角樹立 第三節 人物繪畫的變形與突出 第四節 地方風物特徵的全景式展現 第四章 三個《白鹿原》話劇版本的衍生意象 第一節 方言、老腔與秦腔熏染之下的白鹿原民眾世界 第二節 白鹿兩家的嚴格家教與相互間的斗而不破 第三節 執著于「奔月」理想的田小娥 第四節 對「銅錢」信物伴生的愛情對象改換的多重演繹 第五節 《三字經》、白鹿書院和土地的文化意蘊表達 第五章 交響舞劇《白鹿原》的意象重塑 第一節 生育與成婚的理想表達 第二節 精神威壓與生命威脅的雙重枷鎖 第三節 誘惑之愛高於相互悅納之愛 第四節 求雨及雨後情節的情感助推作用 第六章 電影《白鹿原》在原著基礎之上的意象重塑 第一節 小麥農事生產與土地眷戀的著意渲染 第二節 生育理想、激越情感與婚姻追求的表達 第三節 「忠義」踐行者鹿三火爆剛烈形象的塑造 第四節 秦腔秦韻等地方特色文化的濡染 第七章 電視劇《白鹿原》中的意象塑造 第一節 緊湊情節中的「白鹿精魂」重塑 第二節 傳奇性與娛樂性的敘事傾向 第三節 故事情節與人物性格發展的合理化演繹 第四節 矛盾衝突與畫面色彩的增強 第八章 舞劇《白鹿原》與同名電影的意象比較 第一節 精心營造蒼茫坡?與芸芸眾生的鮮明意象 第二節 將田小娥作為核心人物進行鋪陳濡染 第三節 對田小娥與白孝文戀情的拓展刻畫 第四節 對暴躁剛烈的鹿三形象的延展樹立 第五節 生息繁衍理念的擴展體現 第九章 《白鹿原》衍生作品中的文化意象分析 第一節 具有豐富內涵的一般性實物 第二節 彰顯地方特色的代表性風物 第三節 寄寓特定情懷的敘事意象 第四節 展現不同藝術形式的畫面景色 第十章 《白鹿原》衍生作品中的革命意象塑造 第一節 追求婚姻自主的鬥爭 第二節 反對宗族制度的行動 第三節 抗擊劫掠與抵制戰亂的表現 第四節 驅逐黑暗與嚮往光明的趨向 第十一章 《白鹿原》衍生作品對原著的拓展 第一節 對作品精神的多角度挖掘 第二節 地域特色的視覺化展示 第三節 故事情節的豐富與拓展 第四節 人物性格發展的合理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