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爾倫傳-一個身體的歷史 阿蘭.比于齊納 978710019976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1,1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魏爾倫傳-一個身體的歷史
ISBN:978710019976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阿蘭.比于齊納
頁數:54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41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講述了詩人不斷自殺式地讓自己的身體面臨的危險及其為此付出的代價,並毫不留情地指出:酒精不是詩人最有價值的詩篇的靈感之源,而是種種無行、暴力、不幸、潦倒的根由。 法語譯者由權、邵寶慶基於法文版譯出,為本書中文版首次完整出版! 書中大量國內首次出版珍貴插圖,包括魏爾倫肖像、自畫像、照片、手跡等,結合書中內容,更加直觀生動。 更可結合同系列《波德萊爾傳》《蘭波傳:追尋天才詩人的足跡》閱讀,勾勒象徵主義代表詩人完整圖像!

內容簡介

《魏爾倫傳:一個身體的歷史》由法國學者阿蘭·比于齊納撰寫,講述了法國詩人保羅·魏爾倫的一生,包括他的性格、思想、情感以及創作生涯。 魏爾倫是法國象徵派詩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馬拉美、蘭波齊名,生前被奉為「詩人之王」,象徵派、頹廢派都將他視為大師和同道。他的詩歌以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和體驗著稱,其創作與帕爾納斯等詩歌流派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流派對法國現代詩歌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魏爾倫生活放蕩不羈,極端的性格導致了他悲劇性的一生:他做過階下囚,當過教書匠,晚年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形同乞丐。他的暴力傾向源於內心的絕望,而這絕望的土壤產生了他生命中最敏感、寶貴的歌唱。在撰寫《魏爾倫傳》時,作者採用了批判性的視角,不斷引用魏爾倫晚年的自傳,但保持懷疑的態度。他在書中詳細記錄了魏爾倫的生活細節,引領我們回顧了魏爾倫痛苦掙扎的一生,對他性格、思想、情感的兩面性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魏爾倫的創作和帕爾納斯等詩歌流派關係密切,本書對這些詩歌流派的記錄也極具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由權,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執教於首都師範大學,長期致力於法國文學的翻譯和研究,翻譯過紀德、尤瑟納爾、莫泊桑、皮埃爾·米雄、布封、米斯特拉爾等名家作品。主要譯著有《剛果之行,查德歸來》《蘇聯歸來》《魏爾倫傳:個身體的歷史》《羅伯斯庇爾傳》等。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童年和少年住過的地方(1844年3月—1862年10月)
第一章 外省
第二章 巴黎
第三章 在阿圖瓦省和阿登山區
第二部 進入文壇和家庭(1862年10月—1871年8月)
第四章 一家之子的兩種生活
第五章 在咖啡館一邊
第六章 真正初入詩壇
第七章 蜜月和戰爭
第三部 蘭波危機(1871年8月—1875年3月)
第八章 流星
第九章 在比利時
第十章 在英國
第十一章 慘劇
第十二章 監禁
第十三章 重逢無望
第四部 在學校和鄉間(1875年3月—1886年1月)
第十四章 在英國
第十五章 在勒泰勒和瑞尼維爾
第十六章 在糟谷
第十七章 在聖弗朗索瓦院里
第五部 一落千丈(1886年2月—1896年1月10日)
第十八章 輾轉醫院
第十九章 最後的艷遇
第二十章 最後的創作
第二十一章 最後的旅行——尋求解脫
第二十二章 最後的面孔
第二十三章 死而復生的面孔
註釋
魏爾倫生平和創作年表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
譯後記/由權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