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測繪-新時代文學批評實踐研究 (2014-2024) 李靜 978750397665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化藝術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審美測繪-新時代文學批評實踐研究 (2014-2024)
ISBN:9787503976650
出版社:文化藝術
著編譯者:李靜
叢書名:新時代文藝理論研究叢書
頁數:2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433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所觀察的2014-2024年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實踐,是指這十年間批評家身處文學現場的言說與行動。這意味著本書不會詳細複述中國當代文學批評七十余年的歷史過程(關於批評史已有諸多成果),而是以剛剛過去的十年為觀察區間,諦聽話語的潮來潮往,追尋批評的來龍去脈,藉此「測繪」這一時段制約、影響批評實踐展開的關鍵力量。本書尤為關注「動態」的批評行動,批評界的跨界聯合與自我革新或許是這十年間最具華彩的段落。

作者簡介

李靜,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文學史、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曾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爭鳴》《文藝理論與批評》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在《文藝報》《文匯報》等報刊發表評論與訪談若干,同時也在「新京報書評周刊」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台撰寫當下文化評論。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學院內外:「文學批評」再定位
第一節 從「公共知識」「知識分子寫作」到「學院批評」
第二節 「歷史化」浪潮與「去批評」的自覺
第三節 學院派文學批評的本體建構
第四節 躍出「專業」的批評行動:「策展」與「破圈」
第二章 國家文學:當代文學批評觀的主導形態
第一節 《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學習與反思的驅動機制
第二節 內在於國家歷史的經典化衝動
第三節 「講好中國故事」:現實主義深化、二次元民族主義與想象力政治
第四節 重建中國觀:文明·世界·地方
第三章 數碼文明:媒介-技術視域下的批評新變與知識轉型
第一節 深度媒介化的「文學景觀」
第二節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批評形態與方法論
第三節 網路文學批評的主流化與範式革新
第四節 重審「創造力」:與科技共生的人文批評
結語
附錄
附錄1 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名單
附錄2 《南方文壇》今日批評家名錄
附錄3 《南方文壇》「今日批評家」論壇主題
附錄4 中國藝術研究院「青年文藝論壇」主題
附錄5 第七屆、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
附錄6 2014-2024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20年更名為「南方文學盛典」)「年度文學評論家」
附錄7 寶珀理想國文學獎歷屆評委與頒獎詞
附錄8 筆者在撰寫本書過程中組織的「85后」「90后」學院派批評家問卷調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