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德育功能與實現路徑 于朝陽 978731331167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高校體育德育功能與實現路徑
ISBN:9787313311672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
著編譯者:于朝陽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442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高校體育德育及實現路徑研究為主線,以《體育之研究》分析為依據,借鑒國內外體育教育有效經驗模式,融會貫通體育學、教育學、倫理學等學科原理,分析當代體育德育的現狀問題,確定相應的研究內容;以體育德育的實踐路徑、方法為切入點,研究體育德育的具體實施;以實施案例的正反經驗為依據,分析體育德育的實施效果,以期有針對性地剖析高校體育德育存在的問題及成因,並提出新的實踐路徑,嘗試為高校體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理論探索和實施路徑提供有益參考。

作者簡介
於朝陽,男,漢族,1970年6月生,法學博士,副教授。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助理、上海交通大學工會主席、上海市教育工會兼職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老年大學校長。主要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以及工會工作的研究與實踐,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科重大項目等10余項。個人先後榮獲2018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統優秀工會工作者,2023年上海市優秀工會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前言/序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育人之本,首在立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發展,尤為重視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校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的重要工作。它的首要任務是增強青少年強壯的身體素質,同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奮發向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實現以體育智、以體育心的目標。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成為我國的國家戰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心和重視體育事業,將體育與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緊密聯繫在一起,不遺餘力地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他在黨的二十大、北京冬奧會等重要場合多次強調,”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我們要堅持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為目標,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體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工作的論述是新時代深入開展學校體育工作重要的指導思想,要在學校體育的各個領域認真貫徹落實。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重視青少年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寫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強調學校體育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我國的教育方針中,體育既承擔著增強學生體質的重任,也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大計。前者要通過傳授學生科學鍛煉的技能、方法和健康知識來實現,而後者則要通過深入挖掘體育的德育功能來實現。但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對體育學科的德育功能缺乏深入認識、對體育課程的德育元素挖掘不足、對體育課程的德育方法創新乏力的問題,導致體育德育功能未能很好地發揮出來,因此,加強對體育德育功能的研究是時代所需。
關於體育功能,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毛澤東在其青年時期發表的《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有深刻而獨到的見解,指出體育具有”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強意志”的獨特功能,同時提出了學校教育要”三育並重”,”體育占第一位置”的觀點。他的這些見解主張,穿越百餘年歲月時光,在當代對我們深入挖掘體育德育功能依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啟迪和理論指導作用,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鑒。
本書深入探討《體育之研究》一文對高校體育德育工作的啟發作用,系統地對高校體育德育功能進行梳理,對高校體育德育理論進行構建,並將理論用於指導創新實踐,引入國外體育德育教學理論”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TPSR)”,探索當前我國高校最大化實現體育德育功能的有效路徑,以期為學生構建積極向上的體育課程學習意識、學習目標和學習途徑,引導學生實現身體機能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實現以體育人、以體化人的教育目的,突破時下高校體育德育理論研究不足和實踐方法匱乏的困境,對新時代我國高校貫徹落實課程思政、實現立德樹人教學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