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賞析與誦讀 文娟 978756715063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詩詞賞析與誦讀
ISBN:9787567150638
出版社:上海大學
著編譯者:文娟
叢書名:本科生語言與文化系列教材(國際學生用)
頁數:2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433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本科生語言與文化系列教材(國際學生用)”中的一種,主要供來華留學生使用,書中從”地域風情”“傳統節 日”“四季時序”“花草樹木”“天地自然”“人生情感”等6個維度,選取中國經典詩詞,每篇作品均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用於啟發引導留學生思考中國古典文化,促進其跨文化比較能力的提升;同時開闢”古詩詞誦讀技巧”板塊,培養留學生的誦讀能力,有助於他們參與到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當中。

作者簡介
文娟,2006年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近代小說及其出版研究。先後在《明清小說研究》、《北京社會科學》、《長江學術》、《中國小說論叢》(韓國)、《中國現代文學》(韓國)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專著《結緣於流變:申報館與中國近代小說》,2011年獲第十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論文《試論申報館與近代小說聯繫的沉潛期》,2007年獲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書坊與近代小說發展之關係研究——以掃葉山房為視角”(項目號:08JC751015);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近代商務印書館與中國小說發展演變研究”(項目號:13CZW059)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一、中國詩歌的發展演變
二、律詩、絕句與詞
第二章 地域風情
一、江南與邊疆
憶江南
楓橋夜泊
江南春
寄揚州韓綽判官
敕勒歌
使至塞上
二、晉鄂川與贛桂粵
登鸛雀樓
黃鶴樓
蜀相
望廬山瀑布
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惠州一絕
古詩詞誦讀技巧(一)吐字歸音
第三章 傳統節 日
一、春節 與元夕
元日
生查子 元夕
二、寒食與清明
寒食
清明
三、端午與七夕
端午即事
鵲橋仙
四、中秋與重陽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古詩詞誦讀技巧(二)聲調
第四章 花草樹木
一、繁花的多彩與隱喻
桃夭
飲酒二十首(其五)
1、算子 詠梅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其二)
二、草木的多姿與寄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

竹裡館
南軒松
古詩詞誦讀技巧(三)停頓與重音
第五章 四季時序
一、春與夏
春曉
詠柳
絕句二首(其一)
山亭夏日
小池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二、秋與冬
秋詞二首(其一)
山行
天淨沙 秋思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節 選)
問劉十九
江雪
古詩詞誦讀技巧(四)語調與語速
第六章 天地自然
一、日與月
暮江吟
樂游原
靜夜思
水調歌頭
二、雲與星
早發白帝城
獨坐敬亭山
迢迢牽牛星
夜宿山寺
三、風與雨
秋風引
泊船瓜洲
春夜喜雨
夜雨寄北
四、山與水
望嶽
題西林壁
觀滄海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第七章 人生情感
一、懷古與家國情
出塞二首(其一)
烏衣巷
春望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二、離別與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元二使安西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別董大二首(其一)
三、思念與愛情
關雎
竹枝詞二首(其一)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一剪梅
四、鄉愁與親情
渡漢江
雜詩三首(其二)
月夜憶舍弟
遊子吟
選錄 詩詞

作者簡介
參考書目

前言/序言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詩 言志,歌永言”,詩詞中蘊 含著中國文化的諸多因素, 包括價值觀念、審美情趣與 人生智慧等等,經典作品的 意蘊與旨趣隨著時間沉澱, 歷久彌新。正如葉嘉瑩教授 所言:”中國古典詩詞在中 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極為獨特 的崇高地位,濃縮了中華文 化的精華,展示了幾千年來 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在中國 文化傳統中,詩歌最寶貴的 價值和意義,在於由作者到 讀者,不斷傳達出生生不已 的感發的生命。”此外,詩 詞的語言典雅凝練,意境精 妙雋永,既有”采采流水, 蓬蓬遠春”的纖穠,也有”坐 中佳士,左右修竹”的典雅,還有”娟娟群松,下有漪 流”的清奇,更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含蓄所 謂”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2003年剛涉足國際中文 教育的筆者,由於一個偶然 的機會讀到了駱玉明教授所 著《美麗古典》序言中的話 :”生命很古老,它有可能 與各種生存樣態相通,並借 此豐富自己。在一首古詩的 意境裡,你可以徜徉於草木,流連在雲水,或者聆聽邊 城蒼涼的笛聲,那一刻生命 享有豐美的意趣,並且知道 任何一種生存都只是與時空 的偶然相遇。”此後,筆者 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以中 國古典詩詞引導國際學生感 受中國傳統文化、領略中式 審美意境,從而獲得不同的 生命感悟,並且同時嘗試通 過語言課的課堂教學進行一 些實踐。不過,由於教學對 象的特殊性,實際教學過程 中面臨著學生語言水平、知 識背景、文化理解等方面的 困境。在國際學生中文水平與 運用能力尚待提升的情況下,如何以詩詞學習帶動其語 言能力的發展,達成語言學 習與文化學習的交融共生? 在使用現代漢語講解作品基 本含義的基礎上,如何將古 典詩詞的語言美與人文美傳 遞給國際學生,實現”美美 與共”?在跨文化學習的背 景之中,如何引導國際學生 理解詩詞中所體現出來的詩 人、詞人內心情感和生命境 界,進而充滿感情地流利誦 讀詩詞?在不具備中國文學 作品學習經驗的情境下,如 何從創作手法、意象選擇、 意境營造、情感體現等角度 培養國際學生解讀詩詞的能 力?從事國際中文教育20餘 年的筆者,一直在苦苦思索 和探究這些問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 消得人憔悴”,上述思考在 幾年前轉化成了國際本科生 課程”中國詩詞賞析與誦讀” 。這門課至今已開設7輪, 來自世界各地的200餘名留 學生先後修讀。本教材在課 程書稿的基礎上,根據學生 的使用反饋,不斷打磨,最 終修訂而成,以提升具有高 級中文水平的國際本科生古 典詩詞賞析能力與誦讀能力 為核心目標,呈現出如下幾 個方面的特點: (1)主題式編撰設計, 選篇遵循典型性原則。突破 按照文學發展”時間軸”編寫 教材的傳統模式,採用主題 式設計,從”地域風情”“傳 統節 日”“四季時序”“花草樹 木”“天地自然”“人生情感” 等6個維度,選取貼近社會 生活、流傳度較廣且較為集 中反映中國文化的經典作品,注重詩詞主題性、藝術性 與傳播度的結合。(2)賞析文字難易結合,適應國際學生特點。詩詞 作品的注釋、解讀與賞析深 入淺出,使用通俗易懂的語 言,同時融入具有一定難度 的詞匯。一方面適應國際學 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程度, 有利於引導他們領悟中國詩 詞的意境美,提高審美鑒賞 能力,另一方面適當使用較 為優雅且具有難度的書面語,增加學生文學性詞匯的積 累,提升寫作素養。(3)豐富多元練習設計,深化學習內容理解。每篇 詩詞作品均設計形式多樣的 練習,包括填空、判斷、選 擇、簡答等,用於啟發引導 學生思考,加深對所學詩詞 的理解,其中一些練習也有 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跨文化 對比,促進跨文化比較能力 的提升。(4)注重誦讀能力提升,培養學生複合能力。專門 開闢”古詩詞誦讀技巧”板塊,通過”吐字歸音”“聲調”“ 停頓和重音”“語調和語速”4 個系列專題,並且將所選錄 的詩詞全部錄製為誦讀示範 音頻,掃碼可聽,便於開展 課後誦讀訓練,使學生具備 將誦讀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踐 運用互相轉化的能力。學生 通過誦讀詩詞,可以進一步 體悟古典詩詞獨具特色的藝 術魅力。2021年,教育部語言合 作交流中心發佈了《國際中 文教育用中國文化和國情教 學參考框架》,其中”大學 及成人卷”的二級文化項目” 語言與文化”板塊要求學生 理解中文諧音文化、語義文 化、語用文化的特點和文化 內涵,”文學”板塊則要求學 生”瞭解並欣賞中國古典詩 歌意境和藝術的特點及文學 價值”,”理解中國古典文學 與時代的關係和對中國文化 的影響”,而將語言學習與 文化學習相結合正是本教材 的編寫宗旨之一。《中國詩詞賞析與誦讀 》是國際中文教育領域中” 語”“文”並舉的一次嘗試與 實踐,借此?磚引玉,真誠 期待未來出現一批引導學生 以”語”悟”文”,以”文”促”語 “的國際本科生教材,”如逢 花開,如瞻歲新”,推動國 際中文教育事業乘風破浪不 斷向前發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