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講大數據 (第2版) 涂子沛 97871156504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郵電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給孩子講大數據 (第2版)
ISBN:9787115650498
出版社:人民郵電
著編譯者:涂子沛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35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經典升級 重磅新作,大數據先鋒思想家、百萬暢銷書作家塗子沛老師傾情打造!!
《給孩子講人工智能》《給孩子講大數據》時隔四年全新修訂,累計印量25 5萬 、加印27次,獲全國優秀科普作品、桂冠童書獲獎作品、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 、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新增行業資訊、嚴謹修訂、重繪插圖,閱讀體驗更佳。
《給孩子講ChatGPT》是塗子沛老師為孩子們量身打造的全新力作,揭秘近年最火爆的大語言模型的發展歷程與原理,實戰講述ChatGPT操作技能。
三大主題打通時代發展脈絡,構建孩子對人工智能的宏觀認知!
大數據、人工智能、ChatGPT三大主題立體呈現時代劇變與技術革新,培養孩子敏銳的時代感、洞察力與好奇心。
妙不可言的”塗式話風”,環環相扣的問題式引導,助孩子輕鬆秒懂硬核科技!
沒有難懂的術語,沒有枯燥的理論,塗子沛老師用詼諧的口吻講述有趣的故事,用形象的比喻闡述抽象的原理,用開放、探究的方式引導孩子主動思考。孩子能在哈哈大笑中獲取知識,理解抽象的科技原理,領會人工智能的發展給世界帶來的改變。全書均配有幽默漫畫,圖文並茂,有趣又好懂。
涉獵多個學科,推廣”大科學觀”!
涉獵生物、歷史、藝術、心理學、信息科學、醫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擴大讀者知識面,激發求知欲,弘揚科學精神。
幫孩子快速適應和使用新科技,提高核心競爭力!
揭秘未來最受歡迎的專業和職業,引導孩子思考人工智能將帶來的風險、挑戰和機遇,從容應對失業、公共安全、數據洩露等社會問題。智能時代不預則廢,提前瞭解人工智能、掌握核心技能,必將受益終生。
AI領域天團推薦官傾情推薦、審定!
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2位行業大咖 領銜推薦!
李國傑 院士 親筆作序
李蘭娟 院士
倪光南 院士
郭仁忠 院士
阿里巴巴集團原首席技術官 張建峰
螞蟻集團原副總裁 漆遠
3位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學者 精心審讀!
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2023年度”全球前2%科學家榜單”入選者 謝廣明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美團外賣原CTO 王棟
MOSS大模型負責人、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邱錫鵬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少兒科普圖書。《給孩子講大數據(第2版)》旨在幫助孩子瞭解大數據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歷程。作者通過生動的敘述和豐富的插圖,為孩子們講述了從遠古時代的計數工具到現代信息技術中的應用,展現了數據在不同文化和歷史時期的重要作用。書籍分為兩部分,前七章 專注於小數據時代,而後五章 則討論大數據時代。每章 都圍繞著與數字相關的科學故事展開,如哥白尼、第穀、伽利略的天文學研究,南丁格爾在戰爭中的應用,數據將軍謝爾曼的事蹟,蓋洛普公司的民意調查等。作者強調了數據在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中的關鍵角色,指出數據不僅是科學的載體,還是智能的母體,是推動技術創新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

目錄

《 給孩子講大數據(第2版)》
小數據時代
刻線者的後代
誰見過地球轉?
“偵探醫生”斯諾
用數據遠征和打仗
預測,怎樣成為一門生意
4 年崛起的奇跡
用數據抓賊
大數據時代
大數據降臨
用什麼來裝”數據海”
軍隊和搜索引擎共同的秘密
成為數據科學家
正義又溫暖,但還有挑戰

作者簡介
塗子沛,江西吉安人,著名信息管理專家、科技作家,《大數據》、《數據之巔》及《數文明》作者。先後擔任中國旅美科技協會副、中國旅美科技協會匹茲堡分會,在國內有上海真愛夢想公益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客座研究員等兼職。畢業于卡內基梅隆大學,系微軟認證高級程序員,曾居美國硅谷。

媒體評論
塗子沛先生的這本書沒有枯燥的公式和程序,而是通過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數據如何變成知識,一批聰明而執著的學者如何在艱難曲折中發展人工智能技術。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國傑
這本書既有豐富的知識,又有生動的故事,明明白白、深入淺出,用大白話講清楚了新科技,是引導中小學生入門人工智能的好作品。
—— 中國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塗子沛先生是中國大數據領域的先行者和開拓者,他為孩子們寫的這本書有知識、有故事、有趣味,激發想像、妙趣橫生。
——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正在快速改變今天的社會,並不斷向我們揭示明日的世界。塗子沛先生站在數據之巔,向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等各界人士傳播他的大數據思想。這本書是他對未來的訴說,也是送給家長和孩子們的時代禮物。
—— 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仁忠
大數據浩如煙海,人工智能燦若繁星。這本書深入淺出、知識豐富,是大數據”網紅”寫給孩子們的入門佳作。
—— 阿里巴巴集團原首席技術官 張建鋒
把一場洶湧澎湃的技術大潮向家長和孩子們娓娓道來,對孩子們瞭解人工智能,培養他們對人工智能的興趣特別有幫助,強烈推薦!
—— 螞蟻集團原副總裁 漆遠
當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l技術飛速演進,將對未來的生產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塗子沛先生通過巧妙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將ChatGPT可以做什麼、其背後的工作原理及發展脈絡娓娓道來,對廣大青少年適應新的智能時代、培養學習能力和科學素質意義非凡。
——MOSS大模型負責人、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 邱錫鵬

精彩書摘
刻線者的後代
遠古的壁畫
關於人類的進化史,相信很多人都能說出一些重要的節 點,比如直立行走、鑽木取火、工具的應用、文字的產生,等等。
我想告訴你的,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類文明視角,那就是數據。讓我們從最簡單的數字說起。”1、2、3、4”這些數字,今天看來淺顯易懂,因為除了”爸爸媽媽”,我們嘴巴裡蹦出來的第一批單字可能就包括這些數字。再長大一點兒,數蘋果要用到數字,排隊點名要用到數字,買東西時也要用到數字,比如脫口而出的”買 1 瓶水”。
但我們要知道,數字不是本來就有的,人類擁有”數字”,不過區區幾萬年的歷史。
鳥有 1 對翅膀,羚羊有 4 條腿,人有 10 根手指,這是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數量”。而數字,它是人類發明的工具,用來標記各種物體在數量上的差別。
假設有一堆東西,但它的數量是未知的,那遠古的人類會怎麼辦呢?他們會掰著手指頭數,但數一大,手指頭就不夠用,人類就會犯迷糊。後來,有聰明的人想到了一個”笨笨”的辦法:為每件東西做記號,一件東西畫一個記號。於是人類在鹿角、象牙、木頭或洞穴牆壁上刻下橫線,來描繪生活中的數量。例如他們會畫出一頭野牛的簡單示意圖,再用加橫線的方法來描述打獵的成果,這可比畫好幾頭野牛要容易得多。這樣的刻線,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洞穴裡都被發現過。這說明,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類祖先不約而同地發明了這個方法。
刻線是最古老、使用最廣泛的記數方法,中文裡的”一、二、三”的寫法是幾條橫線,羅馬數字的”I、II、III”是幾道豎線,阿拉伯數字”1”是一道豎線,這都是遠古刻線的傳統在不同文化中的遺留和證明。
借助刻線這個方法,人類把客觀存在的數量差別,變成了頭腦中的數量標識—數字。這個現在看起來很簡單的方法和過程,我們的祖先可能花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才掌握。數字的發明,是石破天驚的大事。我們都知道,火可以禦寒、照明、燒烤食物,因為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人類最終和普通動物劃清了界限。而數字的發明,就好像人類的大腦中出現了一團火,或點了一盞燈,它把黑暗的大腦照亮了。大腦的作用從模糊變得清晰,從粗放變得精確,這大大促進了人類的智力發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