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電網源網荷儲協同控制 劉東 978751985755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電力
NT$48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智能配電網源網荷儲協同控制
ISBN:9787519857554
出版社:中國電力
著編譯者:劉東
叢書名:智能配電網技術及應用叢書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375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智能配電網技術及應用叢書”中的一個分冊。
分布式能源在配電網層面的大規模接入給傳統配電網運行與控制帶來挑戰和機遇,智能配電網的源網荷儲協同控制已成為當前國內外配電領域的研究熱點。本書立足配電網運行與控制前沿技術,全書共分7 章,包括概述、分布式電源並網特性與控制、負荷管理技術、儲能並網運行特性與控制、信息物理融合的配電網、源網荷儲協同控制、源網荷儲協同控制應用示範工程等內容。
本書可供從事智能電網技術、新能源技術、虛擬電廠技術、需求響應技術以及配電網規劃、設計、運行及維護等工程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校師生及相關科研與產業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電氣工程系學術委員會主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教j育y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目錄

目錄

叢書序 用配電網新技術的知識盛宴以饗讀者

前言
第1 章 概述 1
1 1 技術背景 1
1 1 1 配電網形態的變化與升級 1
1 1 2 國內外技術發展動態 4
1 2 源網荷儲協同控制的價值與意義 8
1 3 源網荷儲協同控制技術架構 11
1 3 1 概念辨析 11
1 3 2 基本特徵 12
1 3 3 技術架構 12
第2 章 分布式電源並網特性與控制 15
2 1 分布式電源分類及特性 15
2 1 1 不可控類設備 16
2 1 2 可控分布式電源類設備 17
2 1 3 其他特殊分布式電源 18
2 2 分布式電源接入指標 19
2 3 分布式電源控制模式 21
2 3 1 分布式電源有功消納模式 21
2 3 2 分布式電源無功控制模式 28
2 4 分布式電源控制管理單元 34
2 4 1 不可控類設備控制管理單元 34
2 4 2 可控分布式電源類設備控制管理單元 37
第3 章 負荷管理技術 40
3 1 負荷特性 41
3 1 1 負荷響應特性 41
3 1 2 負荷控制特性 44
3 2 負荷設備建模 46
3 2 1 空調建模 46
3 2 2 電熱水器建模 47
3 2 3 其他民用開關類設備建模 49
3 2 4 電動汽車建模 50
3 2 5 工業負荷建模 51
3 3 負荷聚合建模 52
3 3 1 模型的一般化形式 52
3 3 2 空調統一建模 54
3 3 3 電熱水器統一建模 55
3 3 4 電動汽車統一建模 56
3 3 5 工業負荷統一建模 58
3 4 負荷側優化管理 59
3 4 1 負荷聚合商集群建模 59
3 4 2 基於負荷群的聚合管理 65
3 4 3 基於智能台區的負荷管理 67
3 5 負荷主動管理系統及用戶終端實現 71
3 5 1 總體架構分析 71
3 5 2 負荷主動管理系統及用戶終端系統實現 73
第4 章 儲能並網運行特性與控制 78
4 1 儲能系統特性及應用領域 78
4 1 1 儲能系統對於配電網支撐特性分析 78
4 1 2 儲能系統在電力系統源網荷領域中的應用分析 82
4 2 儲能並網系統的組成和典型結構 84
4 2 1 基本組成 84
4 2 2 子模塊功能說明 84
4 3 儲能系統並網的供蓄能力分析 85
4 3 1 儲能系統的供蓄能力指標 86
4 3 2 配電網供蓄能力指標求解算法 90
4 4 儲能系統並網的協調控制 93
4 4 1 儲能並網運行控制策略 93
4 4 2 儲能控制管理單元 96
第5 章 信息物理融合的配電網 98
5 1 配電網信息物理融合形態 98
5 1 1 配電物聯網 98
5 1 2 配電網的信息物理融合特性 101
5 1 3 數字孿生配電網的基本形態 105
5 2 配電網的信息物理協同優化控制 106
5 2 1 配電網的網格自治與協同處理 107
5 2 2 配電控制區域 109
5 2 3 配電網拓撲識別和動態分區機制 116
5 3 配電網的信息物理安全分析及防禦 120
5 3 1 配電網CPS 安全要素分析 120
5 3 2 配電網CPS 安全性分析方法 128
5 3 3 配電網CPS 安全性時空防禦 139
第6 章 源網荷儲協同控制 148
6 1 協同控制信息流特徵分析 148
6 2 區域感知及協同控制方法 149
6 2 1 區域態勢感知 149
6 2 2 區域協同控制模式 156
6 2 3 基於競標機制的區域協調控制方法 159
6 3 源網荷儲協同控制系統與設備 166
6 3 1 全域運行決策系統 167
6 3 2 協同交互控制器 169
第7 章 源網荷儲協同控制應用示範工程 173
7 1 貴州紅楓示範工程 174
7 1 1 工程概述 174
7 1 2 運行效果 178
7 2 廣州從化明珠工業園示範工程 192
7 2 1 工程概述 192
7 2 2 運行效果 196
7 3 上海虛擬電廠示範工程 202
7 3 1 工程概述 202
7 3 2 運行效果 204
7 4 江蘇源網荷儲示範工程 206
7 4 1 工程概述 206
7 4 2 運行效果 209
後記 214
參考文獻 216
前 言
前言國家”雙碳”目標提出後,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配電系統的作用日益突出,特別是分布式能源在配電網大規模與高滲透率應用,會對配電網的規劃、調度、控制和保護等方面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本書聚焦於分布式能源接入配電網的源網荷儲協同控制關鍵技術。全書共分為7 章,主要內容如下。第1 章 闡述發展智能配電網的源網荷儲協同控制的背景,介紹國內外的技術發展動態、研究的價值與意義,建立源網荷儲協同控制總體技術架構,提出全域優化與局部自治相結合的”區域內自治-區域間交互-全域協調的源網荷儲協同控制技術體系”。第2 章 闡述分布式電源並網特性與控制,介紹分布式電源大規模並網後的運行特性、接入模式及消納模式,並進一步探討分布式電源並網的協調控制以及分布式電源管理單元。第3 章 闡述負荷管理技術,介紹不同規模負荷特性,並建立負荷設備模型和聚合模型,以及負荷側優化管理方法,最終提出負荷主動管理系統與用戶終端實現,支撐柔性負荷與電網運行協調的優化管理和控制。第4 章 闡述儲能並網運行特性與控制,介紹功率型、能量型及複合型儲能系統的構成、特性以及儲能系統並網的供蓄能力指標,並進一步探討儲能系統並網的控制策略與儲能控制管理單元。第5 章 闡述信息物理融合的配電網,以配電網信息物理融合形態為出發點,討論配電網的信息物理協同優化控制以及數字孿生配電網技術,並探討了配電網的信息物理安全分析及防禦方法。第6 章 闡述源網荷儲協同控制,介紹源網荷儲協同控制的核心配電網的協同控制策略,包括區域感知及協同控制方法,重點介紹源網荷儲協同控制系統與設備。第7 章 闡述源網荷儲協同控制應用的示範工程的組成及運行效果,包括貴州紅楓示範工程、廣州從化明珠工業園示範工程、上海虛擬電廠示範工程及江蘇源網荷儲示範工程。智能配電網的源網荷儲協同控制技術是一個新興發展的領域,是虛擬電廠、主動配電網及需求響應等方面應用的核心技術,其涵蓋內容遠不止文中所述,受限於我國尚處於其技術發展初期,受作者自身能力水平和經驗積累所限,本書還存在諸多不當之處,歡迎讀者不吝賜教,以便改正與進步。本書受到國家重點研究發展計劃項目”電網信息物理系統分析與控制的基礎理論及方法”(基礎研究類:2017YFB0903000)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智能電網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電力信息物理系統形態演進理論及分析方法”(U2166210)的支持。本書由上海交通大學劉東教授總體策劃並組織,上海交通大學陳飛、翁嘉明、黃玉輝,南網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李慶生、唐學用,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劉育權、曾順奇,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趙建立,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袁宇波、孫健,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梁雲、黃莉,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滿禮、李曉,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尤毅、高新華,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宋旭東等參加編寫。天津大學葛少雲教授、河海大學沈兵兵教授擔任主審。限於時間,疏漏在所難免,不足之處請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編著者2024 年5 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