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法規責任論 歐愛民 978751979500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54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黨內法規責任論
ISBN:9787519795009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歐愛民
頁數:2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311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法律責任是法律具有強制性、權威性的技術裝置,構成了法律規範不可或缺的要件。黨內法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規範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須依靠一套強有力的保障機制,成為黨”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硬約束”。黨內法規責任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功能愈發凸顯,但也存在懈怠性執行、選擇性執行、曲解性執行等突出問題。基於上述問題,本書進行理論創新,建構起較為完善的黨內法規責任體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發揮理論參考作用。

作者簡介
歐愛民
湖南武岡人,法學博士。湖南省法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現任河南大學特聘教授,湘潭大學法學院院長,湘潭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第十二屆、第十三屆湖南省政協常委、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會長、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湖南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湖南省高校學科帶頭人等。
主要從事黨內法規、憲法學的教學科研工作,在《中國法學》《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商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總論》等著作10部,主持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等各類課題50余項。
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湖南省社會哲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湖南省優秀教師、寶鋼優秀教師獎等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

目錄

目 錄
緒論:問題靶向的理論創新
一、黨內法規責任研究缺失的雙重困境
二、黨內法規責任的理論創新
第一章 黨內法規責任概述
第一節 黨內法規責任的概念
一、黨內法規責任的內涵
二、黨內法規責任的特徵
第二節 黨內法規責任的文本表達
一、內容表達形式條款
二、內容設定模式條款
三、責任種類設定條款
第三節 黨內法規責任的構成要件
一、主體要件
二、行為要件
三、結果要件
四、主觀要件
五、因果要件
第四節 黨內法規責任的功能
一、懲戒功能
二、預防功能
三、保障功能
四、教育功能
第二章 黨內法規責任的歷史與發展
第一節 黨內法規責任的開創探索
一、本階段黨規黨紀的開創性實踐
二、本階段黨規責任制度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黨內法規責任制度的曲折發展
一、本階段黨規責任制度的具體實踐
二、本階段黨規責任制度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黨內法規責任制度的健全優化
一、本階段黨規責任制度的不斷完善
二、本階段黨規責任制度的基本特徵
第四節 黨內法規責任的未來展望
一、黨內法規責任體系日益完善
二、黨內法規責任追究機制更加協調
三、黨規責任與法律責任銜接機制更加通暢
第三章 黨內法規責任的類型化
第一節 黨內法規責任類型化的提出
一、黨內法規責任類型化的內涵
二、黨內法規責任類型化的必要性
三、黨內法規責任類型化的現實價值
第二節 黨內法規責任類型化的對象甄別
一、談話、批評類措施中的黨規責任
二、責令類措施中的黨規責任
三、撤銷、取消類措施中的黨規責任
四、其他類措施中的黨規責任
第三節 黨內法規責任類型化的框架搭建
一、黨內法規責任類型化的標準
二、黨內法規責任類型化的框架
第四章 警示處理
第一節 警示處理概述
一、警示處理的概念
二、警示處理的種類
三、警示處理的功能
第二節 警示處理的證立
一、追責強度進階理論
二、追責方式閉環理論
三、追責功能互補理論
第三節 警示處理的適用
一、警示處理的適用原則
二、警示處理的適用情形
三、警示處理的適用程序
第四節 警示處理制度的建構
一、厘清警示處理內涵
二、豐富警示處理措施種類
三、出臺警示處理黨內法規
第五章 組織處理
第一節 組織處理概述
一、組織處理的概念和特徵
二、組織處理的種類
三、組織處理的功能
第二節 組織處理的適用
一、組織處理的適用原則
二、組織處理的適用情形
三、組織處理的適用方式
四、組織處理的適用程序
第三節 組織處理制度的完善
一、健全組織處理措施
二、細化組織處理規定
三、健全組織處理與政務處分的銜接
四、區分組織處理與相似概念
第六章 紀律處分
第一節 紀律處分概述
一、紀律處分的概念
二、紀律處分的特徵
三、紀律處分的功能
四、紀律處分的種類
第二節 紀律處分的適用
一、紀律處分的適用原則
二、紀律處分的運用規則
三、紀律處分的適用情形
第三節 紀律處分的程序
一、對黨員的處分程序
二、對黨組織的處分程序
第七章 黨內法規責任與法律責任的關係
第一節 黨內法規責任與政務處分的關係
一、黨內法規責任與政務處分的區別
二、黨內法規責任與政務處分的聯繫
第二節 黨內法規責任與行政責任的關係
一、黨內法規責任與行政處罰的關係
二、黨內法規責任與行政處分的關係
第三節 黨內法規責任與刑事責任的關係
一、黨內法規責任與刑事責任的區別
二、黨內法規責任與刑事責任的聯繫
第八章 黨內法規責任與法律責任的協調
第一節 黨內法規責任與法律責任的協調概述
一、黨內法規責任與法律責任協調的概念
二、黨內法規責任與法律責任協調的意義
三、黨內法規責任與法律責任協調的框架
第二節 黨內法規責任與法律責任的實體協調
一、實體協調的基本原則
二、實體協調的實現路徑
第三節 黨內法規責任與法律責任的程序協調
一、程序協調的基本原則
二、程序協調的實現路徑
主要參考文獻
後 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