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陽明心學與禪宗美學思想 ISBN:9787101167467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劉繼平 頁數:3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32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重點討論王陽明及其弟子、後學在內閣問題上的態度立場,以及在實際政治中與內閣的種種牽扯。 關於王陽明講學傳道的對象,也就是其弟子群體社會地位的問題的討論,揭示了一個「普遍性」現象:一種新思想、新主張的提出,總是首先在社會的中下層得到傳播、響應和共鳴,而上層則自覺與不自覺地對這種思想、主張進行壓制和打擊。這並不是人們的有意為之,而是「存在決定意識」。 本書討論了「翰林院—內閣體制」的概念,概括來說即是精英進士集團對翰林院官職,進而對閣臣之位的壟斷。王陽明及其眾多初期弟子均屬於在政治上被排斥在這一以內閣為中心的封閉性小圈子之外的人物。 然而陽明學派因王陽明之魅力和苦心經營而繁盛一時,被王陽明引入門下之士人中不乏才能出眾、日後在科舉中成績突出而進入「翰林院—內閣體制」之中者,這反而成為導致學派政治立場之嬗變以及內部分裂的因素。 從士大夫自身而立論、設教的意圖出發,理解王陽明等人的作為和心態。從整體上來看,政治意識在士大夫思維中要佔到主導地位。尤其是對像王陽明這樣曾經仕至高官的精英士大夫來說,理想的政治秩序乃是其追求的終極目標。內容簡介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建立在明代儒佛道大融合的背景之下,其心學思想形成的全過程都借鑒與吸收了禪宗思想。本書在陽明心學與禪宗思想的基礎上,梳理了陽明心學美學與禪宗美學思想,著重審美過程中的體驗性與主體性;從心學與禪宗的關係、美學思想的異同,以及不同的歷史歸宿等方面,嘗試釐清二者的內在聯繫與區別;探尋陽明心學與禪宗美學在審美文化史上的地位與價值。作者簡介 劉繼平,湖南邵陽人。2005年貴州大學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2009年華中師範大學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貴陽學院陽明學與黔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國家社科基金同行評議專家,貴州省委辦公廳「服務決策專家智庫」成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會員,貴州省哲學學會、儒學學會、美學學會理事,黔浙文化合作論壇陽明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出版專著《和諧自由論美學思想研究》《但明倫美學思想研究》,主編、參与著作多部,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其他各類項目20餘項。目錄 緒論第一章 陽明心學與禪學的關係 第一節 陽明心性論與禪宗本體論 一、禪學心性本體論 二、心學心性本體論 三、心學本體論對禪學思想的改造與吸收 第二節 「知行合一」思想與禪學 一、「知行合一」思想 二、「知行合一」之禪學影響 第三節 「致良知」思想與禪學 一、「致良知」思想 二、「致良知」思想之禪學印記 第二章 心學美學思想的理論內涵 第一節 王陽明於美學方面的突破 一、心學美學與西方美學之默契 二、高揚審美主體 三、推崇「知行合一」的美育功能 第二節 王陽明的美學思想 一、陽明心學美學的實質 二、陽明心學美學的基本特徵 第三章 禪宗美學思想解讀 第一節 南宗禪與洪州宗美學思想 一、南宗禪美學思想 二、洪州宗美學思想 第二節 石頭宗與溈仰宗美學思想 一、石頭宗美學思想 二、溈仰宗美學思想 第三節 臨濟宗與曹洞宗美學思想 一、臨濟宗美學思想 二、曹洞宗美學思想 第四節 雲門宗與法眼宗美學思想 一、雲門宗美學思想 二、法眼宗美學思想 第五節 黃龍派與楊岐派的美學思想 一、黃龍派美學思想 二、楊岐派美學思想 第六節 「看話禪」與「默照禪」的美學思想 一、「看話禪」美學思想 二、「默照禪」美學思想 第七節 禪宗美學的總體特徵 一、心性本體論 二、禪悟思維論 三、隨緣修行論 第四章 心學美學對禪宗美學思想的融攝 第一節 審美本體的同一性:心性本體論 一、儒道二家之心性論思想 二、禪宗美學的本體論 三、心學美學心性本體論對禪宗心性本體論的借鑒 第二節 審美體驗的相似性 一、審美體驗的實質 二、禪宗審美體驗 三、心學美學審美體驗之禪學痕? 第三節 審美結果的一致性 一、禪境 二、心境 三、心學美學體驗結果之禪學痕? 第五章 心學美學與禪宗美學的差異 第一節 審美對象內涵不一致 一、心學美學審美對象 二、禪宗美學審美對象 第二節 對於世界的美學價值判斷不同 一、禪宗美學之超越性 二、心學美學之現實性 第三節 對主體的具體審美要求不同 一、禪宗與心學之本體與工夫 二、主體對現實的態度 第四節 心學禪學動靜特性各異 一、禪宗美學「靜」之特性 二、心學美學「動靜結合」之特性 第六章 心學美學與禪宗美學的歷史歸宿與現當代價值 第一節 心學美學的現當代價值 一、心學美學與新實踐美學及后實踐美學 二、陽明心學的生態美學歸宿 三、心學美學與文學 四、心學美學與德育思想 第二節 禪宗美學思想的歷史歸宿與現當代走向 一、禪宗美學的歷史歸宿——以嚴羽的《滄浪詩話》為例 二、禪宗美學對生命美學思想的影響 三、禪宗美學對現代美學思想的影響——以宗白華美學思想為例 四、禪宗美學之國外影響——以日本茶道美學為例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