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之道-邁向共同富裕 陸益龍 978730032926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NT$50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振興之道-邁向共同富裕
ISBN:9787300329260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陸益龍
叢書名:農村社會與鄉村振興研究叢書
頁數:24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26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的研究積極響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需求,對鄉村振興這一具有前沿性、現實性和時效性的重大問題展開了系統探討和研究,努力回應時代的重要關切。 研究從社會學視角出發,運用社會學理論和方法,深入探討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具有綜合性、系統性和人文性的理論視角。 本書在調查研究和理論思考的基礎上,就鄉村振興重大戰略問題,提出了一些新構想和新觀點,指出從保護社會系統多樣性角度看,鄉村振興既是高質量發展,也是保護性和支持性發展;從村莊特質角度看,鄉村振興道路是多樣性的;從文化再發現角度看,鄉村振興可走文化富民之路;從現代化路徑選擇角度看,鄉村振興要走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以及鄉村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作者簡介

陸益龍,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所社會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后,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農村社會學、法律社會學、戶籍制度研究、水資源與社會研究等。出版的著作包括《制度、市場與中國農村發展》、《農民中國——后鄉土社會與新農村建設研究》、《定性社會研究方法》、《戶籍制度——控制與社會差別》、《流動產權的界定——水資源保護的社會理論》、《超越戶口——解讀中國戶籍制度》、《嵌入性適應模式——韓國華僑文化與生活方式的變遷》、《嵌入性政治與村落經濟的變遷——安徽小崗村調查》。此外,在《中國社會科學》、《北京大學學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社會學研究》、《人口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百余篇學術論文。

目錄

第一章 鄉村振興論
一、鄉村振興:歷史的視野
二、鄉村振興:現實的考量
三、鄉村振興:深層的思考
四、鄉村振興:方向的把握
第二章 文化自覺論對鄉村振興的啟示
一、對中華文化與全球化的思考
二、從實求知、反思與文化自覺
三、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四、文化自覺與文化富民
五、小結
第三章 社會學重建40多年來的鄉村研究
一、小城鎮與發展模式的探尋
二、村民自治與鄉村治理研究的興起
三、關注農村人口流動和農民工
四、聚焦「三農」問題與鄉村建設
五、小結
第四章 中國農村建設60年:1949-2009
一、改革開放之前30年的建設經驗及問題
二、改革開放之後30年農村發展的成就與困局
三、農村建設經驗及教訓的社會學分析
第五章 中國農村百年發展的社會學回眸:1921-2021
一、結構轉型與制度變遷的互構:回眸視角
二、問題與革命:1921-1949年的滄桑歷程
三、工業化與改造:1949-1978年的集體化過程
四、發展與改革:1978-2006年的快速轉型和增長
五、市場化與建設:2006-2021年的鄉村建設和振興
六、小結
第六章 鄉村振興要做好農民工工作
一、農民工是農村脫貧和鄉村振興的關鍵
二、加強農民工的就業促進工作
三、有效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四、鼓勵並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第七章 鄉村振興與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一、辯證地看城市化
二、認識鄉村社會的人口功能
三、鄉村振興有利於人口均衡發展
四、全面而精準地推進鄉村振興
第八章 鄉村振興中的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相關理論
二、何為鄉村振興中的農業現代化
三、何為鄉村振興中的農村現代化
四、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
五、小結
第九章 新時代鄉村治理轉型的內在邏輯與創新方向
一、發展與秩序:鄉村治理的核心
二、新時代鄉村治理的轉型
三、鄉村治理轉型的內在邏輯
四、新時代鄉村治理創新的方向
五、小結
第十章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中國鄉村發展進入新時代
二、鄉村發展的路徑選擇面臨的新格局
三、「補短板」與鄉村高質量發展相結合之路
四、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之路
五、小結
第十一章 文化富民與鄉村振興
一、文化需求:社會需要遞進論的視角
二、鄉村文化有何價值
三、鄉村文化的保護和重建
四、鄉村文化旅遊與產業融合發展
五、文化富民:鄉村產業振興的新路徑
第十二章 「數字下鄉」:鄉村振興中的數字鄉村建設
一、從「文字下鄉」到「數字下鄉」
二、鄉村振興與數字鄉村建設實踐
三、數字鄉村建設面臨的困境
四、共建共享的數字鄉村建設
五、小結
第十三章 村莊特質與鄉村振興道路的多樣性
一、村莊特質:文化相對論的視角
二、模式和經驗能複製推廣嗎
三、村莊特質與特色資源
四、道路自覺:多樣性的鄉村振興之路
第十四章 精準銜接:鄉村振興的有效實現機制
一、鄉村振興諸問題的理論解讀
二、精準扶貧的經驗對鄉村振興的啟示
三、鄉村振興精準銜接機制的構成與功能
四、構建鄉村振興精準銜接機制的路徑和方法
五、小結
第十五章 新時代的中國鄉村振興之路
一、空心化抑或新常態
二、城鎮化還是鄉村振興
三、理想化還是多樣化的道路
四、產業融合:鄉村振興的大方向
五、餘論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