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中國 賀雪峰 978730033223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NT$43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東西中國
ISBN:978730033223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賀雪峰
頁數:4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307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以縣域為單位對中國區域內部差異做系統分析的書。
用田野調查資料呈現我國東中西部縣域在城市化過程中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具體差異。
闡明東中西部縣域的最根本差異,回答中西部縣域發展能否照搬東部縣域建設的具體經驗這一戰略性問題。
闡明了東中西部縣域財政的來源差異,講清楚了財政轉移支付的制度邏輯。

內容簡介
進入以來,中國東、中、西部縣域的差異越來越顯著。中、西部縣域發展能否照搬東部縣域發展的成功經驗?東、中、西部縣域最根本的差異是什麼?造成東、中、西部縣域差異的關鍵因素是市場因素、制度因素,還是社會因素?財政轉移支付的制度邏輯是什麼?本書基於扎實的田野調查,結合國家公佈的宏觀數據,以縣域為研究單位,嘗試對上述問題進行回答。具體而言,本書從經濟發展、土地制度、農業發展、社會結構、生活方式、縣域教育、農民收入、婚姻家庭和基層治理等方面,呈現東中西部縣域的差異,並深入淺出地闡明為何存在這些差異。本書基於賀雪峰教授領銜的團隊在中國廣袤地域上進行20多年的田野調查的積澱寫成,對我國中西部的鄉村振興實踐頗具借鑒作用。

目錄

導 論
第 1 章 東西中國:中國區域差異的經濟視角 / 3
一、中國經濟的東西差異 / 5
二、東部城市經濟帶與縣域經濟 / 11
三、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化與縣域經濟 / 15
四、土地制度實踐的區域差異 / 18
五、農業農村現代化 / 22
六、村莊社會結構的東西差異 / 25
七、財政資源密集與基層治理內卷 / 28
八、大國經濟、內循環與相對均衡的中國經濟圖 景 / 32
九、東西差異與政策的底層邏輯 / 34
第一篇 經濟篇
第 2 章 區域經濟帶與縣域經濟 / 39
一、生產要素集聚與區域經濟帶 / 40
二、輻射與虹吸:東西部城市發展的底層邏 輯 / 45
三、作為發展極的東部縣域經濟 / 52
四、作為穩定極的中西部縣域經濟 / 58
五、縣域經濟與中國式現代化 / 63
第 3 章 土地制度實踐的區域差異 / 69
一、土地利用與土地價值的東西差異 / 71
二、土地制度功能與制度實踐的東西差異 / 79
三、東西區域混淆與土地制度的改革邏輯 / 89
四、土地公有制的適應性與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 95
第 4 章 農業現代化的區域差異 / 101
一、東部沿海地區的農業現代化:難以複製的經 驗 / 102
二、中西部地區的農業現代化困境:農村分化及未解決的農民就業問題 / 114
三、中西部地區農業現代化的可能路徑 / 120
第 5 章 縣域經濟與農民城市化的東西差異 / 124
一、縣域經濟的東西差異 / 127
二、東部地區的完全城市化 / 129
三、中西部地區的過渡型城市化 / 137
第 6 章 共同富裕與地區間財力差異 / 147
一、”兩個大局”與”兩個二十年”:發展戰略與中央 - 地方關係 / 148
二、財政轉移支付的分配格局 / 153
三、淨汲取和淨補助 / 157
四、財政轉移支付的制度邏輯 / 161
第二篇 社會篇
第 7 章 作為城市的東部農村 / 173
一、東部農村的空間功能 / 173
二、東部農村的農民與農業 / 181
三、東部農村的工業整合 / 186
四、超大型城市郊區農村的風貌管控 / 190
第 8 章 村莊社會分層的區域差異 / 195
一、村莊熟人社會的分化 / 195
二、中西部地區村莊社會的去階層分化 / 198
三、東部地區村莊社會的高度分化 / 212
第 9 章 生活方式的東西差異 / 230
一、生活方式:理解東西中國的一個維度 / 230
二、東部農村:壓力釋放型的生活方式 / 233
三、中部農村:壓力集聚型的生活方式 / 237
四、西部農村:壓力缺失型的生活方式 / 242
五、美好生活需要的區域定位與政策啟示 / 245
第 10 章 經濟基礎與縣域教育形態的東西差異 / 248
一、分析框架:理解教育問題的東西區域視角 / 249
二、東部地區:家校教育雙強結構與教育競爭焦 慮 / 251
三、中西部地區:家校教育雙弱結構與教育保障焦 慮 / 258
第三篇 家庭篇
第 11 章 農民收入與家庭結構的區域差異 / 271
一、東部和中西部農民家庭面臨的市場區位條件差異 / 273
二、東部農村的代際關係與家庭結構 / 279
三、中西部農村的代際關係與家庭結構 / 285
四、家庭結構的區域差異與政策啟示 / 291
第 12 章 東西差異與農村婚配問題 / 295
一、問題意識與理論邏輯 / 295
二、勞動力市場與勞動力遷移的東西差異 / 297
三、婚姻市場與婚姻遷移的東西差異 / 300
四、社會分層的東西差異與婚配困難 / 303
第 13 章 農民工流動與中國的區域差異 / 309
一、問題的提出與分析視角 / 309
二、農民工的概念和分化 / 313
三、當代農民工群體的狀況 / 318
四、農民工的城鎮融入:兩種類型 / 328
第四篇 治理篇
第 14 章 農村集體經濟實踐類型的區域差異 / 339
一、城鄉關係與農村定位的區域差異 / 339
二、不同類型農村集體經濟的運行機制分析 / 342
三、結語:集體經濟的區域差異與共同富裕的進 階 / 359
第 15 章 村莊治理現代化的東西差異 / 362
一、理解村莊治理的村莊公共事務結構視角 / 362
二、東部地區村莊公共事務結構特徵 / 367
三、中西部地區村莊公共事務結構特徵 / 373
四、村莊治理現代化路徑的東西差異 / 377
第 16 章 發現”東西中國”/ 387
一、市場化與改革開放以來的鄉村變遷 / 387
二、市場區位與鄉村區域形態 / 392
三、鄉村秩序與鄉村治理的東西差異 / 399
四、”東西中國”的政策意義 / 406
第 17 章 將區域作為方法 / 411
一、通過經驗認識中國 / 411
二、區域是認識中國的重要途徑 / 413
三、通過區域進行經驗訓練 / 420
四、區域方法與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大循環 / 425
後記 / 430

作者簡介
賀雪峰,1968年生,湖北荊門人,現為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農村調研,發表數百篇學術論文,出版20多部學術著作。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近10年累計調研時間超過50,000個工作日,在學界和政策部門具有廣泛影響。賀雪峰所在學術團隊在學術研究上主張”田野的靈感、野性的思維、直白的文風”,被學界稱為”華中鄉土派”。

前言/序言
無論是東部地區農村,還是中西部地區農村,均可以從經濟分化的角度把農民粗略地分成三個層級來進行討論。每一個層級都有與之大致對應的婚姻消費水平,並在不同層級之間形成婚姻消費的競爭。
以當前的農戶收入水平來衡量,在東部地區農村,上層農戶占比約 10%,這一層級的農戶家庭收入水平普遍位於當地村域或鎮域內的前 10%。中間農戶占比約 60%,屬?龐大的中等收入農戶群體。剩下約 30% 位於當地收入水平的下層。總體而言, 即使是下層農戶,除了極少數因為天災人禍等不可避免的因素而接近貧困外,大多數均屬?溫飽有餘而小康不足的範圍。以浙江地區部分農村為例,上層農戶的年收入水平在 50 萬元以上,其中不乏年收入上百萬元甚至家產過億的富裕群體。中間農戶年收入普遍在 20 萬∼30 萬元。下層農戶年收入普遍在 10 萬元以下。顯然,在這裡,我們所說的分層不具有”連續”的特徵,相反, 農戶收入水平具有”斷裂”的特徵,或者說農戶收入水平呈現出 “堆積”的特徵。
同樣,在中西部地區農村,我們也可以基於經濟分化而將農戶粗略地劃分成上中下三個層級。其上層占比仍然是比較少的,約 10%,中層占比沒有東部地區那麼多,約 50%,餘者約 40% 都屬?下層。中西部地區農村的上層農戶年收入在 20 萬元以上,中間農戶年收入普遍在 6 萬∼10 萬元,下層農戶年收入普遍在 5萬元以下。農戶年收入在 2 萬元以下的,基本上都屬?此前精準扶貧中的建檔立卡戶。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此處所說的”農戶”一般而言都是指父子兩代的”代際團結戶”,即我們在計算農戶收入時,實際上計算的是父代的收入加子代的收入。通常而言,他們均具有”半工半耕”的特徵,即子代務工或經商,父代要麼全部務農,要麼夫妻雙方有一方務工而另一方務農。總之,能將家庭收入化的家庭分工模式,就是這種”代際團結戶”最重要的特徵。而這與通常統計學意義上的”戶”是有差異的。當下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代際團結戶”都會合力應對婚姻消費競爭。
在 2012 年以前,婚姻消費主要體現在彩禮、”三金”、汽車等消費和建房或翻新舊房上,而在近十年尤其是 2017 年以來, 彩禮、”三金”和汽車等消費除了標準提高外,形式基本保持不變,變化的則是必須在縣城或至少在鎮域中心購買一套商品房。
在婚姻消費競爭中,起引領作用的是上層農戶,而一般標準則是由中間農戶的平均水平約定俗成的,下層農戶既不可能引領,也無法形成平均水平。這一點無論是對東部農村還是對中西部農村來說,都是適用的。於是,不管是在東部農村還是在中西部農村,村莊或鎮域範圍內,上層農民傾向于通過各種炫耀性婚姻消費來顯示他們婚姻的幸福,而中間農民除了盡可能達到自己所在層級的平均水平,以盡可能順利成婚外,還特別嚮往向上層流動。
就目前而言,東部地區農村彩禮普遍在 20 萬∼30 萬元,如
浙江諸暨、上虞一帶普遍在 28 8 萬元,汽車在 15 萬∼30 萬元,
“三金”約三四萬元,住房一般是一套 90 到 120 平方米的房子,
價格在 150 萬∼200 萬元。中西部地區農村,彩禮也在 10 萬元
以上,部分地區如江西鷹潭一帶甚至在 20 萬元以上,”三金”、汽車消費略低於東部地區,而商品房面積差不多,中西部地區縣城的房價約為東部地區縣城房價的 50%∼60%,也就是說,即使是中西部農村農戶,結婚、買房的花費也得在 80 萬∼100 萬元。

媒體評論
作為一個研究中國問題的政治學者,我很忌諱說”中國”。只要聽到有人說”中國”,我就會本能地想:是中國的什麼地方?內部的差異性、不平衡性是中國基本國情,是中國最顯著的特徵。賀雪峰領銜的《東西中國》從中國的差異性切入,分析研究中國不同區域間的經濟、社會、文化問題,把關於中國整體的宏大敘事具體化、深刻化,是一部真正具有專業性的研究當代中國的社會科學著作。
——房寧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