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自傷自戀的精神分析 ISBN:9787559872616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齋藤環 頁數:23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318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躺平」「發瘋」到「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自我diss+不配得感,東亞人被嫌棄的一生——自責的根源在於「想珍重自己」。 不如將自戀化為前進原動力,獻給脆弱一代、宅一代的解毒劑。 這本自助手冊,與我們切身息息相關,兼具專業性和可讀性;是一本溫柔地指出痛處的書,是帶我們安撫珍視負面情緒、更穩定錨定自身的藥方。內容簡介 自戀是我們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情緒,甚至是健康的標誌。承認並培養潛藏在每個人心中的自戀,比淺薄的「自我認同」要好得多。 精神分析學者齋藤環梳理「自戀」概念在心理學中的定義和演變,分析當代年輕人的「點贊成癮」「自我否定」「不配得感」「高自尊低自信」等具體現象,引導我們如何尋找「自我傷害」的根源,開創性地呼籲自戀的重要性。 重新審視「沒用」的自己,尋找健全的自愛方法。作者簡介 齋藤環,1961年出生於日本岩手縣。精神科醫生、批評家、漫畫評論家。現為筑波大學醫學醫療系教授,主要研究青春期、青年期的精神病理和精神病跡學,是日本「蟄居族」治療第一人。曾獲日本病跡學會獎、角川財團學藝獎。著有《不要忽視你的心理世界》(與山登敬之合著)、《社會的蟄居族:永無止境的青春期》《母親控制著女兒的人生——為何「弒母」如此之難?》《為了更好地活下去,所以要讀拉康》《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等。目錄 寫在前面「剩男」的恨意 在自我憎惡中,加速下墜 你痛苦是因為你自己不行? 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繭居者」 發現「自我傷害式自戀」 第一章 自戀是壞事嗎 一直被用作貶義詞的「自戀」 精神分析中的「自戀」 「討厭自己」的精神分析 自我與客體之間的理想關係 家庭之外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高自尊,卻低自信 自我否定是一種尋求認同的呼救 攻擊家人,也是一種自我傷害 總認為「我是個廢物」的人 第二章 從尋求真我,到尋求「點贊」 「討厭自己」是種徹底的否定 戰後日本精神史的演變 非黑即白的「邊緣型人格」 心理學成為潮流 解離,是內心的一種防禦機制 「認同成癮」的時代 工作的原動力,是尋求認同? 是現在的年輕人太脆弱了嗎? 從認同成癮到連接成癮 「人設化」的時代 「社交與認同」成為幸福的條件 負面人設,等同於最粗暴的刻板印象 「新型抑鬱症」的誕生 被浪費化的「天才病」 沉迷「陰謀論」也是一種成癮行為? 第三章 解開過去的詛咒 與其完全克服,不如適度共存 「自我傷害式自戀」的性別差異 母親支配女兒的身體 「否定」和「牢騷」背後的支配欲 「弒母」的困難性 為了解開親子之間的咒縛 第四章 為了培育健康的自戀,我們能做什麼 「自我認同」是自救時抓住的稻草 不克服懦弱,而是坦城地肯定它 起起落落,是人之常情 狂熱團體的洗腦手法 對生命做價值判斷是不可能的 如何處理「我執」 「健康的自戀」是什麼? 我的自戀 自戀即「做自己」的慾望 自己的尊嚴自己來守護 如何緩解「自傷性」 通過開放性對話做修復 寫在最後 正視「自我傷害式自戀」 善待、體諒和同情自己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