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明知及其司法認定 肖敏 陳榮飛 978751979095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刑法中的明知及其司法認定
ISBN:9787519790950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肖敏 陳榮飛
叢書名: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術文庫
頁數:20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29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刑法中的「明知」是犯罪故意不可或缺的內容。明知之「知」需要具備「合規律性」之條件,而明知之「明」則需要具備「相對清楚、具體性」之條件。明知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即對行為自然屬性的認識以及對行為社會屬性的評價(屬廣義上的認識)。其中,對行為自然屬性的認識具體包含對犯罪對象、犯罪手段或方法和犯罪結果的認識,在短縮的行為犯中,還包含對被短縮行為的認識,而對行為社會屬性的認識只能是社會危害性認識。司法實務中認定明知主要有三種途徑:直接證據證明、間接證據證明以及推定明知。

作者簡介

陳榮飛,江西遂川人,法學博士、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南政法大學量刑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博士后,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QUT)訪問學者。主要著作有:《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基本問題研究》(獨著)、《犯罪概念研究》(合著)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犯罪故意認識因素(明知)概述
第一節 情緒情感與認識、意志的關係及其對罪過心理的影響
一、情緒情感及其與認識、意志關係的衍化脈絡
二、情緒情感對罪過心理的影響
第二節 犯罪故意認識因素之刑法規範考察
一、犯罪故意認識因素之域外規範概覽
二、犯罪故意認識因素之國內規範考察及畛域界定
第二章 明知之成立條件及類型辨析
第一節 明知的成立條件
一、「知」之合規律性
二、「明」之相對清楚、具體性
第二節 刑法規範中的「明知」辨析
一、兩種不同類型故意之「明知」辨析
二、刑法總、分則中的「明知」之關係辨析
第三章 對行為自然屬性之明知辨析
第一節 對行為自然屬性明知所應包含要素之確證
一、犯罪主體要件中的相關事實應否為明知之對象辨析
二、犯罪主觀要件中的相關事實應否為明知之對象辨析
三、犯罪客體應否為明知之對象辨析
四、明知對象中所應包含的客觀方面事實確證
第二節 對行為自然屬性認識所應包含因素之剖析
一、對犯罪對象的認識
二、對犯罪手段(或方法)的認識
三、對犯罪結果的認識
四、對構成「被短縮行為」之事實的認識
第四章 對行為社會屬性之明知辨析
第一節 違法性認識之理論紛爭
一、英美法系違法性認識理論概覽及評價
二、大陸法系違法性認識理論概覽及評價
三、我國違法性認識理論概覽及評價
第二節 社會危害性認識確證
一、社會危害性認識之理據
二、對兩種見解的批駁
第三節 社會危害性認識之具體闡釋
一、對犯罪行為社會屬性的評價所包含的具體內容
二、社會危害性認識之判斷標準研析
第五章 明知之司法認定
第一節 明知之直接證據證明
一、直接證據對明知的證明作用
二、直接證據證明明知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二節 明知之間接證據證明
一、間接證據對明知的證明作用
二、間接證據證明明知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節 明知之推定
一、推定概念的界定
二、推定明知之規範詮釋
三、推定明知的典型案例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