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全球化與軟實力競爭 ISBN:9787520738651 出版社:東方 著編譯者:溫鐵軍 何志雄 嚴曉輝 頁數:43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26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梳理金融資本在冷戰後的歷史演變,並闡述中國應對之策略。全球瘟疫蔓延,全球化解體之後很可能出現的是全球產業的重組,變成全球區域化。面對美國的「去中國化」,中國擁有相對比較完整的產業結構,跟美國的產業空心化很不一樣。另一方面中國幅員遼闊,空間廣大,仍然還有在國內進行亞區域整合的條件,比如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成渝經濟區等。同時中國內部大循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鄉村振興,發展綠色經濟。中國農村的集體資源還有很大的整合空間,可以利用「綠色債券」來對應增發貨幣,形成自主的國有金融體系,就可以在即使面對美國主導的SWIFT體系的金融制裁,中國仍然可以相對獨立地維持超大型的經濟體內部的金融化和債券化過程。其次,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還有新基建,完成北斗衛星和5G體系之後,帶動引領性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比如用互聯網創業,工業4 0,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作者簡介 溫鐵軍,祖籍河北昌黎,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先後擔任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鄉村建設中心主任、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農村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福建農林大學海峽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商務部、環保部、國家林業局、國家糧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級政策專家。先後承擔多個國家重大、重點課題,擔任多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項目首席專家。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證書、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CCTV年度經濟人物獎」、「中國環境大使」、「綠色中國年度人物」、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多項榮譽。目錄 「國仁文叢」(Green Thesis)總序序言 金融資本時代的冷戰演變 第一章 導言 一、概述 二、帝國主義就是戰爭 三、從后冷戰對抗性矛盾的演變中了解「軟實力戰爭」的手段 四、「融入論」與針對中國的新「戰略」 五、改出新型國際困境的戰略調整 六、對資本主義歷史階段自在過程的反思 第二章 冷戰背景:金融資本全球化及其歷史演變 一、全球資本主義歷史階段分析 二、資本積累的全球化危機及冷戰演變的客觀規律 三、「不戰而勝」的真實經驗:全球化危機下的金融擴張 四、美國重拾冷戰策略的客觀必然性 第三章 歷史經驗:「老冷戰」的回顧與反思 一、老冷戰起源及「一個世界兩個體系」 二、老冷戰中的新殖民主義宣傳戰 三、毛澤東「三個世界」理論對冷戰的解構 四、從「成本轉嫁論」視角看美國贏得冷戰 五、經濟「非貨幣化」 第四章 演化過程:后冷戰階段的金融資本競爭 一、從冷戰到后冷戰的轉變 二、北約東擴與烏克蘭危機 三、從「中國崩潰論」到「中國威脅論」 四、中國的「化危為機」:從「逆周期」到「跨周期」 五、美國金融霸權在亞洲的幣緣戰略 六、金融資本全球化的制度霸權 第五章 現實問題:21世紀的「軟實力戰爭」 一、中國被納入新戰略對抗的原因 二、美國的金融化困境 三、產業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貿易摩擦 四、重新分割世界的「軟實力戰爭」 第六章 戰略轉型:中國應對「軟實力戰爭」的基礎 一、中美資產債務結構對比分析 二、中美金融制度本質差異及金融化 三、中國當前面臨的局面和形勢 四、中國如何應對 結語 附錄1 當代資本主義體系的內爆 一、南方:新興國家與「破落流氓式發展」(Lumpen Development) 二、三大挑戰:民主、農民問題、生態 附錄2 文明的抉擇一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拯救全人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