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甘苦同食-中國客家鄉村的食物.意義與與現代性 ISBN:9787552044003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著編譯者:歐愛玲 頁數:2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31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已經從三餐不繼的困窘年代走到如今食物富足的幸福年代。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遷,過去幾十年裡,中國農村地區正經歷著深刻的變化,人與食物的關係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本書作者作為一名人類學家,憑藉在廣東梅縣月影塘等客家村落長達二十年田野調查積累的豐富記錄,探討食物在中國農村所扮演的角色,為了解當代中國文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作者簡介 歐愛玲,哈佛大學博士,現為美國明德學院社會人類學系戈登。舒斯特(Gordon Schuster)講席教授,廣東省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客座教授,曾出版《飲水思源:一個中國鄉村的道德話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血汗和麻將:一個海外華人社區的家庭與企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等人類學著作。目錄 叢書弁言中文版序 序 譯者說明 第一章 中國農村食物的價值 第二章 勞動 第三章 記憶 第四章 交流 第五章 道德 第六章 歡宴 結語 相連的世界 附錄A 1949年至改革開放時期梅縣的農業生產變化 附錄B 製備節日大餐 參考文獻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