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明互鑒-古代中西印哲學比較研究 ISBN:9787301354575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姚衛群 叢書名:北京大學人文學科文庫 頁數:3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32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古代西方(希臘等歐洲)哲學、印度哲學、中國哲學的比較研究,對古代中西印哲學史上一系列基礎性的思想概念和理論範疇,進行了梳理和對比分析。作者通過剖析古代印度、中國、西方哲學思想中最基本且具代表性的思想觀念和理論範疇,全面展示了三大哲學傳統在各個哲學領域的豐富內容,並由此分析了三大傳統在同一哲學主題下的相同處與不同點。全書語言精鍊,史料豐富,可以看作是一部介紹中西印傳統哲學的小型百科全書,對於全面了解三大哲學傳統的基本觀念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作者簡介 姚衛群,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外國哲學研究所東方哲學研究室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981年開始執教北京大學至今。開設過佛教導論、印度佛教史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是佛教與東方哲學。出版了《佛學概論》、《佛教般若思想發展源流》、《古印度六派哲學經典》(編譯)、《印度婆羅門教哲學與佛教哲學比較研究》等著作十六部。發表論文二百三十余篇。著作獲得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目錄 第一章 中西印三大哲學傳統發展的差別與特色一、發展方式的顯著差別 二、哲學關注的重點不同 三、資料文獻的保存狀況 第二章 古印度和古希臘哲學的本原論 一、古印度的本原理論 二、古希臘的本原理論 三、比較分析 第三章 古印度與古希臘的辯證思維 一、古印度的辯證思維 二、古希臘的辯證思維 三、比較分析 第四章 古印度的極微論與古希臘的原子論 一、古印度的極微論 二、古希臘的原子論 三、比較分析 第五章 古印度的句義論與古希臘的範疇論 一、古印度的句義論 二、古希臘的範疇論 三、比較分析 第六章 古印度和古希臘的「一多」觀念 一、古印度的「一多」觀念 二、古希臘的「一多」觀念 三、比較分析 第七章 古印度和古希臘的靈魂觀念 一、古印度的靈魂觀念 二、古希臘的靈魂觀念 三、比較分析 第八章 古印度和古希臘的善惡觀念 一、古印度的善惡觀念 二、古希臘的善惡觀念 三、比較分析 第九章 古代印度與歐洲的平等觀念 一、古代印度的平等觀念 二、歐洲經典的平等觀念 三、比較分析 第十章 古代印度和歐洲關於神的觀念 一、古印度關於神的觀念 二、歐洲古代關於神的觀念 三、比較分析 第十一章 古代印度和歐洲的無神思想 一、古代印度的無神思想 二、歐洲經典的無神思想 三、比較分析 第十二章 三大文明古國的「中道」「中庸」和「適中」思想 一、古代印度的「中道」思想 二、古代中國的「中庸」思想 三、古代希臘的「適中」思想 四、比較分析 第十三章 三大文明古國的萬物生成理論 一、古代印度的萬物生成理論 二、古代中國的萬物生成理論 三、古代希臘的萬物生成理論 四、比較分析 第十四章 三大文明古國對人與自然現象分析的異同 一、古代印度對人與自然現象的分析 二、古代中國對人與自然現象的分析 三、古代希臘對人與自然現象的分析 四、比較分析 第十五章 古代中西印哲學的真理觀念 一、古代印度的真理觀念 二、古代中國的真理觀念 三、古代歐洲的真理觀念 四、比較分析 第十六章 古代中西印哲學的「有」「無」觀念 一、古代希臘的「有」「無」觀念 二、古代中國的「有」「無」觀念 三、古代印度的「有」「無」觀念 四、比較分析 第十七章 中西印哲學的「出世」與「入世」觀念 一、古代印度的出入世觀念 二、古代中國的出入世觀念 三、歐洲的出入世觀念 四、比較分析 第十八章 中西印哲學的「心識」觀念 一、古代印度的「心識」觀念 二、古代中國的「心識」觀念 三、歐洲的「心識」觀念 四、比較分析 第十九章 中西印哲學的「慾望」觀念 一、古代印度的「慾望」觀念 二、古代中國的「慾望」觀念 三、歐洲的「慾望」觀念 四、比較分析 第二十章 中西印哲學的「直覺」思維方式 一、古代印度的「直覺」思維方式 二、古代中國的「直覺」思維方式 三、歐洲的「直覺」思維方式 四、比較分析 主要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