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元素發現史 (精) (英)菲利普·鮑爾 978722918535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重慶
NT$7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化學元素發現史 (精)
ISBN:9787229185350
出版社:重慶
著編譯者:(英)菲利普·鮑爾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336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時間順序,以高度視覺化的方式呈現了過去三千年的元素髮現史,系統地介紹了已知118種元素的性質、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態和它們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等各方面的趣味知識。 它向我們展示了人類如何理解萬物的構成,以及化學如何從製造和嬗變物質的試錯工藝發展為理性的現代科學。作為一部視覺歷史,書中使用了從古典時代到原子彈和粒子加速器時代的豐富圖像資源,包括鍊金術文件、肖像、彩色圖表、採礦的木刻畫和照片等,讓讀者在了解知識的同時領略科學與藝術之美。

作者簡介

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牛津大學化學學士、布里斯托爾大學物理學博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員,《化學世界》雜誌董事成員,2019年「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開幕式主持人,BBC「科學的故事」欄目出品人,曾任《自然》期刊編輯二十余年,出版過二十多部科普作品,其中《化學元素髮現史》《牛津通識讀本:分子》《明亮的泥土:顏料發明史》《量子力學,怪也不怪》《水:中國文化的地理密碼》《好奇心:科學何以執念萬物》《如何製造一個人》《預知社會:群體行為的內在法則》《圖案密碼》《〈自然〉百年物理經典》等已有中文版。曾獲得英國科學史協會的丁格爾獎、2005年安萬特科學圖書獎、美國化學學會的詹姆斯·T·格雷迪-詹姆斯·H·斯塔克公共解釋化學獎和英國物理學會的開爾文獎,其作品曾入選 「牛津通識讀本」系列。

目錄

引言
元素周期表
第1章 古典元素
第2章 古董金屬
第3章 鍊金元素
第4章 新金屬
第5章 化學的黃金時代
第6章 電的發現
第7章 輻射時代
第8章 核時代
引文出處
擴展閱讀
譯名對照
圖片來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