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清代雲南詩歌研究 ISBN:9787308247894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董雪蓮 頁數:2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21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考察雲南清代各個時期代表性詩人的基礎上,結合時代背景,以時間為線索,梳理了清代雲南詩歌的發展脈絡和演變軌跡,同時將之置於同時期整個中國詩壇大環境中進行考察、對比和分析,呈現了清代雲南詩歌的整體面貌、特徵和演變規律,對其綜合成就及其在清代中國詩壇的價值、地位和文學史意義給予客觀評價,並首次提出了雲南詩歌在清代完成自身詩學傳統構建的結論。這個詩學傳統本乎學問,關乎世運,以漢魏三唐為宗兼采百家之長,以溫柔敦厚為主旨,以自抒性情為出發點,以厚朴剛健為特徵。作者簡介 董雪蓮,雲南大理人,文學博士,昆明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元明清文學。近年在《明清小說研究》《戲曲藝術》《圖書館論壇》《雲南大學學報》《新疆大學學報》等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出版專著兩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省哲社項目一項,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及重點項目各一項、省哲社重點項目一項。目錄 緒論一、雲南作為一個文化區域的獨特性 二、清代雲南詩歌繁榮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 三、清代雲南詩歌發展概況 第一章 復古之風的綿延:明末清初雲南詩歌 第一節 明末清初遺民詩歌:復古宗向與救世情結 一、以明七子為宗的詩學傾向與主張 二、復古創作中的修正與開拓 第二節 傳統儒學與詩教的回歸 一、「滇南先生」文祖堯與傳統儒學 二、傳統儒學復興下的雲南詩人群體 三、淑世品格與詩歌創作 第三節 「性情」詩學的崛起與初期衍變 一、心系家國命運的「萬古之性情」 二、出處進退的複雜境遇與詩中之多樣性情 三、奮發有為的時代精神轉向 小結 第二章 詩教與性理的書寫空間:清代前期雲南詩歌 第一節 趙士麟與雲南詩壇詩教地位的確立 一、趙士麟的詩教思想 二、趙士麟的詩歌創作 三、趙士麟與康熙前期京師詩壇 四、趙士麟與雲南詩壇 第二節 道、藝雙修:理學語境下的雲南詩歌創作 一、關乎世運的現實精神 二、多樣的語言藝術風格 三、對詩歌抒情本質的充分把握 四、富有情韻的藝術境界 第三節 溫柔敦厚中的個性書寫 一、許賀來的「孤獨」書寫與自我超越 二、張漢的狂傲與率真 三、段昕的山水真性和自由追求 小結 第三章 地方詩學傳統的建構與繼承:清代中期雲南詩歌 第一節 錢灃與乾隆朝詩壇 一、錢灃以「合道」為核心的詩歌主張 二、深厚性情與詩歌創作 三、錢灃與乾隆朝京師詩壇 四、錢灃對雲南詩壇的影響 第二節 《滇南詩略》與雲南詩學傳統的建構 一、雲南詩人地域文學觀念的覺醒 二、袁氏兄弟的詩學思想與《滇南詩略》編纂宗旨 三、《滇南詩略》對雲南詩學傳統的自覺構建 四、《滇南詩略》的後世影響及其詩學傳統的延續 第三節 詩歌家族勃興與詩學傳統的繼承與發揚 一、詩歌家族中的文化和詩學傳承與雲南詩學傳統的固化 二、詩歌家族對地方詩壇的影響 第四節 劉大紳與嘉道雲南詩壇 一、劉大紳的詩之「道」 二、劉大紳的詩歌創作 三、劉大紳與山東詩壇 四、劉大紳與雲南詩壇 小結 第四章 從風雅之變到古典終結:清代晚期的雲南詩歌 第一節 變風變雅的詩歌轉向 一、時代陰霾與詩歌悲秋意境 二、懷才不遇與報國無門的憂憤抒寫 三、民生凋敝和社會動蕩的再現 第二節 宗宋風潮的異軍突起 一、雲南詩壇的宗宋詩人陣容 二、創作內容和風格特點 三、宗宋詩人的成就和影響 第三節 清代雲南詩歌集大成者:朱庭珍 一、海納百川的詩學思想和理論貢獻 二、「詩史」與「心史」合一的創作實踐 三、熔鑄百家的詩歌風格和藝術成就 小結 總結 一、清代雲南詩歌發展演變的特點 二、清代雲南詩歌的文學史意義 三、餘論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