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兆薰日記 (全4冊) 柳兆薰 978755064296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鳳凰
NT$3,05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柳兆薰日記 (全4冊)
ISBN:9787550642966
出版社:鳳凰
著編譯者:柳兆薰
叢書名:晚清珍稀稿本日記
頁數:205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21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柳兆薰手稿《柳兆薰日記》,記載了咸豐九年至光緒十六年間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作者以一名江南鄉紳的視角,真實地記錄並還原了一百多年前江南水鄉的生活。該日記不僅對重大歷史事件記錄詳盡,對日常生活之瑣事,亦無不詳實記錄,從中我們可以依稀感受到晚清江南鄉居生活的日常縮影。日記是瑣碎的,既有鄉鄰、親朋的家長里短,也有太平軍以及當時清軍搶殺擄掠的真實描述;日記也是客觀的,因受眾為寫作者本人,因此其中所記述的均為記錄者的所歷所感,因此相較於書本中的歷史,它更能真實反映記錄者所處的時代特徵;同時日記更是詳盡的、無所不包的真實生活,涉及當時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簡介

柳兆薰(1819-1890),原名兆白,字詠南,一字虞卿,號時安,又號蒔安,晚自號厄道人,亦稱悟因生,吳江蘆墟勝溪(今江蘇蘇州)人。江邑優附貢生試用訓導,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並補行咸豐十一年辛酉科本省鄉試副榜,加捐內閣中書銜,同治九年(1870)七月署丹徒學教諭,同治十年(1871)二月辭官返鄉。柳兆薰工詩文、填詞。柳樹芳次子。柳亞子曾祖父。

目錄

《柳兆薰日記》壹
前言
凡例
咸豐七年(丁巳,1857)
咸豐九年(己未,1859)
咸豐十年(庚申,1860)
咸豐十一年(辛酉,1861)
同治元年(壬戌,1862)
同治二年(癸亥,1863)
同治三年(甲子,1864)
同治四年(乙丑,1865)
同治五年(丙寅,1866)
同治六年(丁卯,1867)
同治七年(戊辰,1868)
同治八年(己巳,1869)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同治十年(辛未,1871)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光緒元年(乙亥,1875)
光緒二年(丙子,1876)
光緒三年(丁丑,1877)
光緒四年(戊寅,1878)
光緒六年(庚辰,1880)
光緒七年(辛巳,1881)
光緒八年(壬午,1882)
光緒九年(癸未,1883)
光緒十年(甲申,1884)
光緒十一年(乙酉,1885)
光緒十二年(丙戌,1886)
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
光緒十四年(戊子,1888)
光緒十五年(己丑,1889)
光緒十六年(庚寅,1890)
《柳兆薰日記》貳
《柳兆薰日記》?
《柳兆薰日記》肆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