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宋代詠史詩研究 ISBN:9787208186460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周小山 頁數:48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218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詠史詩既是中國歷史文化在文學中的延伸表現,更是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詠史詩因題材特殊,天然地具有思想文化含量豐富的特點。宋代是我國歷史上思想文化高度發達、政治形態十分獨特的時代,宋代作家大多是集官員、學者、文人三種角色於一身,不僅是政治上的主角,而且往往有較高的學術成就和文化素養,因此宋代詠史詩的文化品格超邁前代,與政治、思想關聯更多,詠史詩自身的獨特屬性也更為凸顯。 本書以宋代詠史詩為研究對象,對《全宋詩》《全宋詩訂補》進行全面爬羅,深入考辨,建立對宋代詠史詩創作情況的整體關照。在此基礎上,以各個作家的創作實績為依據,在宋代思想文化與文學發展的背景下,以宋代詠史詩的重要作家(尤其是早期階段的作家)為重點,結合作家的人生經歷與思想個性,對其詠史詩的創作情況和特色進行全面系統、重點突出的分析和探討。主要研究的作家有:朱存、徐鉉、宋白、田錫、王禹偁、西昆詩人群、范仲淹、梅堯臣、宋庠、宋祁、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王十朋、陸遊、劉克莊等。在作家專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不同時期詠史詩創作的總體情況,試圖勾勒出宋代詠史詩整體的發展脈絡和演進線索,努力在整體關照下進行重點研究,以重點研究深化整體認識,重點突出,點面結合,最終取得對宋代詠史詩更加深入的認識。作者簡介 周小山,河北遷西人。2005年于河北師範大學獲學士學位,隨即進入南京大學學習,先後師從鞏本棟教授、莫礪鋒教授,獲碩士、博士學位。2013年,進入南京師範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師從潘百齊教授。2016年入職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與文學文獻。近年來,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等科研項目。先後在《古典文獻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等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目錄 緒論 詠史詩與宋代詠史詩一、對「詠史詩」的認識與界定 二、宋代詠史詩的特點 三、宋代詠史詩研究的現狀與不足 四、研究的思路與構想 第一章 尚辭尚意:北宋中前期詠史詩及其宋型化 第一節 五代情貌的流衍 第二節 時代新風的初現 第三節 宋型化的基本完成 小結:北宋中前期詠史詩宋型化的兩條路徑 第二章 三足鼎立:王、蘇、黃的詠史詩及其經典化 第一節 睥睨古今:王安石的詠史詩 第二節 融通儒道:蘇軾的詠史詩 第三節 擿抉深微:黃庭堅的詠史詩 小結:王、蘇、黃詠史詩的經典化 第三章 崇德尚功:王十朋的詠史詩及其理學化 第一節 詠史以資治:王十朋《詠史》組詩對歷代治亂興亡的探討 第二節 崇德而尚功:王十朋詠史詩對道德政治理想的追尋 第三節 文統攝於道統:王十朋詠史詩的文學統系建構 小結:王十朋詠史詩的理學化 第四章 壯士文心:陸遊的詠史詩及其個性化 第一節 尊儒與兼濟:陸遊詠史詩中的信仰和理想 第二節 英雄與忠臣:陸遊詠史詩中的理想人物 第三節 自信與迷惘:陸遊詠史詩中的晚年心境 第四節 想象與塑造:陸遊詠史詩中的歷代作家 小結:陸遊詠史詩的個性化 第五章 雅俗雜糅:劉克莊的詠史詩及其通俗化 第一節 初露鋒芒:劉克莊前期的詠史詩 第二節 大展身手:劉克莊中期的詠史詩 第三節 暮年潦倒:劉克莊後期的詠史詩 小結:劉克莊詠史詩的通俗化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