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土小說史論 丁帆 978710023943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鄉土小說史論
ISBN:978710023943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丁帆
叢書名: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頁數:3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21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對中國鄉土小說首次做出了完整的概念界定,在五四新文學至新時期文學的時間軸上進行歷時性考察,以外部質素(文化、社會、歷史)和內部質素(語詞、形式、問題)為參照系,通過對魯迅、茅盾、廢名、沈從文等作家以及山藥蛋派、荷花澱派等鄉土小說流派的作品進行深入分析,總結了中國鄉土小說的「三畫」(風景畫、風俗畫和風情畫)特徵,釐清了中國鄉土小說的歷史發展脈絡。作者在對中國鄉土小說文本進行深入探討與闡釋的基礎上,剖析了20世紀以來中國現代化轉型過程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狀態,並由此凝練出它所衍生的中國鄉土小說的內涵外延與審美特質,為新時期以來中國鄉土小說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研究範式。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鄉土小說」作為世界性母題的發展輪廓
第二節 「鄉土小說」概念在中國的閾定與蛻變
第三節 「鄉土小說」與「鄉土意識」臨界之辨析
第四節 「地域鄉土」的逃離與「精神返鄉」的情緒
第二章 鄉土小說的開端與發展
第一節 魯迅小說——鄉土小說的被仿模式
第二節 「鄉土小說流派」——文化批判的背反和「異域情調」的饜足以及「再現」和「表現」的融合
第三節 茅盾鄉土短篇小說——一次與其理論的悖反
第四節 從廢名到沈從文——「京派小說」返歸自然的生命體驗和「田園詩」的張揚
第五節 各個作家群落的鄉土小說創作
第三章 鄉土小說的變調
第一節 趙樹理和「山藥蛋派」,孫犁和「荷花澱派」——「鄉土寫實」的「轉型」
第二節 從柳青到浩然——鄉土小說的全面蛻變
第四章 鄉土小說的遞嬗和演進
第一節 從汪曾祺到高曉聲——尋覓「田園詩」和「魯迅風」的蹤跡
第二節 「尋根文學」解構期——鄉土文化小說的遞嬗
第三節 「新寫實主義小說」——生命意識的涌動和敘述方式的蛻變
第四節 新時期文學精神的蛻變對鄉土小說的影響
第五章 鄉土小說的悲劇與喜劇的審美特徵
第一節 魯迅鄉土小說的悲劇精神
第二節 「鄉土小說流派」的古典悲劇精神
第三節 沈從文野性思維對古典悲劇的超越
第四節 趙樹理的喜劇審美特徵和「崇高」美感的濫觴
第五節 鄉土小說悲劇審美觀念的蛻變
第六章 靜態傳統文化與動態現代文化之衝突
第一節 「五四」文化情感能量釋放的負面
第二節 「鄉戀」與懷鄉意識及其負面效應
第三節 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農民式的「造反」情結
第四節 在二律背反中的「眩惑」
第五節 「褻瀆」的反文化意識——《紅蝗》意義的解析
第六節 男性文化視閾的終結——女權主義意識在城鄉小說中的顯現
第七章 鄉土小說創作視角和形式技巧之嬗變
第一節 參照系:「五四」后小說的二元傾向
第二節 新時期鄉土小說中的「復調」意味
第三節 敘述視角轉換的意義與局限
第四節 敘述模態文本(一):鄉土小說範例的分析
第五節 敘述模態文本(二):從城市到鄉土小說範例的分析
再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