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設計欠缺的五堂課 徐敏聰 978730249742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NT$50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設計欠缺的五堂課
ISBN:9787302497424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徐敏聰
頁數:2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19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設計欠缺的五堂課》無意挑戰現有設計行業及設計學院的教育,它的面世,是為了填補許多設計師或許都會忽略的「新質設計力」——市場學、心理學、哲學與設計學交織的新思維方式,使設計師們得到新的啟發,為他們的設計「硬體」時賦予「軟體」的生命力。 三十多年從事室內建築設計、設計教育與諮詢教練的經驗,讓徐敏聰有機會接觸國內外的甲方與設計師,使他認識到與各類甲方溝通合作的共性和特性。他期望通過取長補短,與設計同道共同追求「可持續的職業或企業發展」並「帶來人們喜愛的設計」。 這五堂課如果恰巧能與你產生共鳴,那將是一次美麗的相遇。多年前,徐敏聰曾提出「設計師是心理學家」的觀點,因為好的設計能令人愉悅,治愈人心,而非只是視覺元素的簡單拼貼。 如果你也曾在設計工作中遇到以下的挑戰,這五堂課可以為你找到自我精進的方向。 1 為何你和團隊的創造力難以提升? 2 設計團隊已很努力,為何設計中標的成功率仍未提高? 3 面對市場的顛覆式變革,當今需要什麼樣的設計師? 4 為何甲方的要求難以琢磨,經常顯得如煙似霧? 5 怎樣才能培養設計企業的文化氛圍?為何企業的設計人才經常流失? 本書從設計學、心理學、商業管理、人生哲學及實際應用技巧來剖析設計師經常遇到的障礙,並講解從容應對、成功交付項目的有效方法。

作者簡介

徐敏聰是來自中國香港的室內設計師,從事設計和設計教育已超過30年。他曾是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公司的合伙人,帶領團隊獲得多個國際和國內設計獎項,曾獲得「香港十大設計師」和「亞太十大酒店設計師」的稱號。2021年,他被提名為華語設計領袖。媒體及學生尊稱他為「設計心理學導師」。 徐敏聰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設計學士學位)、澳洲新英倫大學(專業心理輔導碩士學位)。30年來,他受邀在國內外多所知名學府授課和演講,包括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等,並擔任英國朴次茅斯大學、米蘭理工大學和歐洲設計學院等的聯合銜接學位課程導師,教授過的設計師及學生超過15,000人。 他積极參与各類設計活動和論壇,擔任演講者和專家評委。2016年,他參与了CCTV2節目《秘密大改造》第一季的拍攝,通過改善人民英雄的生活環境並帶來驚喜,傳遞了正能量。 他希望繼續為海內外華人設計師提供服務,培養更多有影響力的設計師,為人類帶來更多美的體驗。他通過啟發人心的教練對話和經驗分享,讓多年的工作經驗和人生經驗能持續傳播。

目錄

第一堂 為何你的創造力從未啟動?
01 你對「創造力」感到陌生嗎?
02 世界為何需要「創造力」?
03 什麼是「創造力」的「持續能源」?
04 為什麼你還沒有找到「激情」?
05 不去疏導激情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06 如何尋找「激情」?
1 把「感覺」變成「語言」
2 從「生活點滴」中尋找線索
3 經歷「狂喜」體驗
4 尋找「靈感」中心
5 鑽進「牛角尖」
6 為激情提供「側寫報告」
07 讓「創造力」燃燒吧
第二堂 為何勝利是要做得比好還要好?
01 為什麼中國設計欠缺這一堂課?
02 為什麼要「勝利」?
03 勝利的「標」與「本」
1 勝利的「本」——實踐「激情」變成習慣
2 勝利的「標」——熟悉「內在」技巧
3 勝利的「標」——熟悉「外在」技巧
第三堂 為何設計師會有「死穴」?
01 為何設計院校沒有這一堂課?
02 中國需要怎樣的設計師?
1 設計師需要了解中國市場形勢
2 設計師在中國的未來
03 設計師的「死穴」
1 「死穴」1:財務管理
2 「死穴」2:人力資源管理
3 「死穴」3:制訂「商業模式」
第四堂 如何讀懂中國甲方?
01 了解中國甲方的特性對設計有何作用?
02 為何甲方給人的感覺像是迷霧
1 從「歷史」去認識
2 從「關係」去認識
3 從「面子」去認識
03 怎樣與中國甲方建立信任關係?
方法1:培養「正向心態」
方法2:懂得中國人的「處世模式」
方法3:模糊哲學
方法4:化零為整
方法5:學會選擇
方法6:換位思考
方法7:曲成的智慧
方法8:讀懂「身體語言」
方法9:品牌效應
第五堂 為何「安息」是一種力量?
01 要營造「安息日」
02 要學會「忘卻」
03 要「修心」
04 要建立起跳「平台」
05 要做「哲人」
1 從「人生哲學」到「設計哲學」
2 再到「企業哲學」
3 願景宣言
06 要活出「企業文化」精神
1 什麼是企業文化?
2 企業文化為何被低估?
3 「雙環學習」與「單環學習」
4 設計企業可以怎樣做?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