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兼容與PCB設計-第2版.新形態版 邵小桃 97873026731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電磁兼容與PCB設計-第2版.新形態版
ISBN:9787302673132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邵小桃
頁數:2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12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電磁兼容的基本原理出發,結合PCB設計中經常出現的各類問題,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電磁兼容理論與PCB設計。全書共分為9章,分別介紹了電磁兼容概論、PCB中的電磁兼容、元件與電磁兼容、信號完整性分析、電磁兼容抑制的基本概念、旁路和去耦、阻抗控制和布線、靜電放電抑制的基本概念、電磁兼容標準與測試。同時,本書精心挑選了13個電子資源,拓展、深化課程內容,並設置了9個科技簡介,內容通俗易懂,涉及相關的前沿科技。 本書內容簡潔,概念清楚,深入淺出,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電氣、通信和相關專業本科生的教材,是大學高年級本科生難得的專業技術基礎教材之一,也可作為相關學科教師、科研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進行電磁兼容分析和PCB設計的重要參考書。

作者簡介

邵小桃,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北京市課程思政教學名師,首批國家級一流課程負責人,北京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及教學團隊負責人,「北京市優質本科教材課件」主編,高等學校電磁場教學與教材研究會常務理事。先後榮獲北京交通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我最敬愛的老師」、「課堂教學教風標兵」等多項榮譽。主要研究方向為電磁場與無線通信技術、圖像處理與目標檢測。主持和參加15項科研項目,其中9項為國家級科研項目。作為主編出版8部教材及譯著,發表40餘篇國內外研究論文,獨立設計的兩項技術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目錄

第1章 電磁兼容概論
1 1 電磁兼容與電磁干擾
1 1 1 綜述
1 1 2 電磁干擾與危害
1 1 3 電磁兼容技術的發展
1 1 4 電磁兼容的國際組織
1 1 5 我國電磁兼容技術的發展
1 2 電磁兼容基本概念
1 2 1 電磁兼容中的常用定義
1 2 2 設計中常見的電磁兼容問題
1 2 3 電磁兼容設計規則與設計過程
1 2 4 潛在的電磁干擾/射頻干擾輻射等級
1 3 分析電磁兼容問題的五方面
1 4 電磁干擾及系統設計方法
1 4 1 電磁干擾三要素
1 4 2 如何設計出滿足電磁兼容性標準的系統
1 5 系統級電磁干擾產生的原因
1 6 電磁兼容的單位及換算關係
1 6 1 功率增益
1 6 2 電壓增益
1 6 3 電流增益
1 6 4 電場強度和磁場強度測量的通用單位
1 6 5 單位間的互換
科技簡介1 電磁場對健康的影響
習題
第2章 PCB中的電磁兼容
2 1 PCB設計概念
2 1 1 概述
2 1 2 PCB基本設計構成
2 1 3 高速PCB設計中的問題
2 1 4 PCB設計常用軟體工具
2 2 PCB產生電磁干擾的原因
2 2 1 電磁理論
2 2 2 磁流元與電流元的天線輻射特性
2 2 3 PCB中產生電磁干擾的進一步說明
2 3 差模電流和共模電流
2 3 1 差模模式
2 3 2 共模模式
2 3 3 共模電流與差模電流的比較
2 4 通量消除的概念與方法
2 4 1 通量消除的概念
2 4 2 通量消除的基本方法
科技簡介2 電磁感應
習題
第3章 元件與電磁兼容
3 1 元器件概述
3 1 1 元器件的種類
3 1 2 元器件的組裝技術
3 1 3 表面安裝技術的特點
3 2 無源元件的頻率響應
3 2 1 導線的頻率響應
3 2 2 電阻的頻率響應
3 2 3 電容的頻率響應
3 2 4 電感的頻率響應
3 2 5 變壓器的頻率響應
3 2 6 開關電源的電磁兼容分析
3 3 有源器件與電磁兼容
3 3 1 邊沿速率
3 3 2 元件封裝
3 3 3 接地散熱器
3 3 4 時鐘源的電源濾波
3 3 5 集成電路中的輻射
3 4 元器件的選擇
科技簡介3 超導技術
習題
第4章 信號完整性分析
4 1 信號完整性概述
4 2 傳輸線
4 2 1 傳輸線概述
4 2 2 PCB內傳輸線的等效電路
4 2 3 傳輸線效應
4 3 相對介電常數與傳播速度
4 4 反射和衰減振蕩
4 4 1 反射
4 4 2 衰減振蕩
4 5 地彈
4 6 串擾
4 6 1 串擾及消除
4 6 2 3-W原則
4 7 PCB終端匹配的方法
4 7 1 串聯終端
4 7 2 並聯終端
4 7 3 戴維南網路終端
4 7 4 RC網路終端
4 7 5 二極體網路終端
4 7 6 時鐘走線的終端
4 7 7 分叉線路走線的終端
4 8 電源完整性分析
4 8 1 電源完整性分析概述
4 8 2 同步開關雜訊
4 8 3 電源分配設計
4 9 信號完整性常用設計工具介紹
4 9 1 APSIM軟體介紹
4 9 2 SPECCTRAQuest
4 9 3 ICX
4 9 4 SIwave
4 9 5 Hot-Stage 4
4 9 6 SIA3000信號完整性測試儀
科技簡介4 高功率微波
習題
第5章 電磁兼容抑制的基本概念
5 1 鏡像面
5 1 1 概述
5 1 2 鏡像面的工作原理
5 2 元件間環路面積的控制
5 3 三種主要的接地方法
5 3 1 接地基本概念
5 3 2 接地方法
5 4 分區法和隔離法
5 4 1 分區法
5 4 2 隔離法
科技簡介5 地線與接地電阻
習題
第6章 旁路和去耦
6 1 電容的3個用途
6 1 1 去耦電容
6 1 2 旁路電容
6 1 3 體電容
6 2 電容與諧振
6 2 1 諧振電路
6 2 2 電容的物理特性
6 2 3 電容的諧振特性
6 3 並聯電容器
6 3 1 並聯電容器的工作特性
6 3 2 並聯電容器的計算
6 4 三端電容與穿心電容
6 4 1 三端電容的工作特性
6 4 2 穿心電容的工作特性
6 5 電源層和接地層電容
6 5 1 電源層和接地層的電容
6 5 2 20-H原則
6 6 電容的選擇與放置
6 6 1 電容選擇
6 6 2 去耦電容的選擇
6 6 3 大電容的選擇
6 6 4 電容的放置
科技簡介6 吸波、透波及縮波效應
習題
第7章 阻抗控制和布線
7 1 元件的布局
7 1 1 PCB布局
7 1 2 PCB分層
7 2 阻抗控制
7 2 1 微帶線結構
7 2 2 嵌入式微帶線
7 2 3 單帶狀線結構
7 2 4 雙帶狀線結構
7 2 5 差分微帶線和帶狀線結構
7 2 6 布線考慮
7 2 7 容性負載
7 3 走線長的計算
7 4 PCB的布線要點
7 4 1 布線基本要求
7 4 2 單端布線
7 5 多層板的疊層設計
7 5 1 四層板
7 5 2 六層板
7 5 3 八層板
7 5 4 十層板
科技簡介7 電磁波的極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