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術與應用 吳英 978711176056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機械工業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5G技術與應用
ISBN:9787111760566
出版社:機械工業
著編譯者:吳英
叢書名:華為AIoT技術系列
頁數:17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121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AIoT作為5G重要應用場景的角度出發,首先介紹了AIoT、5G與MEC的相關知識,包括它們的發展背景、概念、體繫結構、工作原理與關鍵技術,並展示了AIoT、5G與MEC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歷程;然後分析了基於EdgeGallery平台開發5G邊緣應用的流程;展望了AIoT、6G與邊緣AI的未來發展。 本書可作為希望了解AIoT、5G或MEC技術的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作為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等專業5G和邊緣計算相關課程的教材。

作者簡介

吳英,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路、物聯網與網路存儲,主持與參加科研項目8項,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教材、譯著共10部。多年來一直從事計算機網路、物聯網導論與軟體編程教學工作;獲天津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

目錄


前言
第1章 AIoT技術概述
1 1 IoT的概念
1 1 1 IoT的發展背景
1 1 2 IoT的定義
1 2 從IoT到AIoT
1 2 1 AIoT的發展背景
1 2 2 AIoT的定義
1 3 AIoT的技術特徵
1 3 1 AIoT「物」的特徵
1 3 2 AIoT「網」的特徵
1 3 3 AIoT「智」的特徵
1 4 AIoT的架構
1 4 1 AIoT架構的研究
1 4 2 AIoT的技術架構
1 4 3 AIoT的層次結構模型
1 5 本章總結
第2章 5G技術概述
2 1 5G的概念
2 1 1 5G產生的背景
2 1 2 5G的發展目標
2 1 3 5G的定義
2 1 4 5G的性能指標
2 1 5 5G的技術特徵
2 2 5G網路的架構
2 2 1 歐盟的METIS架構
2 2 2 NGMN的5G架構
2 2 3 IMT-2020的5G架構
2 2 4 4G與5G架構的區別
2 3 5G接入網技術
2 3 1 無線接入網的發展
2 3 2 基站技術的發展
2 3 3 雲無線接入網
2 4 華為5G應用場景
2 4 1 華為5G白皮書
2 4 2 5G應用場景分析
2 4 3 AIoT與5G的關係
2 5 5G-Advanced的演進
2 5 1 5G-Advanced的發展背景
2 5 2 5G-Advanced的關鍵技術
2 6 本章總結
第3章 MEC技術概述
3 1 邊緣計算的概念
3 1 1 從雲計算到移動雲計算
3 1 2 從邊緣計算到移動邊緣計算
3 1 3 移動邊緣計算的應用場景
3 2 MEC的技術架構
3 2 1 MEC的標準化工作
3 2 2 ETSI的MEC架構
3 2 3 3GPP的MEC架構
3 3 MEC的關鍵技術
3 3 1 虛擬化技術
3 3 2 軟體定義技術
3 3 3 計算卸載技術
3 4 MEC系統的實現
3 4 1 Cloudlet技術
3 4 2 霧計算技術
3 4 3 MEC與Cloudlet、霧計算的對比
3 5 5G網路中的MEC部署
3 5 1 MEC部署的邏輯結構
3 5 2 MEC部署的位置
3 5 3 MEC整體部署策略
3 6 MEC開源平台與軟體
3 6 1 MEC開源平台概述
3 6 2 面向設備側的開源平台
3 6 3 面向邊緣雲的開源平台
3 6 4 「邊-雲」協同的MEC開源平台
3 7 本章總結
第4章 基於MEC的AIoT應用開發
4 1 EdgeGallery的概念
4 1 1 邊緣原生的概念
4 1 2 EdgeGallery簡介
4 1 3 EdgeGallery的技術架構
4 2 EdgeGallery開發的相關技術
4 2 1 Docker技術
4 2 2 Kubernetes技術
4 3 基於EdgeGallery的智能安防應用
4 3 1 應用場景分析
4 3 2 應用設計與實現
4 4 本章總結
第5章 5G與AIoT的未來
5 1 AIoT的技術展望
5 1 1 基於AI的AIoT發展
5 1 2 面向AIoT的AI發展
5 2 6G的技術展望
5 2 1 6G的發展背景
5 2 2 6G的技術特徵
5 2 3 6G性能指標的預期
5 3 邊緣AI技術的展望
5 3 1 邊緣AI的發展背景
5 3 2 邊緣AI的協同模式
5 3 3 邊緣AI的模型設計
5 3 4 邊緣AI技術的研究
5 4 本章總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