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硝化作用 ISBN:9787112264322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貝絲.沃德 丹尼爾.阿爾普 頁數:40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080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過去的15年裡,現代分子生物學方法的使用從根本上提高了我們對硝化過程的理解。本書由硝化領域的權威專家撰寫,全面回顧了與傳統好氧硝化用、厭氧氨氧化以及相關過程有關的微生物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書首先概述了硝化領域的現狀,之後對硝化微生物的四個主要類群進行了介紹,包括傳統的好氧氨氧化細菌、最近發現的好氧氨氧化古菌、厭氧氨氧化菌和亞硝酸鹽氧化細菌。在每一部分,讀者可以了解每一組微生物的生態學、系統發育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的最新信息。此外,還討論了硝化和厭氧氨氧化工藝的最新工業應用。最後,這本書探討了海洋、淡水、土壤和廢水環境中的硝化生態學。 本書通過回顧硝化作用的各個方面,為硝化領域引入了新的參与者,並能使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了解所有最新的觀點。此外,每章末尾的參考資料可以引導讀者了解該領域的主要研究內容。因此,該書可以作為硝化微生物研究的理想專著。目錄 譯者序原著前言 第一篇 綜述 第1章 硝化作用的研究現狀 1 1 氨循環中的硝化作用 1 2 硝化微生物 1 3 硝化作用在過去25年裡的發展 1 4 硝化作用研究的前景 第二篇 氨氧化細菌 第2章 氨氧化細菌: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 2 1 引言 2 2 氨——一種能量源 2 3 氨單加氧? 2 4 羥氨氧化還原? 2 5 中心碳代謝 2 6 生物合成及運輸 2 7 展望 第3章 氨氧化細菌的多樣性及其在環境中的分佈 3 1 引言 3 2 好氧氨氧化細菌的系統發展史和分類學 3 3 好氧氨氧化細菌的環境分佈及生物地理學 3 4 原生和次生演替期間的氨氧化細菌群落 3 5 好氧氨氧化細菌生物地理學的展望 第4章 氨氧化細菌的基因組學及其進化 4 1 引言 4 2 有氧氧化氨生成亞硝酸鹽細菌的基因組學 4 3 硝化作用庫的分子進化 4 4 總結和展望 第5章 異養硝化和硝化細菌反硝化 5 1 引言 5 2 異養硝化作用 5 3 硝化細菌的反硝化作用 5 4 展望 第三篇 氨氧化古菌 第6章 氨氧化古菌的生理學和基因組學 6 1 引言 6 2 生理與超微結構 6 3 氨氧化古菌的基因組分析 6 4 進化 6 5 結論與展望 第7章 氨氧化古菌在自然環境中的分佈和活性 7 1 古菌: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的重要組成 7 2 群體基因組學(宏基因組學) 7 3 氨氧化古菌的多樣性和分佈 7 4 不同環境中氨氧化古菌的活性 7 5 結論 第四篇 厭氧氨氧化(ANAMMOX) 第8章 厭氧氨氧化菌的代謝和基因組學 8 1 引言 8 2 厭氧氨氧化菌的生理學 8 3 厭氧氨氧化菌的細胞生物學 8 4 厭氧氨氧化菌的基因組學 8 5 厭氧氨氧化過程中的生物學及生物能學 8 6 展望 第9章 水生環境中厭氧氨氧化菌的分佈、活性和生態學特性 9 1 引言 9 2 水生生態系統中厭氧氨氧化的生態學意義 9 3 水體沉積物中的厭氧氨氧化反應 9 4 海洋最低含氧區(OMZs)的厭氧氨氧化 9 5 全球底棲和深海中的氮預算 第10章 厭氧氨氧化反應過程的應用 10 1 引言 10 2 生理學 10 3 脫氨過程 10 4 測量與控制 10 5 啟動時間和策略 10 6 可處理的廢水 10 7 描述性術語 10 8 環境影響 10 9 數學模型 10 10 當前發展狀況:實際規模反應器 10 11 展望 第五篇 亞硝酸鹽氧化細菌 第11章 亞硝酸鹽氧化細菌的代謝及基因組學:重點研究純培養和硝化桿菌 11 1 引言 11 2 分類學/系統學 11 3 硝化桿菌基因組 11 4 亞硝酸鹽氧化細菌的超微結構 11 5 生長特徵 11 6 生理和代謝 11 7 異化硝酸鹽還原 11 8 氮同化的生物合成 11 9 碳的儲存和代謝 11 10 亞硝酸鹽氧化細菌和氨氧化細菌共培養時亞硝酸鹽氧化細菌的行為 11 11 結論及啟示 第12章 亞硝酸鹽氧化細菌的多樣性、環境基因組學和生理生態學 12 1 引言 12 2 亞硝酸鹽氧化細菌多樣性和環境分佈 12 3 硝化桿菌和硝化螺旋菌的生理生態學和生態位分離 12 4 「Candidatus Nitrospira defluvii」的環境基因組和全基因分析 第六篇 過程、生態學和生態系統 第13章 海洋中的硝化作用 13 1 引言 13 2 海洋中硝化作用的分佈和速率 13 3 氨氧化細菌和氨氧化古菌 13 4 海洋中的亞硝酸鹽氧化細菌 13 5 海洋中硝化細菌的生理學和生態學 13 6 海洋中的碳、氨通量 13 7 最小含氧區中的氧化亞氨及氦循環 13 8 傳統硝化過程和厭氧氨氧化之間的關係 13 9 未來發展方向 第14章 土壤中硝化菌和硝化作用 14 1 引言 14 2 土壤硝化菌的群落組成 14 3 表面附著 14 4 底物供應 14 5 土壤pH 14 6 土壤結構、異質性和微環境 14 7 溫度和二氧化碳對硝化作用的影響 14 8 硝化作用抑製劑 14 9 當前問題與未來研究 14 10 方法 第15章 內陸水中的硝化作用 15 1 引言 15 2 湖泊中的硝化作用 15 3 溪流和河流中的硝化作用 15 4 淡水中氨氧化細菌的譜系 15 5 湖泊中的譜系分離 15 6 河流中的譜系分離 15 7 結論 第16章 廢水處理中的硝化作用 16 1 引言 16 2 活性污泥系統 16 3 生物膜系統 16 4 建模 16 5 結論與展望 16 6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