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理論與方法 曹澤陽 徐剛 高虹霓 978711813365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國防工業
NT$63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理論與方法
ISBN:9787118133653
出版社:國防工業
著編譯者:曹澤陽 徐剛 高虹霓
頁數:2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01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空地協同是防空作戰的核心問題之一,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在技術層面,都存在著許多需要深入探究的問題。《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理論與方法》主要分為空地協同基礎理論和實現高效空地協同的技術途徑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 )重點介紹了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概念與作用、發展演變、主要任務、特點、規律、要求、內容、方式及運行機制等,並提出了實現高效空地協同的三個前提條件:第二部分(第3∼7章 )重點圍繞這三個前提條件,分別闡述了實現作戰空域劃設、空地信息共享和空地協同行動聯合控制的主要方法與途徑。為便於實踐應用,還給出了空地協同基礎模型和空域時空衝突檢測與消解的基本方法。該書具有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理技融合的特點。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理論與方法》可供空中交通管制、防空指揮信息系統及數據鏈開發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學習使用。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概念與作用
1 1 1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概念
1,1 2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作用
1 2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發展演變
1 3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主要任務
1 4 防空作戰高效空地協同的前提條件
第2章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基本理論
2 1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特點
2 2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規律
2 3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要求
2 4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內容
2 4 1 空域協同
2 4 2 信息協同
2 4 3 火力協同
2 5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方式
2 5 1 計劃協同的方式
2 5 2 臨機協同的方式
2 6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運行機制
2 6 1 空地協同基本關係
2 6 2 空地協同運行流程
2 6 3 協同決策衝突消解
2 6 4 協同兵力動態嵌入與退出
2 7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組織方法
2 7 1 空地協同的基本程序
2 7 2 空地協同的基本方法
第3章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空域劃設技術
3 1 防空作戰空域劃設的依據
3 2 防空作戰空域劃設的基本原則和時空特性
3 2 1 空域劃設的基本原則
3 2 2 空域劃設的時空特性
3 3 防空作戰協同空域的分類
3 3 1 按照飛行管制責任劃分
3 3 2 按照作戰用途劃分
3 4 聯合防空類空域及其劃設
3 5 地面防空類空域及其劃設
3 6 空中交戰類空域及其劃設
3 7 交通管制類空域及其劃設
3 8 限制性空域及其劃設
第4章 基於空地數據鏈支持的空地信息共享技術
4 1 數據鏈系統
4 1 1 數據鏈系統的作用
4 1 2 數據鏈系統的組成
4 1 3 數據鏈系統的類型
4 2 空地數據鏈的任務與要求
4 2 1 空地數據鏈的任務
4 2 2 空地數據鏈的要求
4 3 基於空地數據鏈支持的空地信息網
4 3 1 空地信息網的構成
4 3 2 空地信息網的信息
4 3 3 空地信息共享過程
4 4 空地信息的感知
4 4 1 對敵方目標的協同探測
4 4 2 對己方飛機的協同監視
4 4 3 多源傳感器的資源調度
4 5 空地信息的融合
4 5 1 空地信息融合流程
4 5 2 空地信息融合模式
4 5 3 空地信息融合精度
4 6 空地信息的分發與流轉
4 6 1 情報信息分發
4 6 2 指控信息流轉
4 6 3 協同信息流轉
第5章 基於空戰場管控的空地協同行動聯合控制技術
第6章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基礎模型
第7章 防空作戰空域時空衝突的檢測與消解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人類戰爭史充分表明,作戰協同是聯結諸作戰要素的紐帶,是諸參戰力量最大程度地釋放作戰能量、形成整體作戰效能的關鍵,是達成作戰勝利的基本條件之一。《戰爭領域裡的難題——作戰協同》(劉四海等,2008)一書中指出:作戰協同問題不僅與作戰理論的每一分支都有緊密聯繫,而且是整個作戰理論體系中最複雜、最不易把握的領域。作戰協同的範圍如此廣泛、作用如此重要、關係如此複雜,每一個作戰力量在與其他力量共同作戰時均會涉及,且需要站在各協同作戰力量運用之上從更高的視角去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但這一交叉領域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普遍關注和重視,表現為每一個作戰力量的協同理論大多呈現為作戰原則中的協同要求以及與相關協同力量概略的協同方法等,真正的深層次協同問題既缺乏系統、深入的理論層面研究,也缺乏對協同行動的指導性,更難與如何達成高效、精確、自主協同的技術解決途徑精準對接,使得作戰協同成為戰爭領域裡一個既十分重要但又沒有系統解決的作戰難題。
聯合作戰的本質是協同,防空作戰由於參戰力量多元,作戰地域廣闊,時空轉換迅速,指揮關係交錯,作戰協同十分複雜,其集中體現在防空作戰中的空地協同。由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發展演變可以看出,軍事技術進步、防空武器裝備發展以及指揮協同手段變革三者共同的激勵,持續驅動空地協同實踐與理論的發展演進。德國著名物理學家赫爾曼 哈肯(Hermann Haken)的協同理論認為”協同促成有序”,進而產生強大的系統協同效應。空地協同可達成諸多防空作戰力量間無縫銜接和體系融合,實現防空作戰順暢高效,提升防空作戰的體系效能,而傳統的概略指揮、粗放式空地協同顯然不能適應信息化戰爭防空作戰之需要,已成為防空作戰體系效能發揮的主要瓶頸之一。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理論與方法是防空作戰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防空作戰籌劃與指揮控制活動的基本遵循,對防空作戰實踐的深入推進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本書總體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 )是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基礎理論,第二部分(第3∼7章 )是防空作戰高效空地協同的主要實現途徑與技術。其中,第一部分界定了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概念、構成要素與地位作用,梳理總結了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四個發展演變階段,提出了空地協同的主要任務和實施高效空地協同的三個前提條件,剖析了空地協同的特點、規律,深入探討了空地協同在空域、信息和火力三個方面的典型協同模式,歸納了空地協同方式、運行機制及其組織方法;第二部分重點圍繞實現防空作戰高效空地協同提出的三個前提條件,分別探討了作戰空域劃設技術、空地信息共享技術和空地協同行動聯合控制技術的具體實現方法。其中,第1個前提條件——作戰空域劃設(第3章 ),給出了空域劃設的依據、原則和特點,分別提出了聯合防空類、地面防空類、空中交戰類、交通管制類和限制性空域的種類及其劃設方法;第2個前提條件——基於空地數據鏈支持的空地信息共享(第4章 ),在簡要介紹了數據鏈系統及其任務、要求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基於數據鏈支持的空地信息網構建以及空地信息感知、融合、分發與流轉的方法;第3個前提條件——基於空戰場管控的空地協同行動聯合控制(第5章 ),介紹了空戰場管控的基本任務,重點分析了空戰場管控系統、管控通行規則、管控方式及空戰場高效管控的支撐條件。在上述基礎上,給出了涉及防空作戰空地協同的部分計算模型(第6章 ),包括空域規劃、空地信息協同、火力協同運用以及協同兵力動態嵌入/退出控制等常用模型。此外,空戰場管控中一個十分關鍵的技術問題——空域時空衝突的檢測與消解單列一章 (第7章 ),作為第5章 內容的延續,主要參考外軍衝突檢測與消解的相關理論與經驗,提出了基於地理坐標的通用立體方格參考系統,並分別給出了計劃協同階段、臨機協同階段空域衝突預先與實時檢測、消解的方法。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機械化戰爭時代依託半自動化指揮甚至手工指揮手段而演變發展起來的傳統協同理論體系,在面對具有智能化特徵的信息化戰爭所湧現出的”網絡中心戰”“多域作戰”“馬賽克戰”“雲作戰”等諸多新的作戰概念時,由於協同效率低下而難以適應。美國海軍的”協同交戰能力”(CEC)系統是”網絡中心戰”在防空領域的一個典型應用範例,其既有作戰概念的引領,又有具體的技術實現途徑。借鑒外軍成功的理論與實踐經驗,新的時代背景下防空作戰空地協同要實現嬗變,不僅需要空地協同作戰理論的發展與引領,更需要空地協同關鍵技術的集成、創新與實踐。本書作者多年來一直關注並研究這一領域,力圖在空地協同理論方面有所推進,同時更注重如何在軍事理論與協同技術之間搭起一座橋樑,以達到理技融合、戰技結合的撰寫初衷。
本書共7章,第1、2章 由曹澤陽撰寫,第3、7章 由徐剛、王久一撰寫,第4章 由孫文撰寫,第5、6章 由高虹霓、徐剛撰寫,全書由曹澤陽進行統稿。在本書撰寫過程中參考和引用了許多專家學者的公開學術研究成果,尤其在協同技術領域的不少文獻對我們啟發頗多並反哺於空地協同理論的研究,借此對相關文獻作者的創新性勞動表示誠摯的感謝。
防空作戰空地協同涉及的內容、領域極其廣泛,作者的研究視角也有較大的局限性,對某些新問題的觀點表述不一定十分恰當和準確,真誠希望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