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8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事糾紛的訴訟解決機制研究-以構建和諧社會為背景的分析 ISBN:9787565332623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著編譯者:喬欣 叢書名:新時代訴訟法學創新文庫 頁數:4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055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作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民事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的結項成果之一,喬欣主編卞建林總主編的《民事糾紛的訴訟解決機制研究--以構建和諧社會為背景的分析/新時代訴訟法學創新文庫》以構建和諧社會為主線,以公證、民事訴訟和民事執行制度為內容,從和諧社會的基本原理出發,通過三個不同側面探討了民事紛的預防、民事糾紛的訴訟解決和執行保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意義和價值,以及不同機制的理論與實務問題及其完善。本著作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和諧社會的思想與民事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從和諧社會的歷史考察出發,分析了當代和諧社會的新內涵,探討了在和諧社會中民事訴訟等作為糾紛預防及解決機制的價值。 第二部分:民事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理論與實踐,重點對民事訴訟的理論與制度進行了研究,探討了和諧社會背景下我國民事訴訟程序的修正與完善。 第三部分:公證的屏障作用與民事執行的保證功能,對預防糾紛第一道防線的公證制度和保障民事糾紛得以最終解決的民事執行制度進行了探討。作者簡介 喬欣,女,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民訴研究所教授,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教授,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院兼職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執行行為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主要仲裁法學著作有《仲裁權論》、《比較商事仲裁》、《和諧文化理念視角下的中國仲裁製度研究》、《仲裁法理論與適用》等;在《中國法學》、《政法論壇》、《法律科學》、《訴訟法學研究》、《澳門理工學報》等刊物上發表仲裁論文數十篇,並多次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民事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主持人,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課題「中國仲裁製度的完善與和諧社會的構建」主持人;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中心組織編寫的《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仲裁部分撰寫人。目錄 和諧社會的思想與民事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第一章 和諧社會理論的歷史考察 一、中國古代思想家的和諧理論 二、西方思想家的和諧理論 第二章 當代中國和諧社會的新內涵 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 二、和諧社會的法治理念:以人為本 第三章 和諧社會的利益關係與民事訴訟糾紛解決機制 一、當前我國社會利益關係的特點 二、和諧社會法治的特徵 三、和諧社會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民事訴訟糾紛 解決機制 民事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理論與實踐 第四章 民事訴訟理論與制度的探討 一、民事訴訟價值論 二、關於陪審制度 三、調解優先原則 四、管轄權異議制度 五、民事證據法功能的再定位 六、我國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真實陳述義務之重構 第五章 我國民事訴訟程序的修正與完善 一、審前準備程序 二、民事起訴狀的功能轉型與內容再造 三、民事公益訴訟程序 四、惡意訴訟的規制 五、股東代位訴訟 六、言詞原則在二審程序中的發展趨勢及啟示 公證的屏障作用與民事執行的保證功能 第六章 預防糾紛的第一道防線——公證的屏障作用 一、公證對證明內容的真實性有較高的證明標準 二、遺囑、繼承和夫妻財產協議公證 三、公證債權文書 第七章 民事執行制度的保證功能及其完善 一、和諧社會的構建對民事執行制度的總體要求 二、民事執行制度在和諧社會構建巾的作用 三、以構建和諧社會為背景的民事執行制度的完善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