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7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社會支持機制研究 ISBN:9787565329050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著編譯者:王貞會 等 著 卞建林 編 叢書名:轉型期訴訟法學創新文庫 頁數:2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05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由王貞會等著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社會支持機制研究》對我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體系進行了整體性概覽,對我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發展歷史、理念基礎和原則體系等內容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歸納整理,搭建起我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框架和結構。並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五項特殊司法制度:非羈押強制措施、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社會調查制度、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和犯罪記錄封存制度中的社會參与機制進行了專題研究。作者簡介 王貞會,「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副教授,法學博士、政治學博士后。獲第四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首屆兩岸四地思源人文社會科學博士論文獎法律首獎。著有《羈押替代性措施改革與完善》《羈押替代性措施研究》,在《法學研究》《政法論壇》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四十余篇。2010年和2013年赴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和美國維拉司法研究所研修。目錄 前言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概述 一、我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發展沿革 (一)恤幼思想與古代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二)新中國成立前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三)新中國成立后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理論基礎 (一)兒童福利理論 (二)國家親權理論 (三)恢復性司法理論 (四)社會參与理論 (五)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三、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方針與原則 (一)教育感化挽救方針與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 (二)權益特別保護原則 (三)辦案組織專業化原則 (四)審前非羈押原則 (五)分案處理原則 (六)強制辯護原則 (七)審理不公開原則 四、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二元考量 (一)執行法律與落實政策之互動 (二)司法保護與政府保護、社會保護一體化 (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護與未成年被害人保護之並重 第二章 非羈押強制措施社會管護機制 一、非羈押強制措施之釋義 二、非羈押強制措施社會管護機制的重要意義 (一)符合人權保障理念的要求,可以有效降低審前 羈押率,更好地保障涉罪人員的合法權益, 有利於實現程序公正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符合社會控制理論和社會參与原則的要求, 有利於對他們的再社會化和防止重新犯罪 (三)符合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要求,同時刑事訴訟法 和有關司法解釋對未成年人的規定為建立非羈押 強制措施的社會管護機制奠定了立法基礎 (四)符合訴訟效率價值的要求,可以在保障人權的 同時協助辦案機關對涉罪人員進行有效監管和 幫教,降低司法成本,節約司法資源 三、英美法系保釋制度的社會支持 四、非羈押強制措施社會管護的實踐調查 (一)上海市社會觀護體系 (二)無錫市管護教育基地 (三)其他實踐模式 五、非羈押強制措施社會管護的完善 (一)管護基地的性質和職能定位 (二)管護基地與辦案機關的關係 (三)管護基地權利和義務的平衡 (四)社會管護的風險評估 (五)對被管護對象的監管、幫教方式 (六)對被管護對象的技能培訓與心理輔導 (七)與辦案機關業務考評機制的協調 第三章 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 一、合適成年人到場之釋義 二、合適成年人到場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於充分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二)有助於改善辦案人員的訊問和審判方式 (三)有助於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合適成年人到場的實踐調查 (一)合適成年人到場的具體職責 (二)合適成年人的來源與資格 (三)合適成年人的選擇與確定 (四)合適成年人到場的程序 四、合適成年人到場的實踐問題 (一)合適成年人參與缺少有效手段,難以實際發揮 到場作用 (二)合適成年人定位不清,權益保護職責被虛置和 形式化 (三)合適成年人的選任、管理、考核和培訓機制 不完善 五、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的完善 (一)明確合適成年人的訴訟地位、職責及相應的 訴訟權利和義務 (二)建立專業化的合適成年人隊伍,完善對合適 成年人的管理制度 (三)完善合適成年人參與案件的步驟和程序 (四)明確合適成年人不到場獲取口供的證據效力 問題 第四章 社會調查中的社工參与機制 一、社會調查之釋義 二、社工參与社會調查的理論基礎 三、社會調查的三種實踐模式 (一)辦案機關調查模式 (二)司法行政部門調查模式 (三)社工調查模式 四、社會調查中社工參与機制的完善 (一)社工參与調查的重要意義 (二)社工參与調查的原則 (三)社工在社會調查中的角色 (四)社會調查的內容 (五)社會調查的實施 第五章 附條件不起訴的社會考察幫教機制 一、附條件不起訴之釋義 (一)附條件不起訴的適用條件 (二)附條件不起訴的適用程序 (三)附條件不起訴的監督考察 (四)附條件不起訴的救濟方式 (五)附條件不起訴與相對不起訴 二、附條件不起訴的理論基礎 (一)符合起訴便宜主義 (二)符合訴訟謙抑理念 (三)符合訴訟效率原則 (四)符合國際普遍做法 三、附條件不起訴監督考察存在的問題 (一)監督考察主體單一、力量有限,缺乏專業性的 幫教考察措施 (二)考察條件設置較為籠統,可操作性不強 (三)考察方式不明確,實際效果不佳、流於形式 四、附條件不起訴社會考察幫教機制的完善 (一)藉助社區矯正,銜接配合運用 (二)構建社會管護基地,藉助管護機制來實現監督 考察 (三)指定特定的考察地點或場所 (四)將專業機構引入考察幫教 第六章 犯罪記錄封存的社會銜接機制 一、犯罪記錄封存之釋義 二、犯罪記錄封存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於消除未成年人的犯罪標籤心理,防止 再犯 (二)有利於保證未成年人上學或就業 (三)有利於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