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8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017年新型網絡犯罪研究報告 ISBN:9787565332111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著編譯者:曹詩權 編 頁數:1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04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網絡恐怖主義犯罪呈現出組織能力加強、恐怖活動趨於專業化和去中心化、防範預測難度加大等發展趨勢。在應對策略上,我國的相關立法要進一步完善,在法律上明確建立從預防到打擊整個環節的責任追究制度。」1月27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網絡空間安全與法治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協創中心)在京舉行年會,並發佈《2017年新型網絡犯罪研究報告》,呼籲進一步出臺與網絡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相關的配套規定,對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提出更細化的要求和標準,規定責任人負責制,同時在執法領域明確監督及定期檢查、應急處置等內容。當前,國際社會圍繞網絡空間資源利用與治理的控制權、話語權爭奪日益激烈。報告指出,我國要掌握網絡空間主控權,必須依靠法治,高站位地建設網絡法治、推進網絡法治,強化網絡安全審查制度,強化網絡安全標準化和認證認可工作。報告由「傳統犯罪的網絡化發展」「網絡恐怖主義犯罪的新趨勢」「網絡虛擬財產犯罪新發展」「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趨勢與對策」「中國技術勒索的現狀趨勢及對策」等六大部分組成。報告認為,從整體構成來看,我國網絡法治體系建設嚴重滯後於社會現實和發展需要,空白領域日益增大,法律缺憾日益突出,成為網絡空間安全治理的明顯「短板」。一是應急性立法多,長遠規劃不足,已出臺的網絡規範多數屬於應勢性、專項性行政法規、解釋意見或部門規章,時局性、針對性、功利性、短期政策性效用取向明顯,法治應有的系統性、協調性、整合性、嚴密性不夠;二是規範效力位階不高,多為部門規章,法律法規數量偏少。例如,電子商務、電子支付、跨界數據流動、互聯網監管體制等重要領域,均欠缺整合統一的核心規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