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文體翻譯研究 劉金龍 978731326787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應用文體翻譯研究
ISBN:978731326787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
著編譯者:劉金龍
頁數:2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939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劉金龍,男,1979年生,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翻譯專業教學團隊負責人。本書主要聚焦應用文體翻譯研究,首先對應用翻譯進行定義,闡述應用翻譯的基本特徵,指出應用翻譯研究中的幾個重要課題;然後對外宣翻譯、旅遊翻譯、旅遊翻譯和新聞翻譯等四種應用文體進行專題研究。本書不囿於一般寫法,不是旨在做到面面俱到的探討,而是聚焦在每種文體中的幾個方面,讓讀者從另一個側面瞭解應用文體的特徵及其翻譯。本書適合於從事應用翻譯的教科研師生和從業人員學習。

作者簡介
劉金龍,文學博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應用翻譯、翻譯批評與翻譯史。在《外國語》《中國翻譯》《中國科技翻譯》《上海翻譯》《山東外語教學》等各類雜誌發表論文(含合作)近100篇,其中CSSCI、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0篇。出版學術著作1部、編著4部、譯著4部,主編或參編教材11部(套)。主持在研和已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上海市教委教學建設項目等各類項目14項。

目錄

第1章 應用翻譯概述
1 1 定義與特徵
1 2 應用翻譯的理論研究
第2章 科技文體翻譯
2 1 科技英語中的積極修辭與翻譯
2 2 科技英語中的消極修辭與翻譯
2 3 科技英語中的美學藝術與翻譯
2 4 科技英語中的模糊美學與翻譯
第3章 旅遊文體翻譯
3 1 旅遊翻譯概說
3 2 旅遊翻譯中的思維轉換
3 3 旅遊翻譯的原則
3 4 旅遊翻譯的策略
3 5 旅遊翻譯實踐個案研究:以地方特色文化外譯為例
第4章 新聞文體翻譯
4 1 英語新聞標題中的修辭與翻譯
4 2 英語新聞編輯推薦
中的修辭與翻譯
4 3 漢語報刊新詞與翻譯策略
4 4 新聞翻譯中的”變譯”與誤譯
附錄1 應用翻譯:教學與研究——方夢之教授訪談錄
附錄2 應用翻譯研究的理論化與體系化——《應用翻譯研究:原理、策略與技巧》評述
附錄3 我國的應用翻譯研究:回顧與展望——基於《上海翻譯》(2003-2010)的語料分析
參考文獻
索引

前言/序言
在全球化語境下,應用翻譯異軍突起。隨著綜合實力的日益增強,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程度日益加深,應用翻譯在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等各個領域發揮的作用愈發重要。
謝天振教授曾在《中西翻譯簡史》一書中根據歷史上主流翻譯對象的變化,結合人類對翻譯活動認識的發展以及翻譯在各歷史階段社會中所佔據的地位和產生的影響,嘗試把中西翻譯發展史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以宗教文獻為主要翻譯對象的宗教翻譯階段;二是以文學(也包括一定的社科)經典名著為主要翻譯對象的文學翻譯階段;三是以實用文獻為主要翻譯對象的非文學翻譯階段。其中,第三階段的實用文獻翻譯把翻譯帶入了職業翻譯時代,為傳統的翻譯理念注入了不同于建立在宗教文獻翻譯和文學翻譯基礎上的翻譯新理念,同時也促進了當代翻譯事業的進一步繁榮(謝天振,2010:19)。這裡的實用文獻翻譯即指應用翻譯,也被稱為非文學翻譯。
近年來,無論是應用翻譯實踐,還是應用翻譯(理論)研究,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在應用翻譯實踐方面,據《2020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發展報告》,全球語言服務產值保持了良好的持續增長勢頭,2019年總產值為496億美元,相比2018年增速達6 62%,增長30 8億美元;此外,位列全球前100的語言服務企業增速達20 08%,全球語言服務行業在過去11年的平均年增長率為7 76%。而在2019年,中國含有語言服務的在營企業403,095家,語言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在營企業8,928家,總產值為384億元,年增長3 2%。實際上,語言服務行業中幾乎全部為應用翻譯。由此觀之,應用翻譯活動貫穿于涉外經濟活動的始終,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力量,並成為一個新興的文化產業和知識產業。任何翻譯實踐都離不開理論方法的指導,應用翻譯也不應僅僅停留在”技”的層面,而忽視”道”的作用,理想的狀態是”技”與”道”的融通。
實用文獻翻譯的繁榮,也帶動了對非文學翻譯的理論研究,並對建立在宗教典籍翻譯和文學翻譯基礎上的傳統譯論帶來一定的衝擊。但由於我國的實用文獻翻譯的繁榮比西方晚了將近30年,其翻譯研究還不太成熟,較多著作關注的還是非文學翻譯的史料整理與技巧介紹,而鮮有創新性的理論突破。因此,如何構建符合新世紀翻譯發展現實的翻譯理論,也是擺在我國廣大翻譯研究者和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謝天振等,2010:42)
實際上,以方夢之教授為代表的不少學者敏銳地觀察到應用翻譯理論與實踐的關係,提出應用翻譯(理論)研究迫在眉睫,並於2003年倡導並發起了首屆全國應用翻譯研討會。2003年9月18-21日,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和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聯合主辦了這次會議。這是一次論題相對集中的高質量學術會議。時任中國譯協常務副會長的林戊蓀先生在開幕詞中高瞻遠矚地指出,這次會議是一個里程碑,標誌著我國應用翻譯研究開始深入研究。結果不出他所料,應用翻譯研究回應社會需要,逐年有所進展。”從2003年至2019年的17年間,8次會議一步一個臺階,結合我國國情,把應用翻譯研究從泛泛的理論探討和實踐經驗總結推向建構理論體系、改善翻譯教學和促進語言服務之道,提升了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的高度。”(方夢之,2019:前言)
目前,在應用翻譯(理論)研究方面,眾多學術論文相繼發表,一些標誌性學術著作陸續出版,如賈文波的《應用翻譯功能論》(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張沉香的《功能目的理論與應用翻譯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方夢之的《應用翻譯研究:原理、策略與技巧》(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2019年修訂版)、陳建平等的《應用翻譯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黃忠廉、方夢之和李亞舒等著的《應用翻譯學》(國防工業出版社,2013)、呂和發和李巍的《應用創意翻譯研究》(國防工業出版社,2014)、喻珊的《多元化視角的現代應用翻譯理論研究與實踐》(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8)等。此外,一些書名中未出現”應用翻譯”字眼但內容卻是研究應用翻譯的著作,數量也不在少數。隨之,我國第一個以”應用翻譯”立名的譯學叢書”應用翻譯理論與教學文庫”誕生,順應了譯事的發展和學科的成長。方夢之教授是我國應用翻譯研究的領軍人物,他曾對我國的應用翻譯歷史與現狀進行了綜述研究,從多個維度深入系統地鉤沉了我國應用翻譯的歷史脈絡,展現了其發展現狀。首先,方夢之回顧了應用翻譯歷史,概述了歷代的科學翻譯、民國時期的應用翻譯和1949年後(分為1949-1966年、1966-1976年和1978年後三個階段)的應用翻譯情況。其次,他論述了翻譯與我國近代科學的關係,主要是從西學的本土化和應用翻譯的影響兩方面展開。再次,他回顧了當代應用翻譯研究的情況,主要從創辦學刊、交流學術、發表論著和研究理路等四個方面回顧了近40年來應用翻譯的研究發展狀況。最後,他闡述了新時期的翻譯情況,包括翻譯教學的層次、翻譯教學的發展和翻譯教學的方法三個方面。經過系統的文獻耙梳和嚴謹的分析後,他指出:
古代的科學翻譯隨佛經翻譯夾帶而來,間或有之,零星分散,不成規模;直至明末清初,有識之士始有醒悟,促成西學東漸。及至清末民初各地陸續出現專業翻譯機構,有組織、有計劃的科技翻譯才逐漸開始。到了民國,更有不少負笈重洋、學成歸國的學子加入翻譯隊伍,翻譯門類和翻譯量遠超歷史,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翻譯事業。解放後翻譯事業雖有起落,但更趨向好,規模空前。(方夢之,2019:350)
方夢之的總結是準確的、到位的,他的系統梳理無疑讓我們對我國應用翻譯的歷史與現狀有了清晰的認識,也為我國的應用翻譯研究指明了方向。
筆者與應用翻譯研究的結緣始於2003年在上海大學召開的首屆全國應用翻譯研討會。當時,筆者還是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在讀研究生,頗有近水樓臺之感,有幸參會並聆聽各位專家的高論。這是筆者人生第一次參加翻譯學術研討會,這次參會不僅開闊了筆者的學術視野,也讓筆者萌生了從事應用翻譯研究的念頭。
筆者參加工作後,致力於應用翻譯研究,申請的第一個項目為上海高校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項目”應用翻譯理論與批評研究”,側重于應用翻譯理論和旅遊文本翻譯研究;後來,又對新聞文本、科技文本和商務文本的翻譯產生濃厚興趣,並對其進行了持續深入研究,直到如今。近年來,隨著教學和學科建設的需要,儘管筆者的研究興趣有所擴展,但應用翻譯仍然是筆者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和領域,興趣和熱忱不減。
鑒於此,筆者不揣淺陋,根據自己多年積累的教學資料,結合應用翻譯教學、應用翻譯實踐與研究成果,獨立完成了本書的撰寫工作。一方面,該書是對已有研究進行一番階段性的梳理總結,進一步明確筆者應用翻譯的後續研究;另一方面也希望就筆者在應用翻譯研究領域所取得的一點成績與讀者進行分享,讓讀者對應用翻譯有個更加深入的瞭解。
本著作主體內容包括”應用翻譯概述”“科技文體翻譯”“旅遊文體翻譯”和”新聞文體翻譯”。本書聚焦科技、新聞和旅遊三種常用且非常重要的應用文體文本,摒棄對其翻譯進行方方面面的研究思路和視角,而是針對當前翻譯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或薄弱環節,針對這三種應用文體的文本特徵,取英漢對比、美學和修辭研究視角,有針對性地探討了科技、新聞和旅遊三種應用文體翻譯研究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書在探討應用文體時論及翻譯,在研究翻譯時論及文體,注意吸收相關領域國內外的新研究成果。理論闡述與例證分析緊密結合,既考慮到面又照顧到點,點面結合,使整個研究系統深入,該研究思路和方法將使應用文體翻譯研究日臻完善,有助於提高譯者的翻譯能力和譯作的翻譯質量;同時,也對應用翻譯人才培養具有指導作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