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媒介時代的藝術與審美-施旭升自選集 ISBN:9787565737282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著編譯者:施旭升 叢書名:中傳學者文庫 頁數:25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907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于媒介時代藝術與審美的精神特質的探討。其依據在於:一方面,藝術媒介的價值和意義得以凸顯,傳統的詩意、格調,都需要在媒介的視野中重新加以審視;另一方面,以意象體驗為核心的藝術世界,在從傳統到現代的媒介轉換中,新的技術手段、表現方法及審美境界不斷得以開掘。本書收錄的文章大多是在這樣的學術背景下展開討論,涉及「當代藝術的意象化追求」「戲劇藝術的本體特質與精神原型」「時空體與劇場審美」「觀劇體驗與明星現象」「藝術體制與媒介傳播」以及對於中國現代藝術史的反思等,進而在諸多藝術專題領域進行了研究。作者簡介 施旭升,文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獨立主持和參与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出版專著《藝術之維》(2001)、《藝術創造動力論》(2002)、《中國戲曲審美文化論》(2003)、《中國現代戲劇重大現象研究》(2004)、《戲劇藝術原理》(2006)、《廣播電視藝術學通論》(2010)、《藝術即意象》(2013)、《戲曲文化學》(2015)、《情境與意象》(2017)、《電視敘事文化學》(2019)等;主編《藝術文化評論》《中外藝術關鍵詞》;在境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譯)文150餘篇。曾獲國家廣電總局科研成果(文科著作類)一等獎等。目錄 追尋現代詩意——當代藝術的意象化追求情境抑或意象:戲劇藝術的本體之辨——從譚霈生《論戲劇性》及《戲劇本體論》談起 儀式·節日·狂歡——戲劇藝術的精神原型 論戲劇藝術「時空體」的美學特質 從「劇場性」到「在場性」——論戲劇本體與媒介傳播 鏡像與沉浸:觀劇體驗的審美社會學分析 媒體製造與慾望消費——「明星現象」的媒介審美文化批判 論「五四」思想譜系與戲劇精神 靈魂苦悶與思想求索——從曹禺的精神歷程看其藝術初心 論20世紀戲曲新編創作的歷史與範式——兼及新時期以來關於「現代戲曲」的論爭 「新編」創作與百年「戲改」 梅蘭芳與中國古典戲曲美學的終結——兼與鄒元江教授商榷 「梅蘭芳現象」與20世紀中國戲曲新美學 論戲曲現代化的內在矛盾與理路——兼談張曼君戲曲導演實踐的「本體自覺」 構建「戲劇與影視學」的話語邏輯與知識體系——「大戲劇觀」視域下的「戲劇與影視學」學科建設漫議 交互展示與沉浸體驗——博物館與戲曲傳承 論當代中國藝術體制諸問題——以中國的戲曲與電影為例 走向藝術理論研究的「第五維」——藝術傳播學學科建設芻議 數字媒介時代藝術學理論的使命與擔當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