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縣農地產權研究 (1930-1950) 董建波 978757605017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NT$7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浙江杭縣農地產權研究 (1930-1950)
ISBN:9787576050172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董建波
頁數:4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996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梳理、統計並解讀新發現的地籍冊和地價冊,「還原」20世紀30—40年代杭縣地權配置的實態,論證地權集中與分散兩種相反趨勢相互作用並構成制約地權配置的動態穩定機制。建立包括農地產權、土地市場、區域經濟、社會變遷在內的整體分析框架,分析農地利用方式、農產和農地價格波動、地權交易的微觀經濟行為、土地制度和法律變革對地權變動的制約,探討經濟結構區域差異、農村經濟商業化、社會階層結構等對地杈轉移的作用,強調區域社會經濟結構對地杈配置的長期影響。

作者簡介

董建波,1967年10月出生,河南省澠池縣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近代中國社會經濟史、江南區域史、歷史社會學理論與方法。著有《近代江南農村經濟研究》(與李學昌教授合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塘棲:一個江南市鎮的社會經濟變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史學田野調查:方法與實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版)、《20世紀江淅滬農村社會變遷中的文化演進》(與李學昌教授合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等。

目錄

導言
一、研究綜述
二、主要內容
三、相關文獻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權變動:態勢與機制
第一節 地權變動的基本趨勢
一、整體趨勢分析
二、農地面積增加的農戶分析
三、農地面積減少的農戶分析
第二節 地權變動的機制
一、地權增加的雙重機制
二、地權減少的雙重機制
三、地權結構的穩定機制
小結
第二章 地權變動與農業結構
第一節 農業結構的區域差異
一、稻-桑-棉-麻區農業結構
二、稻-桑-果區農業結構
三、稻-柴-竹區農業結構
第二節 地權變動的區域差異
一、由基尼係數觀察地權配置
二、農業結構與地權配置
第三節 地權變動的農地類型分析
一、水稻生產及稻田地權
二、蠶桑經營及桑地地權
三、棉麻種植及棉麻地地權
四、林果栽培及果園地權
小結
第三章 地權變動:價格與利率
第一節 地價與米價
一、稻米價格
二、農地價格
第二節 僱工工資
一、農業僱工及其工資
二、手工業和工業僱工工資
第三節 借貸與地權
一、借貸及抵押借貸
二、借貸利率的變化
小結
第四章 農地產權與社會結構
第一節 戶口數量與地權配置
一、戶口數量及農業戶口的比重
二、戶口變化與地權配置
三、土地繼承與地權轉移
第二節 地權變動與家庭收入
一、地權轉移與農業收入
二、地權變化與商業收入
第三節 地權配置與社會流動
一、地權與職業流動
二、地權與階層流動
小結
第五章 地權變動與土地政策
第一節 農地產權法律與地權變動
一、土地私有權:確認與限制
二、「耕者有其田」:政策及其實施
第二節 租佃政策與地權轉移
一、減租、議租與租額
二、租佃政策與地權
第三節 農地賦稅與地權配置
一、賦稅、逋欠及追繳
二、賦稅政策的地權效應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