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媒介技術研究 杜松平 978722414994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陝西人民
NT$44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媒介技術研究
ISBN:9787224149944
出版社:陝西人民
著編譯者:杜松平
頁數:23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98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將技術哲學中的人文學派和工程學派與傳播學中的批判學派和傳統學派之間的理論關聯作為邏輯起點,力圖以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為基礎,將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媒介技術對人的生存狀態的影響和塑造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並結合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和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技術哲學觀,嘗試發掘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即以傳播效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傳播學研究。

作者簡介

杜松平,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學博士,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人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三期天山英才計劃,自治區縣級融媒體驗收工作專家組成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長期為本科生和碩士生講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輿論學等課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一項,自治區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新疆高校科研項目一項,參与各類課題十余項。先後在《編輯之友》《新疆社科論壇》《新聞知識》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三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索引,一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一)國外關於媒介技術研究綜述
(二)國內關於媒介技術研究綜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創新之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創新之處
第二章 技術哲學、媒介技術與日常生活世界
一、對媒介技術和日常生活世界概念的考察
(一)對技術與媒介技術的考察
(二)日常生活世界的概念梳理
二、技術哲學在傳播學研究中的映射
(一)技術哲學的起源
(二)技術哲學的兩大源流對傳播學研究的影響
三、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媒介技術:技術哲學所忽視的領域
(一)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媒介技術
(二)技術哲學對媒介技術的忽略
第三章 媒介技術的演變與日常生活世界的變遷
一、媒介技術對日常生活世界宏觀領域的改造
(一)意義固定與權力重構:符號書寫技術的賦魅
(二)印刷術與製造共識:信息機械複製時代的到來
(三)光速傳播與集體無意識:電子媒介時代的心靈控制術
二、媒介技術與日常生活世界微觀層面的演變
(一)生產領域和日常生活世界日益混淆
(二)媒介技術與個體情感結構的流變
三、加速與壓縮:媒介技術與人類時空觀感的嬗變
(一)時間問題的理論溯源
(二)個體微觀心理層面的時空壓縮
(三)社會宏觀層面時間節奏的加速
第四章 重構與選擇: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的媒介化認知與實踐
一、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認知重構
(一)從具身認知到符號認知
(二)從技術認知到媒介認知
二、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不確定性與信息拜物教
(一)媒介技術演變與人類確定性來源的轉移
(二)拜物教的變式:從商品拜物教到信息拜物教
三、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媒介技術與個人選擇
(一)個人選擇與形式理性的語法化
(二)海量數據與形式理性:在確證性的追求中消解命運
第五章 日常生活世界的異化與媒介技術批判
一、媒介環境學派的技術觀及媒介技術的本質
(一)媒介環境學派的媒介技術觀
(二)媒介技術的本質追問
二、媒介技術:一種新的日常生活批判對象
(一)列斐伏爾的媒介技術批判:從先驗領域到存在領域
(二)媒介技術與日常生活世界的異化
三、媒介技術與異化理論發展的三個階段
(一)異化理論:從馬克思、盧卡奇到列斐伏爾
(二)媒介技術與異化狀態的三種劃分
第六章 「新的技術生活共同體」與異化狀態的消解
一、媒介技術與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的存在
(一)技術生活共同體中人的媒介化存在
(二)馬克思和海德格爾:媒介技術存在論的兩種批判路徑
二、媒介技術進化:脫韁的自主性與技術漂遷
(一)無法停止的進化:媒介技術進化中的自主性及失控
(二)技術生活共同體中的媒介技術漂遷
三、重拾批判的武器與作為命運的異化狀態
(一)媒介技術批判對於日常生活世界的意義
(二)「媒介技術生活共同體」與作為命運的異化狀態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