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商傑-盛宣懷 陳榮賦 978756807653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31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宦海商傑-盛宣懷
ISBN:9787568076531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陳榮賦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88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 實業救國,以自強之志開天下風氣之先。
興學儲才,以雙重身份救中國積弱之政。
◎ 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亦官亦商,左右逢源,他建立起了一個覆蓋全國、實力雄厚的商業帝國,佔據了晚清經濟的半壁江山。給奄奄一息的晚清政府帶來了一線光明,也使他自己成為一代巨富。
◎ 他秉持”通華商之氣脈,杜洋商之挾持”的歷史責任,在輪船、電報、鐵路、鋼鐵、銀行等眾多領域開一代先河,被稱為”中國近代實業之父”。
◎ 強兵必從鐵道入手,理財必從銀行入手。
◎ 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
◎ 他創辦了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現代大學——北洋大學堂,結束了中國延續長達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歷史,開啟了中國近代教育的航程。
◎ 盛宣懷”掌控國家新經濟命脈”的權力全憑權勢人物的支持,致
使成為了晚清重臣李鴻章 的經濟事業的代言人。揭示了一名商人在腐朽的封建王朝的統治下的掙紮與無奈。
◎盛宣懷的一生涉及了洋務運動、戊戌維新、甲午戰爭、庚子事變,東南互保、辛亥革命等幾乎所有近代中國*重要的歷史事件。涉及人物既包括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 、張之洞、袁世凱、王文韶、翁同龢、鄭觀應、唐廷樞等著名政治經濟人物。”

內容簡介
“盛宣懷從小受父親經世致用思想的影響,確立了興實務、圖富強的經世理念,並且以”辦大事,做高官”為畢生追求。鴉片戰爭之後,不甘沉淪的中國人開始探尋現代化之路,盛宣懷作為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從中脫穎而出。
本書生動地講述了盛宣懷從一介書生到”中國實業之父”的傳奇經歷,並將他放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其憑藉手中的各項官商資源,開創一系列新興實業的智慧與手腕、膽魄與才幹。書中揭示了盛宣懷的多面性,他既是一位從國家利益出發,與洋商爭利的改革先行者;也是一位為己謀利,聚斂財富,卻又以商興學,傾資助賑的一代巨賈;還是一位為了夯實權力,鞏固產業,維護晚清統治階級的忠誠衛士。”

作者簡介
陳榮賦,男,安徽合肥人,畢業於安徽大學,文字工作者,資深撰稿人,長期在北京出版界工作。嗜好讀書,酷愛寫作,敬畏文字,在喧囂的世界持一顆淡定的心前行,編輯、出版過多部暢銷書。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降生亂世,科場屢次失意
第一節 龍城望族的後裔
第二節 神秘的降生傳說
第三節 抓周”抓”出的命運
第四節 京城的童年生涯
第五節 十年私塾,寒窗苦讀
第六節 跨越五省的逃難生活
第七節 湖北的經歷影響了一生
第八節 金陵應試結識馬建忠
第九節 上海之行大開眼界
第十節 鄉試落榜,絕意科舉
第二章 入幕李府,遇貴人扶搖直上
第一節 楊宗濂薦宣懷
第二節 陝甘起烽火,獻計助宗濂
第三節 入幕李府,踏上發跡路
第四節 處理”天津教案”鋒芒微露
第五節 李鴻章 的得力幹將
第三章 初涉洋務,籌辦輪船招商局
第一節 輪船航運業呼之欲出
第二節 擬訂輪船航運公司章 程
第三節 並不順利的上海之行
第四節 輪船招商公局掛牌成立
第五節 輪船招商公局首次大改組
第六節 快刀”斬”旗昌
第七節 建言獻策,為輪船招商局保駕護航
第八節 堅請督辦
第九節 遭遇彈劾,離開輪船招商局
第四章 湖北辦礦,當”天下第一敗家子”
第一節 奔赴廣濟勘查煤礦
第二節 陪同洋礦師馬不停蹄勘礦
第三節 資金斷裂,辦礦夢破滅
第四節 變賣家產,賠墊?款
第五節 輾轉千里,指導辦礦
第五章 重整旗鼓,進軍電報業聲名鵲起
第一節 中國”電報夢”時代來臨
第二節 架設中國第一條長途電報線
第三節 中外電報權爭奪戰中顯身手
第四節 全國電報線網橫空出世
第五節 電報總局盈利累累
第六節 開啟中國”德律風”時代
第七節 中國電信業的鼻祖
第六章 捲土重來,掌舵輪船招商局
第一節 入主輪船招商局,擠走徐潤
第二節 聯手馬建忠,逼走唐廷樞
第三節 輪船招商局起死回生
第四節 連勝太古、怡和
第五節 驅趕長江”野雞船”
第六節 開闢民輪第二戰場內河航運業
第八節 趕走馬建忠,獨掌輪船招商局
第七章 商業崛起,掌控大清經濟全域
第一節 接辦漢陽鐵廠成效卓著
第二節 出任鐵路總公司督辦
第三節 建成中國首條南北鐵路幹線
第四節 創辦中國第一家銀行
第五節 力挽狂瀾,平息擠兌風潮
第八章 興學強國,開啟教育救國先河
第一節 醞釀興辦新式學堂
第二節 創辦中國第一所工科大學
第三節 慷慨解囊,創辦南洋公學
第四節 在困難中堅持辦學
第五節 中國高等教育之父
第九章 世說紛紜,破碎前的”東南互保”
第一節 義和團運動爆發
第二節 慈禧貿然宣戰
第三節 串聯南方大員自保疆土
第四節 力促李鴻章 出山議和
第五節 上奏請求嚴懲”禍首”
第六節 鼓吹維新,討好洋人
第七節 出任商稅大臣,籌措賠款
第十章 盛袁交鋒,與袁世凱爭奪二局
第一節 貌合神離的”知己”
第二節 前門拒狼,後門引虎
第三節 首戰失利,二局易手
第四節 總理漢冶萍公司
第十一章 盛極而衰,身敗名裂走完人生路
第一節 鐵路國有政策始作俑者
第二節 全民保路,武昌首義
第三節 請袁世凱出山鎮壓革命
第四節 淪為朝廷的替罪羊
第五節 倉皇出京,流亡日本
第六節 中日合辦漢冶萍公司糾紛
第七節 秘密回國,抵制”二次革命”
第八節 繁華落盡,魂歸故里
收起全部

前言/序言
“前言
他出身官宦世家,卻成了中國實業之父。
他身為一個落第秀才,卻創立了中國第一所現代工科大學。
他起初只是一名小小的文員,*後卻官至一品。
他被清朝視為中流砥柱,讓晚清”迴光返照”,*後卻被判為”誤國首惡”,被認為是清朝的掘墓人。
他就是在晚清歷史舞臺上,在政商兩界呼風喚雨、叱吒風雲的洋務大臣——盛宣懷。
盛宣懷出生之時,正值中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國內的起義也此起彼伏,清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整個社會處於劇烈的震盪和變革之中。盛宣懷生於這樣一個國家制度、社會風氣、民眾思想大裂變的時代,其人生註定是不平靜、不尋常的。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時代激發了盛宣懷濟世救國的志向,為他施展自己的才幹提供了機遇和土壤。
早年的盛宣懷,也和天下成千上萬的學子一樣,十年寒窗,閉門苦讀,希望通過科舉考試這一途徑步入仕途,走祖輩、父輩一樣的道路,著官服,吃皇糧,光宗耀祖,顯赫於世。但是天不遂其願,盛宣懷先後三次參加鄉試卻三次落榜。憤然之下,盛宣懷決定放棄科舉考試,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通過興辦實業來實現自己”辦大事,做高官”的願望。
同治九年(1870年),27歲的盛宣懷成為晚清重臣李鴻章 的幕僚。憑藉自己的忠誠、勤奮和才幹,盛宣懷獲得了李鴻章 的賞識和器重,被委以重任,成為李鴻章 的親信和得力幹將。此後,盛宣懷投身洋務運動的大潮,在興辦實業的道路上大踏步邁進,雖然歷經挫折,嘗盡艱辛,但是憑著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到19世紀末,他建立起了一個覆蓋全國、實力雄厚的商業帝國。這個商業帝國涵蓋輪船、電報、煤礦、鐵礦、紡織、鐵路、銀行等重要行業,佔據著晚清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清政府的經濟支柱,使得奄奄一息的清政權得以續命。
盛宣懷興辦的實業是具有開創意義的,在清朝國運凋敝的情況下,他創下中國近代史上的十一個”第一”: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民用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參與籌辦);第一家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家鋼鐵煤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第一所正規工科大學——北洋大學堂;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家小火輪航運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第一條南北鐵路幹線——盧漢鐵路;第一所正規師範學堂——南洋公學;第一個勘礦公司——中國勘礦總公司;第一座公共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推動創立中國紅十字會並任第一任會長。這十一個”第一”,無論哪一項都足以彪炳青史。清末實業家、慈善家經元善說盛宣懷”一隻手撈十六顆夜明珠”,可見當年盛宣懷經辦的實業之繁盛,經營範圍之廣闊。盛宣懷自己也曾不無得意地說:”天下有十個盛杏蓀(盛宣懷的字),實業便有數十件。”
由於興辦實業成就卓著,盛宣懷逐漸得到晚清政府的垂青,官職不斷升遷。除在一些企業擔任督辦、總辦、董事長等職務外,盛宣懷還先後被清政府授予海關道、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會辦商務大臣、工部左侍?、郵傳部右侍?、郵傳部尚書、皇族內閣大臣等要職,銜至一品,成為晚清炙手可熱、財權兼備的實力人物。由此,盛宣懷也成功實現了他當年立下的”辦大事,做高官”的願望。
在”辦大事,做高官”的同時,盛宣懷也不忘聚斂財富。他利用職務之便,從自己經營的各類企業牟取私利,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在他去世時,留下的遺產達1160萬兩白銀之多,約等於晚清政府每年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1911年初,盛宣懷推動清政府向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借款用來鎮壓革命,清政府推行”鐵路國有”政策,將已歸商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轉而出賣給列強,因此激發了各地人民的強烈反對,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進而引發辛亥革命,各省紛紛宣佈脫離管制,清政府轟然倒塌。盛宣懷也成為眾矢之的,流亡日本,回國後雖然一度在幾個企業擔任要職,但已風光不再,於1916年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
盛宣懷一生橫跨兩個世紀,是新舊兩種制度交替階段的過渡人物,在他身上,存在著進步與落後、革新與守舊、善良與冷酷的兩面性。他既有功於國家和人民,又有損於國家和人民,可謂有功有過、毀譽參半。對於盛宣懷,歷來眾說紛紜,充滿爭議。
慈禧太后評價他:”盛宣懷為不可少之人。”
李鴻章 評價他:”志在匡時,堅韌任事,才識敏瞻,堪資大用。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亦官亦商,左右逢源。”
張之洞評價他:”承上注下,可聯南北,可聯中外,可聯官商。”
孫中山評價他:”熱心公益,而經濟界又極有信用。”
張謇評價他:”盛宣懷的為人,雖稍有才具,但不顧大局,全無國家觀念。”
魯迅評價他:”賣國賊,官僚資本家,土豪劣紳。”
吳相湘評價他:”盛氏在清末政治地位上之重要,不下李(李鴻章 )、張(張之洞)、袁(袁世凱),而所從事建設之各端,對於國家關係之大,尤遠非李、張輩所能及。”
夏東元評價他:”處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
以上這些評價,可以說從不同時代、不同的角度對盛宣懷的為人及其所做的事業、在歷史上所處的地位作了較為公允的描繪,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才能出眾、成就斐然、性格複雜、面孔多樣的盛宣懷。
本書以晚清波瀾壯闊、風雲激蕩的社會現實為背景,以盛宣懷坎坷曲折、豐富非凡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全景式地展現盛宣懷富有傳奇色彩的、大起大落的人生歷程,力求勾勒出一個真實立體、鮮活飽滿的國之重臣盛宣懷的形象,為讀者拂去歷史的煙雲和塵埃,使讀者能透過茫茫的時空去感受盛宣懷的雄心與抱負、膽魄與才幹、個性與風采、思想與情懷、智慧與手腕。
如今,盛宣懷離世已經有100多年,他所有的榮耀和過錯都隨著時間的流逝化作了煙與雲,所有的功名與財富都隨著歲月的更替化作了塵與土。但是他的故事卻流傳了下來,為人們津津樂道,他創立的企業、學校、機構,有許多延續至今,惠及國人。
出於時代的局限性和個人的原因,盛宣懷身上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甚至做出了有損於國家和民眾利益的事情,有著不光彩的一面,但是他為振興國力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不畏艱辛、百折不撓地興辦實業的精神,對於今天仍不斷追求進步的國人有著巨大的激勵作用,鼓舞著新時代的每一位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持續不懈地努力奮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