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城市的想像-張鴻聲自選集 ISBN:9787565737688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著編譯者:張鴻聲 叢書名:中傳學者文庫 頁數:2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929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彙集了張鴻聲教授在中國現當代文學領域深耕多年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討論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城市敘述與城市形象的塑造。第一輯從城市現代性入手,縱觀從晚清到當代,討論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城市現代性表達如何得以確立,以及啟蒙、消費、公共性、工業化等城市現代性敘述的幾個方面。第二輯主要以上海為例,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對於上海城市現代性的想象以及中外融合的文化身份的表達。第三輯主要圍繞文學中的物質、空間與身體描寫,討論從晚清開始的上海文學的幾個重要方面,包括現代性與地方性表達。第四輯研究近代以來的中外文學、文獻中的北京記述,討論文學中的北京敘述的幾個傳統,以及現代性敘述如何在當代北京文學中確立。作者簡介 張鴻聲,中國傳媒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南京傳媒學院副校長。社會兼職有北京市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宣傳委員會主任、民盟北京市宣傳委員會主任等。 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文化、文藝形態與媒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當代城市題材文學研究》等若干項,主持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全媒體時代文藝形態變遷研究》等,出版《都市文化與中國現代都市小說》《文學中的上海想象》《城市現代性的另一種表述》《北京敘述:帝都、家園與現代性》《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教程》等學術專著、教材十余部,主編《北京文學地圖》《上海文學地圖》《南京文學地圖》《蘇州文學地圖》《杭州文學地圖》等多部圖書,在《文學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200餘篇。目錄 第一輯 城市、地方的現代性想象「文學中的城市」與「城市想象」研究 從啟蒙現代性到城市現代性——中國新文學初期的上海敘述 「十七年」文學:城市現代性的另一種表達 當代文學中日常性敘事的消亡——重讀蕭也牧《我們夫婦之間》 城市的公共性想象與日常性的消失——以「十七年」上海題材文學為例 「十七年」與「文革」時期的城市工業題材創作——兼談滬、京、津等地工人作家群 第二輯 上海的城市身份與形象表達 文學中的上海想象 海派文學的法國文化淵源 三十年代海派文學的法國想象 1950—1970年代文學中上海城市政治身份的敘述 「上海懷舊」與新的全球化想象 第三輯 文學中的上海敘述:物質、空間與身體 海派文學的「小敘事傳統」 晚清文學中的上海敘述 新感覺派小說人物的符碼特徵 新感覺派小說的鄉土想象——兼論上海文學中鄉土性敘述的幾種現象 作為遺存的城市資產階級勢力——以「十七年」上海文學為例 「十七年」與「文革」時期文學中上海的城市空間敘述 第四輯 北京敘述:文學的與媒介的 空間的意義轉移與社會主義「新北京」——以「十七年」與「文革」詩歌為例 傳統城市性的延續與現代性的建立——老舍話劇中的「新北京」 文學中的「新北京」城市形象——以「十七年」與「文革」詩歌為例 近現代書刊中的北京記述(1900—1949) 外國書刊中的北京記述釋要(1900—1949)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