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俗學與表演研究-王傑文自選集 ISBN:9787565737695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著編譯者:王傑文 叢書名:中傳學者文庫 頁數:2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87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王傑文教授多年來在藝術社會學、民間文藝學、表演研究領域的代表性學術成果。「表演研究(Performance Studies)」認為,一切「表演」的終極目標是「轉變」(Transform);而人類令人驚嘆的能力就是創造、改變生活,努力成為他們庸常生活中所不是的樣子。「表演研究」試圖通過「表演」,擺脫某種陳腐的狀態,走向更理想、更合意、更美好的生活。走向「表演研究」的民俗學,不只是一種學術研究範式,還是一種藝術創造形式,更是一種社會生活的實踐方式;當然,主張表演研究的民俗學,也試圖藉助「表演」的概念,完成學科自身的自反性更新。作者簡介 王傑文,民俗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民俗學研究所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歐美民俗學、藝術人類學、表演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研究等。出版作品有《表演研究——口頭藝術的詩學與社會學》《北歐民間文化研窮(1972—2010)》等。目錄 上編反啟蒙主義與民俗學——以賽亞·伯林論維柯、赫爾德 格林兄弟的語文學與「口頭傳統」研究 本土語文學與民間文學 民俗研究的哲學根基——來自哲學家巴赫金的啟示 普羅普與巴赫金——試論20世紀民間文藝學的兩種範式 超越「文字中心主義」——重估顧頡剛先生的民俗學方法論 超越「口頭藝術」的邊界——「表演研究」與面向未來的民俗學 下編 輓歌與祭文——在「類型」的「對話」中表演權力 直義與隱喻——「十八打鍋牛」傳說的分析 「表演理論」視角下的非遺 評書、評話表演中演員的身體 「數碼一代」的口頭傳統實踐——從「關於兔子的一些笑話」說起 本事、故事與敘事——唐傳奇《柳毅傳》的表演研究 複雜類型及其表演——以打啞謎的故事(AT924)為例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