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詞譜 王永振 978750689790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書籍
NT$5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華詞譜
ISBN:9787506897907
出版社:中國書籍
著編譯者:王永振
頁數:47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927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臨江仙》詞曰:”泛泛著文風雅頌,吟哦平仄華章 。奈何簡殘冊蒙霜,附庸無格調,文筆愧宮商。不著規矩塗抹甚,瓜瓢聊抵壺觴。本源失卻悔衷腸,編修輯調譜,補綴唱滄桑。”這首詞所表達的,就是編著《中華詞譜》的初衷。它集知識性、學術性和工具性為一體,面向廣大詞調愛好者及有志于研究者,為傳承中華文化弘揚詩詞國粹,提供一條便捷途徑。本詞譜依託【明】萬樹的《詞律》和【清】《欽定詞譜》,並參校【清】舒夢蘭的《白香詞譜》,以及今人龍榆生先生所編《唐宋詞格律》和嚴建文先生所輯《詞牌例釋》等,從題解、作法和句式形態等方面作了明晰闡釋,是一本有實際效用的書籍。

作者簡介
王永振,字化魯,1957丁酉年生,河南省新密市人,原開封地區第二師範學校文史專科畢業。酷愛格律詩詞,早年為中學教師,後從事林業工作,現已退休。撰寫有格律詩詞3000餘首,著有格律詩詞集《溱風洧韻》《鄶言補語》《青屏韻語》《綏陽文筆》等,詩作曾在國內外報刊發表。

目錄

緒論
凡例
一、平韻格
1 竹枝詞
2 歸字謠
3 漁父引
4 閑中好
5 紇那曲
6 囉噴曲
7 南歌子
8 回波樂
9 舞馬詞
10 三台
11 柘枝引
12 憑欄人
13 摘得新
14 漁歌子
15 憶江南
16 瀟湘神
17 解紅
18 赤棗子
19 搗練子
20 桂殿秋
21 陽關曲
22 歙乃曲
23 採蓮子
24 浪淘沙
25 楊柳枝
26 八拍蠻
27 字字雙
28 甘州曲
29 踏歌詞
30 秋風清
31 拋球樂
32 法駕導引
33 憶王孫
34 遐方怨
35 後庭花破子
36 江城子
37 長相思
38 思帝鄉
39 河滿子
40 誤桃源
二、仄韻格
三、平仄韻轉換格
四、平仄韻互協格(同部韻互協)
五、平仄韻錯協格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前言/序言
緒論 泛泛著文風雅頌,吟哦 平仄華章 。奈何簡殘冊蒙霜 。附庸無格調,文筆愧宮商 。不著規矩塗抹甚,瓜瓢聊 抵壺觴。本源失卻悔衷腸。編修輯調譜,補綴唱滄桑。——調寄臨江仙 編纂此類,衷為詩餘愛 好者拓一便捷。詞,濫觴于隋唐,孳衍 於五代,極盛于趙宋。然唐 、宋兩代皆無成譜可依。揣 知當日之詞調,猶今日之裡 巷歌謠,為歌者或皆解其音 律,腔亦自製,無須於譜。其或新聲獨造,為世所傳, 只一曲一調之譜,終無糾合 眾體而勒類成編。然大明以 降,詞學失傳,獨《嘯餘》 為準繩,別無章 法可循。殆 玄燁盛世,文華粉彩,有陳 廷敬之流,受命輯錄,整合 凡八百調有餘,是為欽定。自此,鴻儒學子,翰林黌門,無不依其格調,至今尚未 異也。自紅友萬樹,厘《嘯 餘》之舛,浩冊《詞律》, 居欽定之先,影響不凡。今 纂詞譜,類列查證,蔚為大 觀。國法家規,風清氣和; 文章 有度,張弛分明;詩餘 亦然。同理可證,詩循格律,詞倚調譜。值國學復興, 文化經國,故紙堆中研適用,新歌聲裡憾無依。老調新 聲,譜子徒有其名,時人乖 學,附庸空懷雅興。時空變 遷,譜調依舊,新聲不似, 仿模一味其表,不得要領; 縱有個儒,象牙塔尖,獨善 其身,教化難以普及,徒歎 無功。尚鑒於此,突萌輯綴 詞譜奇想,繼而冒昧嚮導築 模。當今為詞,形標類格。附庸風雅者,循字句數目相 等,聲韻平仄不拘,塗鴉一 篇謂之詞,實貽大方之誚。君不見,無知者自命不凡, 任意揮灑成自度,踐踏宮商 標新異;無畏者招搖過市, 巍巍乎大道之作,吁吁兮纏 綿之制。獨鮮見彰國學傳承 為己任,徒悵惘棄國粹珠玉 如敝履。知否?《調笑令》 調式為”二,二,六。六, 六。二,二,六”之範,不 講韻,更無律,唯字數而已 。亂象頻仍,恕不一一類列 。唯此為悲,宵衣旰食,艱 辛發奮,積累五載,數易其 稿,方有此編,吾不悔也。詞之為詞,格調皆有其 規,雖不甘墨守,卻也雷池 之限猶在。千百年來,趙宋 以外,幾欲亡矣,縱有仿作,多為效顰,終未出其右者 。迄之於今,調存音亡,徒 有其名,山寨偽憲,放失滋 甚,殊不自覺。殆知今之詞,乃古之樂、曲,然有樂、 曲,必有調譜,猶班門之繩 墨也。無本之木,無源之流,自無茂盛長遠可言,詞亦 然。萬紅友雲:”慨自曲調 既興,詩餘遂廢。縱覽草堂 之遺帙,誰知大晟之母音。然而時屆金元,人工聲律, 跡其編著,尚有典型。明興 之初,餘風未泯,青邱之體 裁幽秀,文成之豐格高華, 矩矱猶存,風流可想。”紅 友又雲:”舊拍不復可考, 而聲響猶有可推。乃今帆帆 之流,別有超超之論,謂詞 以琢辭見妙,煉句稱工,但 求選豔而披華,可使驚新而 賞異,奚必斤斤於句讀之末,瑣瑣於平仄之微。”由此 而知,曲之遂成,詩餘漸微 ;舊拍難究,餘響猶在。縱 《嘯餘》《圖譜》之所列, 實金科舛誤不可諱。方今披 閱《詞律》《欽定詞譜》, 參校《唐宋詞格律》《詞牌 釋例》等,擢其要而列之, 並附句格,祈比貓畫虎而已 。新世進化,音韻迥異,古 調洋洋,不可追也。原調原 味,照列於此,俾眾品讀; 覺悟真諦,而後有意,期可 捉筆。至若又一體別格之雲 雲者,恕不類列。當然,個 別平仄格並存及特例者,姑 妄備之。句格者,句子之模式也 。品從大家,句式各異,茲 一四、二三、三七等所如, 行間節 、頓挫、舒急之變換,不滯不俗,彰古哲成譜之 心,昭時賢倚聲之意,事半 而功倍矣。一字句至十一字 句不等,各有其制,無論多 寡,增增減減,穿靴戴帽, 掐頭去尾,實乃律句之變種,本質未變。至於領字者, 非一幾諸格,實為提挈之用,故此俱以”挈”字相說,毋 以為相通也。又如《鷓鴣天 》類折腰式,更非三字逗, 乃七字句折斷一律節 矣。一 四結構,乃上一下四,一非 為領字句法,實架構使然也 ;尋常句式,眾家倚聲,多 有運用,是為常態。故不厭 其煩,逐一標列,期能體味 其妙,以成頓挫抑揚之勢也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麗 辭》開篇即雲:”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 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 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 。”宋沈義父與子侄們論及 詞之作法時也說:”遇兩句 可作對,便須對。短句須翦 裁齊整。遇長句須放婉曲, 不可生硬。”因此而知,對 仗(修辭學上謂之對偶,詩 中又嚴于對偶)於詞調,非 可有可無,用好可收”麗句 與深采並流,偶意共逸韻俱 發”(劉勰語)之奇效。調 式百千,句式種種,方位各 異,相鄰句字等則皆可對, 宜對之處多而可偶焉。對與 非對,不求統一,依調、依 境、依情;能對則對,不必 拘泥,活便、活絡、活用。有一字逗相挈而對者,有三 字逗相挈而對者,皆宜審慎 。本譜局限,不求多證,雖 擇其一格,均取原始調,故 而每格必檢出對仗云云。無 意規矩,實為方便,蹈轍者 不取,意勝者優先。古有四聲,平上去人。萬紅友《詞律 發凡》中說 :”平仄固有定律矣,然平 止一途,仄兼上去入三種, 不可遇仄而以三聲概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