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認知科學視野下的司法鑒定錯誤研究 ISBN:9787519792411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楊立雲 頁數:3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75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司法鑒定是一種認知行為,司法鑒定錯誤是一個複雜而沉重的課題。和其他同類著作不同,作者以認知科學為工具,將司法鑒定認知行為解析為一種層級結構:特徵識別、特徵比較、個體識別、關係推斷、事件重建,並對各個層級結構進行了「再解析」;以此二元解析為框架,探究了司法鑒定錯誤風險的「病理」。同時,吸納當前關於認知偏差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認知偏差導致司法鑒定錯誤的可能性。通過問卷調查進行了一項司法鑒定錯誤的經驗研究。最終提出了優化認知為導向的司法鑒定錯誤管理方案。本書對司法鑒定教學、科研、實務都極具啟發性,對減少司法鑒定錯誤、提高司法鑒定品質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作者簡介 楊立雲,四川南充人,法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實驗中心主任,湖北軍安司法鑒定中心司法鑒定人,湖北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專家。曾任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法院副院長(掛職)。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學院法學學士、法學碩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訴訟法學(偵查學方向)博士;美國俄克拉荷馬城市大學訪問學者。 從事物證技術學、偵查學教學科研和司法鑒定實務工作20年。在《法商研究》《犯罪研究》《刑事法評論》等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多篇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有譯著《刑事犯罪偵查》,專著《偵查認識原理研究》。主持校級科研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項。檢案千余件,廣受司法實務部門好評。目錄 導論一、一個讓人不安的問題 二、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 三、認知偏差與司法鑒定錯誤 四、本土經驗研究之初步嘗試 五、以優化認知為導向的司法鑒定錯誤管理 第一章 認知科學與司法鑒定錯誤 第一節 認知科學——考察司法鑒定的本原性視角 一、什麼是認知科學 二、司法鑒定與認知 三、探究司法鑒定錯誤需要認知科學的支持 第二節 司法鑒定錯誤 一、什麼是「錯誤」 二、司法鑒定錯誤的界定 第三節 司法鑒定錯誤的屬性與類型 一、司法鑒定錯誤的屬性 二、司法鑒定錯誤的類型 小結 第二章 司法鑒定的認知結構——邏輯基礎與知識要素 第一節 司法鑒定的認知邏輯基礎 一、對實例的形式化 二、推理形式適用範圍之推廣 三、回溯推理具有動態性 四、誰更基礎——與貝葉斯推理相比較 第二節 司法鑒定的知識要素 一、什麼是知識 二、什麼是科學 三、法律如何看待科學 小結 第三章 司法鑒定的認知結構——認知行為解析 第一節 司法鑒定認知行為及其關係 一、特徵識別 二、特徵比較 三、個體識別 四、關係推斷 五、事件重建 六、認知行為的層級結構關係 第二節 司法鑒定認知行為再解析 一、特徵識別的認知解析 二、特徵比較的認知解析 三、個體識別的認知解析 四、關係推斷的認知解析 五、事件重建的認知解析 小結 第四章 司法鑒定的結構性錯誤風險 第一節 回溯推理與司法鑒定錯誤風險 一、回溯推理具有猜測性 二、回溯推理是最佳解釋推論 三、回溯推理具有情景性 第二節 科學知識與鑒定錯誤風險 一、科學知識的局限 二、司法鑒定科學的信任危機 三、法庭科學基礎可靠性評估未達預期 四、司法鑒定標準也可導致鑒定錯誤 第三節 司法鑒定認知行為與鑒定錯誤風險 一、特徵識別的錯誤風險 二、特徵比較的錯誤風險 三、個體識別的錯誤風險 四、關係推斷的錯誤風險 五、事件重建的錯誤風險 六、錯誤風險的累積效應 小結 第五章 認知偏差與司法鑒定錯誤 第一節 啟發法與認知偏差的一般性研究 一、認知偏差探索的開創性工作 二、快捷而省儉的啟發法 三、進化視角下的認知偏差 第二節 對法庭科學中認知偏差的研究 一、鑒定中的「觀察者效應」 二、認知偏差的經驗研究 三、研究產生的影響 第三節 啟發法與司法鑒定錯誤 一、代表性啟發法與司法鑒定錯誤 二、可得性啟發法與司法鑒定錯誤 三、錨定效應與司法鑒定錯誤 第四節 情景偏差與司法鑒定錯誤 一、司法鑒定中情景效應的普遍性 二、情景效應導致司法鑒定錯誤 第五節 確證偏差與司法鑒定錯誤 一、偏好確證:一種普遍的行為傾向 二、對偏好確證原因的解釋 三、偏好確證與司法鑒定錯誤 小結 第六章 認知與司法鑒定錯誤的經驗研究 第一節 問卷及樣本背景分析 一、問卷題項 二、樣本背景分析 第二節 投訴、鑒定機構分析 一、鑒定機構性質與被投訴情況 二、不同性質機構對於培訓的重視差異 三、不同性質機構對不確定意見的態度差異 四、鑒定機構工作負荷分析 第三節 鑒定人背景信息的認知相關性分析 一、以性別為自變數的差異分析 二、以年齡為自變數的相關性分析 三、以執業時長為自變數的相關性分析 四、以學歷為自變數的方差分析 第四節 工作經驗與認知偏差 一、工作經驗與確證偏差 二、工作經驗與情景偏差 小結 第七章 以認知科學為工具的司法鑒定錯誤管理 第一節 批判性思維與司法鑒定錯誤管理 一、對司法鑒定錯誤風險的認知 二、鑒定人需具備結構化思維 三、鑒定人需要知道的非形式謬誤 第二節 司法鑒定知識科學性之提升 一、全面評估司法鑒定分支學科的基礎有效性 二、加強司法鑒定科學研究 三、更新鑒定意見的生成模式 第三節 司法鑒定認知行為之優化 一、特徵識別之優化 二、特徵比較之優化 三、個體識別之優化 四、關係推斷之優化 五、事件重建之優化 第四節 司法鑒定中的認知偏差管控 一、增進對認知偏差的了解 二、對啟發法負面效應的管控 三、案件信息流管控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