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東方帝國的營造-秦漢王朝政治史 ISBN:9787224153972 出版社:陝西人民 著編譯者:王子今 頁數:3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75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秦漢時期是中國社會轉型期,中國文化整合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強盛的時期。這一時期形成的國家治理體系,不僅深刻影響著中國的歷史進程,也決定了以後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東方帝國的營造》利用文物材料、傳世文獻和當今學術界的相關成果,對秦漢的政治結構、行政體制、官僚機構和基層管理的問題進行分析,對秦政之於後世的影響進行深入闡釋。是一部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的經典著作。作者簡介 王子今,1950年生於哈爾濱,「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台、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西北大學中華民族史研究中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顧問。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秦漢交通史研究」「秦漢區域文化研究」「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秦漢社會稱謂研究」「秦漢時期的海洋探索與早期海洋學研究」「秦統一及其歷史意義再研究」,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新疆歷史與現狀綜合研究項目」子課題「匈奴經營西域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秦漢時期未成年人生活研究」。出版《秦漢交通史稿》《秦漢區域文化研究》《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秦漢邊疆與民族問題》《秦漢史:帝國的成立》等學術專著。目錄 一 序說秦漢時代秦漢時期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 秦漢歷史進程的基本脈絡 秦漢歷史發展的地理環境和生態條件 秦漢政治史:事態百變,人才輩出,令人喜讀 二 秦的統一 嬴政帝業的歷史基礎 蘄年宮之變 秦滅六國 秦帝國的疆域規模:南海與北河的擴張 「大一統」政體的奠基 秦的郡縣制度 三 秦政的成敗 《呂氏春秋》:歷史轉型期的文化總結與政治設計 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權的行政體系 秦的交通建設 經濟管理體制的軍事化特徵 「焚書坑儒」和「以吏為師」 秦王朝關東政策的失敗 沙丘政變 大澤鄉暴動 四 楚漢春秋 六國舊貴族的復國運動 定陶之戰:鉅鹿之戰 劉邦入關 從鴻門到鴻溝:智與力的較量 垓下決戰與烏江悲劇 漢並天下 五 漢帝國的建立與鞏固 漢初布衣將相之局 白登之圍 呂后稱制 司馬遷寫《呂太后本紀》 文景之治:「無為」政治的成功 賈誼及其政治思想 「為富安天下」的局面 吳楚七國之亂 六 漢武帝時代 削藩事業 「中朝」的形成 十三州部刺史 察舉制度 出擊匈奴 「初郡」的設置 張騫「鑿空」 中國古代文化史的英雄時代 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統一貨幣與鹽鐵官營 均輸與平準 「算緡」和「告緡」 晚年漢武帝與「巫蠱之禍」 輪台詔 七 昭宣中興 鉤弋故事 霍光秉政 海昏侯劉賀 漢宣帝的平民生活經歷與「中興」事業的成功 儒學與昭宣時代官員構成的變化 八 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 社會矛盾的尖銳化 吏治的腐敗 政情的惡化與經濟的上升 趙飛燕秘聞 傳行西王母詔籌:富有神秘主義色彩的民變 王咸舉幡 西漢末年的民眾暴動 九 王莽和新朝的興亡 王莽改制 分州定域 東都規劃 郭欽的罪惡與王莽的褒獎 赤眉軍和綠林軍 新莽王朝的覆滅 十 漢光武帝的政治成功 劉秀的家族背景與文化資質 經營河北 中原與關中的平定 新的統一 光武儒臣集團 河南帝城,南陽帝鄉 建武政風:「以柔道」「理天下」 「東西南北自在也」 伏波將軍馬援南征 十一 東漢中期的經濟水準與政治風格 豪強的興起 豪強勢力的根基:田莊經濟 門生故吏的政治群黨關係 經學世族:學術群體與政治集團 門閥大族的社會影響 外戚和宦官對政治中樞的交替控制 太學清議 黨錮之禍 「黨人」的光榮 北匈奴敗退 西邊的「羌亂」 烏桓與鮮卑 南方「蠻越」文化 班超定遠 十二 經濟格局的變動與政治地理重心的換移 山西和山東:盛與衰的轉換 從卑濕之貧國到富足之樂土 由北而南的移民熱潮 兩漢之際的南向移民 東漢晚期北方民眾「流入荊州」「避亂揚州」 氣候變遷與經濟文化重心向東南方向的轉移 嶺南經濟文化的進步 十三 東漢王朝的衰亡與「光和末,黃巾起」 漢末黑暗政治 災變與空前規模的流民運動 民間秘密宗教 黃巾一時俱起 軍閥戰爭 漢末強勢軍事集團對黃巾理念的繼承 十四 秦漢社會的文化風貌 儒風的流布 佛教的傳入 遊俠的社會文化影響 人口流動和文化交融 秦漢人的鄉土意識與外域文化觀 漢代的私學 附錄 秦漢世系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