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質含水層污染與修復 趙勇勝 978703078940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NT$1,38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多孔介質含水層污染與修復
ISBN:9787030789402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趙勇勝
頁數:2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777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多孔介質含水層中污染物的遷移轉化過程以及修復過程中含水層體系中污染物去除作用機理,重點研究地下水污染過程中污染物在非均質介質中的遷移轉化以及修復過程中修復劑的傳輸和污染物的作用。一般而言,污染過程和修復過程並不可逆,其作用機制和影響因素存在差異。 研究這兩個過程對於了解和掌握地下水污染、污染控制與修復具有重要意義。本書關注的是地下水污染問題,但書名突出含水層,主要是強調地下水的污染包括水的污染和其賦存的含水層介質的污染,更為關注污染物在液相和固相(介質)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本書在闡述污染物及流體特性、多孔介質特性的基礎上,重點研究污染物及修復劑在非均質地層中的擴散、修復過程中流體作用的地層界面效應;非均質地層污染修復的強化、監測自然衰減,以及地下水污染的控制與阻隔。本書論述的重點是影響地下水污染修復的難點問題及其解決思路和方法,為提升地下水污染修復的效果提供科學依據。 本書可供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師生,以及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管理等領域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和管理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趙勇勝,1961年9月生於內蒙古,工學博士,吉林大學石油化工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吉林大學唐敖慶學者卓越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吉林省長白山學者。擔任吉林大學環境工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負責人,在環境工程專業率先開設了「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專業課程;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30多人,為地下水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領域培養了大批人才,獲吉林省師德標兵稱號。研究領域包括:地下水污染的模擬與預警、地下水污染控制與修復、污染場地風險管理。固體廢物環境污染治理等。主持完成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國家科技重大水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研發了多種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復強化技術和修復材料,並在場地實際工程中得到了應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青年科技獎1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0多篇,獲國家發明專利8項,出版學術專著7部。

目錄

前言
第1章 概論
1 1 地下水污染的特點
1 2 我國地下水污染及存在的問題
1 3 地下水污染防控與修復的發展趨勢
1 4 場地污染水文地質學
第2章 污染物及流體特性
2 1 污染物
2 2 流體和界面
第3章 多孔介質特性
3 1 介質骨架
3 2 多孔介質組成
3 3 含水層儲水特性
3 4 地層介質滲透性
3 5 地層介質非均質性
第4章 多相流體污染物在包氣帶中的遷移
4 1 包氣帶水的分佈與運動規律
4 2 包氣帶中水與NAPL的遷移
第5章 污染物及修復劑在含水層中的運移
5 1 地下水流運動
5 2 多孔介質中的彌散和吸附反應
5 3 多相流和非水相流
5 4 非水相液體污染物的遷移及跨介質轉化
5 5 污染物遷移的影響因素
第6章 污染物及修復劑在非均質地層中的擴散
6 1 含水層物質儲存能力
6 2 溶質在流動與不流動孔隙間的轉化
6 3 溶質在非均質-低滲透性地層中的擴散實驗
6 4 修復劑在地層介質中的傳輸
第7章 基於氣流修復的地層界面效應
7 1 空氣擾動修復氣流流量分佈的紊動射流理論
7 2 層狀非均質地層氣流修復的界面效應
7 3 含低滲透性透鏡體地層氣流修復的界面效應
7 4 含礫石非均質地層氣流修復的氣泡脈動效應
第8章 基於水流修復的地層界面效應
8 1 層狀非均質含水層抽取-處理的界面效應
8 2 含低滲透性透鏡體含水層的地層界面效應
第9章 地下水污染抽取-處理的拖尾和反彈及強化修復
9 1 概述
9 2 抽取-處理過程中污染物濃度的拖尾和反彈效應
9 3 抽取-處理拖尾和反彈實例研究
9 4 增溶-增流強化技術
9 5 增溶強化實例研究
第10章 污染含水層的原位熱修復技術
10 1 概述
10 2 污染含水層的熱蒸汽強化抽提修復技術
10 3 污染含水層的熱傳導加熱修復技術
第11章 污染含水層的原位微生物修復技術
11 1 概述
11 2 微生物降解菌在污染含水層中的遷移與作用
11 3 基於工業糖漿注入原位微生物修復Cr(Ⅵ)污染含水層研究
第12章 污染場地的監測自然衰減
12 1 概述
12 2 影響污染物在地下環境中歸趨和遷移的重要過程
12 3 污染場地自然衰減的評估
12 4 長期監測與方案修正
12 5 實例
第13章 地下水污染的阻隔控制
13 1 概述
13 2 地下水污染阻隔技術要求
13 3 地下水污染阻隔材料
13 4 幾種地下水污染阻隔材料和技術的試驗研究
13 5 地下水污染阻隔牆效果監測與評估
參考文獻
關鍵詞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