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政府違約風險防範與應對 ISBN:9787513091008 出版社:知識產權 著編譯者:張瑞萍 頁數:36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74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與形式入手,分析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可能遇到的風險,結合實際案例和投資情況,提出應對風險的具體方法。本書還從保障海外企業利益的角度,闡述了我國政府訂立雙邊投資協定與多邊國際投資協定的立場。作者簡介 張瑞萍,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阿伯丁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市交通運輸法學會會長,北京市科技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北京仲裁委員會等仲裁機構的仲裁員。長期從事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近些年關注交通運輸法律問題,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及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主持編寫教材3部。目錄 第一章 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概述一、基礎設施的概念、分類與作用 (一)基礎設施的概念與分類 (二)基礎設施的作用 二、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目的與作用 (一)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 (二)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目的與作用 三、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風險 (一)風險的特徵與分類 (二)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風險 (三)政府違約風險及其後果 四、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風險防範機制 (一)風險源的識別 (二)風險評估 (三)風險防範 (四)風險發生后的救濟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模式與主要協議 一、基礎設施的屬性與供給 (一)基礎設施的屬性 (二)基礎設施的供給 二、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模式 (一)PPP模式 (二)BOT模式 (三)EPC模式 (四)其他模式 三、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項目涉及的主要合同與基本內容 (一)PPP項目合同 (二)特許經營協議 (三)股東協議 (四)原料購買與產品銷售協議 (五)合資合同 (六)擔保與保證合同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政府違約的特點、表現與原因 一、政府違約的特點與表現 (一)政府違約的概念與特點 (二)政府違約的分類 (三)政府違約的表現 二、政府違約的原因 (一)原因概述 (二)政府違約的主要原因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政府違約的合同防範 一、通過合同防範政府違約的基礎與框架 (一)通過合同防範政府違約的基礎 (二)通過合同防範政府違約的框架 二、防止政府違約的合同核心條款 (一)聲明與保證條款 (二)項目期限條款 (三)政府承諾與違反條款 (四)穩定條款 (五)調整條款與重新協商條款 (六)投資回報與付費條款 (七)非競爭性條款 (八)徵收、國有化與補償條款 (九)擔保條款 (十)合同提前終止條款 (十一)項目驗收與移交條款 (十二)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條款 (十三)違約責任條款 (十四)爭議解決與法律適用條款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合同外的政府違約風險防範 一、企業角度的風險防範 (一)政府違約風險評估 (二)海外基礎設施項目保險 二、政府角度的風險防範 (一)我國海外投資鼓勵與保護制度 (二)協調政府間的關係 (三)雙邊投資協定中的投資者保護條款 (四)國際多邊投資公約的投資者保護規則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政府違約后的救濟 一、政府違約后的救濟途徑 (一)友好協商 (二)進行調解 (三)提請仲裁 (四)提起訴訟 (五)其他救濟途徑 二、政府違約后的救濟措施 (一)繼續履行合同義務 (二)支付違約金 (三)解除合同 (四)賠償損失 (五)其他救濟措施 (六)政府的擔保責任與第三方責任 (七)救濟措施的靈活運用 三、中國企業在國際仲裁救濟中需要注意的重點問題 (一)國有企業的投資者身份問題 (二)公平公正待遇條款的運用 (三)遭遇間接徵收時的救濟權行使 四、國際條約解釋規則的運用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