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魯迅長安行 王鵬程 978722415414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陝西人民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1924-魯迅長安行
ISBN:9787224154146
出版社:陝西人民
著編譯者:王鵬程
頁數:37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570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聚焦魯迅人生軌跡里一個頗不尋常的時間節點,追尋魯迅的足跡,透過日常生活和瑣碎行蹤,展現魯迅西安之行前後的諸多事務,于複雜的時局背後一窺其動態與心境,以微觀史的視角進一步拓展研究魯迅的空間與思路,深入挖掘魯迅研究的當代價值與意義。 以西安為地理坐標,重建人物生平譜系,敏銳捕捉特定環境及其地域文化對魯迅產生的影響。在魯迅與陝西短暫而難忘的交集中,為我們提供了認識和理解魯迅的另一種角度,同時也是觀察20世紀20年代軍閥統治下西安社會生活乃至整個關中地區社會風貌的一面鏡子。 通過詳細的行程表和線路圖,由魯迅的日記、自述與同時代學者、同行諸君的客觀記錄互為參證,結合當時報紙的相關報道,在細微處下功夫,闡釋魯迅赴陝始末所承載的史料價值,全方位描補勾勒出一個鮮活的魯迅形象。 魯迅的故事里永遠交織著人際關係、世故人情的種種糾葛。由魯迅輻射至整個暑期班「講師團」,在以魯迅為核心的記述中,環繞這些熱鬧非凡的群像,展現不一樣的民國人文氣象,一幕幕有趣的逸聞掌故由此也進入敘述視野。

內容簡介

1924年7月,魯迅與同行的十余位名家學者,從北京西站坐火車出發,西行前往西北大學暑期學校講學。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西北之行。魯迅的這次長安行收穫頗豐,觀光遊覽,閱市淘寶,買書看戲,講演《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仰望「唐朝的天空」,在西北大地播撒下新思想新文化的種子。全書以民國時期日記、書信、新聞報道、回憶文章與諸多信史記載等相關資料為基本素材,結合相關研究成果,追尋魯迅的腳步,梳理出這一年前後魯迅所經歷的一些重要時刻,喚醒塵封的歷史檔案,揭開流言背後的真相。在魯迅的行跡和視線里,完成了一段長安記憶及其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面對軍閥統治與各界人士,魯迅身處的每一個歷史現場與細節都格外引人注目,作者用行雲流水的文筆,向讀者複原了一個血肉飽滿、偉大而平凡的魯迅先生。

作者簡介

王鵬程,1979年6月9日生於陝西永壽縣。2011年6月畢業於清華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2012年—2015年在南京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被聘為中國現代文學館第四屆客座研究員。2016年12月,被特別破格為教授,並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現為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馬爾克斯的憂傷——小說精神與中國氣象》(專著)、《或看翡翠蘭苕上》(論文集)、《見著知微——覷塵齋文史論稿》(論文集),編有《陳忠實文學回憶錄》。曾獲陝西省文藝評論獎一等獎、陝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

目錄

第一章 「男兒須到古長安」:「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
第二章 「為了寫關於唐朝的小說」:魯迅長安行的主要意圖
第三章 「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魯迅對漢唐氣魄的欣賞
第四章 或可飫收藏之癖好:魯迅對長安文物興趣甚濃
第五章 排遣心中鬱結:魯迅長安行的其他意圖揣測
第六章 「偃武修文」:劉鎮華籌辦國立西北大學
第七章 仿牛津大學「造運動」:西北大學暑期學校設立之初衷
第八章 1923年「陝西省城之學術演講會」:西北大學暑期學校之預演
第九章 「禮賢下士」:劉鎮華邀請康有為到西安講學
第十章 「聖人舉動,必有太令人不堪」:康有為「盜經」的羅生門
第十一章 「孔子西行不到秦」:促成魯迅西安講學的兩個年輕人
第十二章 「道中喝了不少的黃河水」:魯迅的赴陝之旅
第十三章 「暑期學校講師不日到陝」:西安報紙對暑期學校之預告
第十四章 名家雲集:1924年暑期學校的師資陣容及講演題目
第十五章 並不都「當作朋儕」:魯迅與暑期學校其他講師之關係
第十六章 「陝西人多是安靜、沉默、和順的」:孫伏園等的秦人印象
第十七章 「西安太荒涼太寂寞」:魯迅、王桐齡等人的西安觀感
第十八章 「猗歟盛哉」:暑期學校開學儀式
第十九章 「周樹人」原來就是「魯迅」:西安報紙上的魯迅
第二十章 鉤玄提要與表裡發揮:魯迅的講演與《中國小說史略》
第二十一章 「反覆」和「羼雜」:中國小說演化的兩種樣態
第二十二章 「像春風化雨」:魯迅講課的魅力
第二十三章 曲高和寡:暑期學校的成效
第二十四章 「實屬難能可貴」:魯迅與易俗社
第二十五章 紹興戲是秦腔的旁支?魯迅為何獨喜秦腔
第二十六章 「化民成俗」:魯迅在易俗社看的秦腔戲
第二十七章 「古調獨彈」:是魯迅所擬,還是魯迅所擬並親書?
第二十八章 「第一件想看的必然是古?」:魯迅遊覽西安名勝古?
第二十九章 魯迅在西安所得古玩文物
第三十章 魯迅在西安的飯局
第三十一章 「午後盛熱,飲苦南酒而睡」:魯迅在西安飲酒
第三十二章 「有些苦味」:魯迅在西安嘗鴉片
第三十三章 「連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楊貴妃》終於沒有寫出來
第三十四章 揮手自茲去:魯迅的返京旅程
第三十五章 魯迅長安行與後來的創作
第三十六章 西望長安不見「佳」?魯迅的長安記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