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增長奇跡之後-總需求管理與結構改革 ISBN:9787521767049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張斌 朱鶴 叢書名: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 頁數:29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40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中國即將面臨類似的問題,有必要借鑒他山之石,汲取制勝之道。二戰後的經濟增長奇?主要集中在歐洲和東亞兩個區域,主要來自於成功的工業化。本文在深思中國對策的基礎上,以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經濟體,以及日本、中國台灣地區和韓國等東亞經濟體為樣本,考察它們在經濟增長奇?結束以後遇到的挑戰和採取的對策。回顧和總結高收入經濟體在經濟增長奇?之後的經濟政策,可對當前中國提供寶貴的經驗和警示。 主題鮮明,內容廣泛,思考深入。張斌是一位優質的作者,以簡練的文字,在系統的框架下記錄其理性思考。大部分章節都會回答某一個特定問題,尤其側重對於一些認識模糊或者有爭議的觀點做出理性思考後的回應,非常難得。從中國經濟潛在增速的變化、房地產、金融業改革、總需求管理、貨幣政策、以逆周期為目標的公共支出政策、高通脹到新冠疫情爆發以後的新問題,都有紮實、深厚的思考。 學術研究與政策制定的結合。本書不僅豐富了經濟增長與發展經濟學的理論研究,還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基於數據分析的決策依據,促進了學術研究與現實政策之間的良性互動。內容簡介 中國經濟告別了高增長階段,同時面臨著潛在經濟增速下降和需求不足的雙重挑戰。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討論對這兩個挑戰的認識,以及如何應對這兩個挑戰。從國外經濟增長的歷史變化談到中國經濟潛在增速的變化,詳細分析了房地產市場、金融業改革、總需求現狀、高通脹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進一步討論貨幣政策的作用機制和實踐、以逆周期為目標的公共支出政策,以及中國首選的應對解決之道,以期找到進一步改善經濟活力的政策發力點。 本書還以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經濟體,日本、中國台灣地區和韓國等東亞經濟體為樣本,考察它們在經濟增長奇?結束以後遇到的挑戰和採取的對策。回顧和總結高收入經濟體在經濟增長奇?之後的經濟政策,可對當前中國提供寶貴的經驗和警示。作者簡介 張斌,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全融四十人論壇資深研究員。研究領域是中國和全球宏觀經濟,重點研究的問題包括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中國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波動、人民幣匯率和外匯管理政策、全球宏觀經濟等。曾獲浦山世界經濟學優秀論文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目錄 引言 增長奇?之後第一章 作為人類知識財富的宏觀經濟學 危機拯救者 自我革命 主流和非主流的凱恩斯主義 格格不入 第二章 增長奇?之後的經濟政策 歐洲的大衰退年代 「日本第一」 中國台灣和韓國 小結與啟示 第三章 理解潛在經濟增速下行 四個假說 為什麼2012年之後中國潛在經濟增速持續下降 結構效應與收斂效應 來自國際比較的證據 小結與啟示 第四章 如何走出總需求不足 總需求不足是連鎖事件 需求不足的原因 如何走出需求不足 小結和啟示 第五章 寬鬆貨幣政策的作用 貨幣政策如何發揮作用 降低政策利率如何改善現金流與總需求 如何看待寬鬆貨幣政策的副作用 小結與啟示 第六章 逆周期財政政策與公共債務負擔 為什麼關注逆周期財政政策 理解中國財政的「四本賬」 如何看待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 小結與啟示 第七章 重新認識高通脹 美國兩次高通脹時期的經濟表現對比 政府、企業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再平衡 小結與啟示 第八章 如何擴大消費 居民消費的基本事實 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傾向 如何擴大消費 小結與啟示 第九章 面向未來的房地產市場 高房價 高負債 高度金融化 面向未來的房地產市場 第十章 金融補短板 經濟結構轉型與金融服務新需求 供求失衡與金融服務繞道 金融補短板 第十一章 提高金融業的性價比 高盈利、高薪酬、高稅收的中國金融業 銀行業的高盈利 利率管制的政策紅利 政府投資項目的政策紅利 金融對實體經濟的合理讓利 第十二章 改革還是刺激 改革不是隨叫隨到 需求不足的傷害 被誤解的「貨幣」 結構改革與逆周期政策的選擇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