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行為的出罪原理與機制構建 ISBN:9787510230219 出版社:中國檢察 著編譯者:喬青 叢書名:上海檢察文庫 頁數:22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35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近十年來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罪的司法實踐,分析本罪刑事責任擴大化傾向的現狀、原因和後果,研究本罪的出罪原理,從實體層面和程序層面分別構建三道出罪防線,入罪時嚴格把握犯罪構成要件,出罪時構建有效的出罪機制,從而構建起具有可操作性,並且符合我國司法實踐狀況的惡意透支犯罪雙向出罪機制。作者簡介 喬青,男,1985年9月出生,河南鄭州人,法學博士,現任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四級高級檢察官,上海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團隊成員,長期從事經濟、金融及職務犯罪案件辦理。在《中國檢察官》《犯罪研究》《檢察論叢》等知名期刊發表文章20餘篇,參与並主要執筆省部級以上課題3項,曾獲評上海檢察機關優秀公訴人、全國打擊騙取留抵退稅違法犯罪成績突出個人,2次榮獲個人三等功,5次榮獲個人嘉獎。所辦案件先後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精品案例、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十佳案例、上海市打擊侵權假冒十佳案例等。目錄 引言第一章 惡意透支犯罪刑事責任擴大化傾向分析 第一節 惡意透支犯罪刑事責任擴大化傾向之表現 一、刑事責任擴大化傾向的典型案例 二、刑事責任擴大化傾向的宏觀考察 三、惡意透支犯罪刑法規制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惡意透支犯罪刑事責任擴大化傾向之隱憂 一、刑事責任擴大化傾向的各界反映 二、刑事責任擴大化傾向的社會危害 三、刑事責任擴大化傾向的理論危機 第二章 惡意透支犯罪出罪之價值蘊含 第一節 對刑法謙抑性精神的追求 一、刑法謙抑性理論的司法實現路徑 二、謙抑性視角下惡意透支信用卡行為人罪之限制 第二節 對刑法基本原則的堅守 一、罪刑法定原則 二、責任主義原則 三、法益保護原則 第三節 對刑罰配置經濟性的考量 一、刑罰配置理論概述 二、刑罰配置理論視角下惡意透支信用卡行為刑法規制的檢視 第四節 刑法與其他部門法邊界的釐清 一、刑民交叉理論 二、行刑銜接理論 第三章 惡意透支行為適當出罪的立法依據 第一節 出罪方式的發展與現行刑法體系中的出罪機制 一、惡意透支犯罪出罪依據的歷史考察 二、現行刑法體系中的出罪依據 三、現行刑法出罪體系的不足 第二節 國外立法的借鑒與參考 一、德國立法模式:以專門罪名規制惡意透支行為 二、日本立法模式:以普通詐騙罪規制惡意透支行為 三、美國立法模式:以非刑事法律手段規制惡意透支行為 四、域外立法模式的借鑒意義 第四章 實體層面出罪防線之一:嚴格認定主觀上的「非法佔有目的」 第一節 「非法佔有目的」的適用困境 一、典型案例 二、「非法佔有目的」認定的實踐難題 三、「非法佔有目的」認定的法律難題 第二節 責任主義視角下「非法佔有目的」的規範認定 一、責任主義視角下「非法佔有目的」的理論基礎 二、形式層面「非法佔有目的」的認定 三、規範層面「非法佔有目的」的認定 第三節 「非法佔有目的」推定體系的司法限制 一、限制「非法佔有目的」刑事推定的基本原理 二、限制「非法佔有目的」刑事推定的具體路徑 三、對當事人反駁的審查判斷標準 第五章 實體層面出罪防線之二:準確理解和把握客觀犯罪事實 第一節 超限額、超期限透支要件的嚴格把控 一、超限額、超期限透支現象產生的原因 二、超限額透支的合理認定 三、超期限透支的合理認定 第二節 惡意透支犯罪數額的準確認定 一、以透支本金計算犯罪數額的時間起點 二、關於小額透支數額的累計計算 三、關於分期付款未到期數額計算的限制 第三節 類貸款業務的性質認定 一、類貸款業務與信用卡透支業務的交織共生 二、類貸款業務不應認定為信用卡透支業務 三、類貸款業務與信用卡透支業務的區別與界分依據 第六章 實體層面出罪防線之三:科學設定刑事追責條件 第一節 「經催收仍不歸還」的出罪功能定位 一、關於「經催收仍不歸還」在犯罪構成體系中地位的理論紛爭 二、「經催收仍不歸還」的功能定位 三、「經催收仍不歸還」的出罪功能 第二節 催收有效性的判斷標準 一、催收的有效性應當符合責任主義原則 二、嚴格掌握有效催收的成立條件 第三節 出罪視角下特殊情形催收效力的從嚴認定 一、催收后歸還部分款項時催收效力的認定 二、催收後繼續持卡透支時催收效力的認定 三、催收后達成還款協議時催收效力的認定 第七章 構建司法程序層面的三道出罪防線 第一節 出罪防線之一:設置刑事立案前的最後告知制度 一、立案前最後告知制度的缺位 二、制度缺位產生的原因與解決對策 三、惡意透支案件立案前最後告知制度的具體構建 第二節 出罪防線之二:加強對相對不起訴制度的規範適用 一、相對不起訴制度的適用難題 二、相對不起訴制度適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三、惡意透支信用卡行為適用相對不起訴制度的完善路徑 第三節 出罪防線之三:「但書」條款的釐定與運用 一、「但書」條款的適用現狀 二、「但書」條款正確適用的法理解析 三、惡意透支信用卡行為出罪過程中「但書」條款的具體運用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