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方誌文獻研究 楊學東 李祈越 97875077694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學苑
NT$61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西藏方誌文獻研究
ISBN:9787507769432
出版社:學苑
著編譯者:楊學東 李祈越
頁數:24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25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該書對有關西藏的地方志書進行了系統、全面地搜集整理,就幾十種清代以來中外所藏西藏方誌的編纂者、成書情況、史料來源,志書的內容、特點、文獻價值意義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和探討。同時,對相關方誌的編纂情況進行了比較研究,對《西藏志》《拉薩廳志》等方誌進行了個案探索,相關研究對於推進學界對西藏方誌乃至西藏歷史文化等的多方面認識和了解,推動西藏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掘、弘揚等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楊學東,古典文獻學博士,西藏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講師,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廳級項目一項,主持古委會項目1項。發表南核論文2篇,北核論文多篇。

目錄

前言/序言
歷史學是以研究人類社會的過去為起點,而以服務於當今時代發展為歸宿,不了解歷史則不了解當下。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司馬遷撰寫《史記》旨在「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目的在於「鑒前代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都體現出歷史學對社會發展的功用。中國共產黨對於學習歷史、研究歷史給予高度重視。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代國家領導人都反覆強調學習歷史的必要性,從中汲取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2019年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習近平總書記發去賀信,充分肯定了歷史學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今日的中國是對歷史的繼承和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這是當前我黨對全社會學習歷史,尤其是學習黨史提出的要求,為歷史研究指明了方向,充分表明歷史學科的重要性。
藏族歷史與文化作為中華歷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內容。在悠久的中華民族歷史演進的長河中,藏族創造了古老燦爛的歷史文化,尤其從元代西藏地方正式納入中央政府統轄后,藏族同漢族和中國其他民族一起創造了更為絢麗多彩的中華文明。然而,一些分裂勢力無視歷史事實,肆意歪曲歷史事實,散布西藏獨立謬論,散布「文化滅絕論」,否認民主改革以來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凡此種種行徑在國內外都產生了不良影響。因此,加強以研究藏族歷史與文化為特色的中國史學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深入開展西藏地方和祖國關係史教育,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從西藏社會發展來看,研究歷史、學習歷史更是不可缺少的,認真研究西藏地方和祖國關係史、藏族史、藏族與其他少數民族關係史,澄清歷史真相,旗幟鮮明地反對分裂,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是反分裂鬥爭的一大內容。
西藏民族大學自20世紀50年代建校以來,一直重視歷史文化學科的建設,造就了一代接一代學術名家。在學科研究和教學不斷發展提高的過程中,我校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產生不少重要科研成果。
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的研究,是藏族史研究的重要內容,關係到西藏地方與祖國關係的重大問題,在反分裂勢力鬥爭中具有重要地位。我校很早就重視該方向研究和教學,60年代初曾成立教研室,70年代末即組成由顧祖成主持的專門團隊系統輯錄整理《明實錄》中的藏族史料,80年代初《明實錄藏族史料》《清實錄藏族史料》兩部十三集正式出版。隨後撰寫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史》《明清治藏史要》《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簡明教程》等,並相繼出版,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而良好的影響。截至目前,我校仍在繼續深化研究這一重要課題,近幾年來,圍繞西藏地方與祖國關係史,連續獲批了五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藏族傳統文化與傳承在我校中國史學科中也有深厚的基礎,多年來,我們主要針對分裂勢力蓄意散布的「文化滅絕論」,深入研究藏族歷史文化,科研成果豐碩。出版的專著有《西藏審美文化》《西藏古代科技簡史》《西藏密教史》《西藏佛教史》《甘肅藏族史》《藏傳佛教薩迦派發展史》《清代藏學歷史文獻研究》《宋代民族法制相關問題研究》等,為新時代黨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歷史佐證,同時推動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性問題的研究進程。
藏族史學與文獻作為基礎學科,為藏族史研究提供著強有力的支持作用。孫林的《藏族史學發展史綱要》至今仍是本學科領域的權威著作,為本研究方向奠定了雄厚的基礎。目前,我們正在進一步從事藏族文獻翻譯、藏族歷史編纂學、藏族文獻學的研究,力圖將本研究領域推向更深層次,為澄清藏族歷史、論證西藏歷史上就是中國一部分提供客觀的史料。
歷史地理是中國史研究的重要內容,多年來本學科有不少學者從事西藏歷史地理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近年來,我校重點研究歷史地理與旅遊文化,佛教文化對歷史地理影響等,與當前西藏社會發展緊密聯繫,不僅為中國史研究奠定了基礎,還為西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智力支持。
西藏經濟史也是我校積累較為深厚的學科研究方向,出版了狄方耀的《西藏經濟學概論》、陳崇凱的《西藏地方經濟史》等優秀著作。目前,我們主要著眼於20世紀西藏經濟史的研究,尤其關注西藏民主改革以後西藏經濟發展歷程,為批駁分裂勢力的荒謬言論,同時也為西藏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我校中國史研究的五個方向都有深度的學術積累。我們研究方向與目標明確,五個方向相互配合,將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西藏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維護西藏社會穩定,促進西藏經濟文化發展。
第一,通過深入挖掘、整理、分析史料,可以澄清歷史事實,從根本上批駁分裂勢力的謬論,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第二,通過對藏族歷史文化與傳承的研究,能夠清楚地展現藏族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得到很好的傳承與發展的事實,增強藏族人民對黨和國家的向心力,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奠定基礎。
第三,藏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員,通過對藏族歷史與文化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可以為書寫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奠定一定的基礎,推動中國史學科的發展。
2006年我校獲得專門史碩士學位授權,2011年獲得中國史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目前開設中國古代史、歷史文獻學、中國近現代史、專門史四個二級學科,為西藏培養了不少優秀的人才。為了進一步推動學科發展,更好地服務於西藏社會發展,我們民族研究院組織專家學者分工合作編纂這套「中國史博士點建設文庫」,旨在致力於中國史博士點建設,更好地推動我校學科建設之發展,推動我校歷史學研究更上一層樓。這套叢書的編纂出版,既是對我校研究成果的展示,更包含了我們對學科發展的殷切期望。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謹以這部叢書,作為我校科研的一份獻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